作者万万1213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此庞大的遗产该如何继承,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未遇见过的问题。
六月二十日,“唐长川治丧委员会”对外公布了唐长川的遗嘱。
遗嘱主要提到四点:
一、督促巨浪集团全力发展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生物医学、纳米材料技术等项目。
为此他将拿出自己5的遗产,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专门监管这些项目的进行,提名巨浪集团首席技术官潘诗涵为委员会主席。
二、效仿诺贝尔,成立“巨浪奖”,以表彰为人类文明在物理、生物医学、文学等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人。
为此他将拿出5的遗产作为基础奖金,成立“巨浪奖委员会”,进行资产管理,提名巨浪集团副总裁安澜为委员会终生主席。
三、巨浪集团员工待遇以唐长川逝世时为基础,每年收入增长不得低于员工所在地年通货膨胀率的400。
四、剩余遗产由妻子陶思绵继承,并为两人的孩子设立价值十万亿华夏币的信托基金。
由此,全世界才得知,原来陶思绵早已怀有唐长川的骨肉。
也由此,陶思绵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首富。
她富有,但不代表她能掌控庞大的巨浪帝国。
巨浪集团的存在,不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其之所以能存在,且能蓬勃发展,外界认为有多重原因。
其中最受经济学家认同的一点,无疑是唐长川的个人魅力。
除了他以外,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统领如此庞大商业帝国的个人。
就连陶思绵也不例外。
就在外界众说纷纭,猜测陶思绵今后该如何治理巨浪集团时,陶思绵率先表态:
“本人自愿将所持有的巨浪集团的股份交由安澜女士托管,本人将无限期不参与巨浪集团的管理活动。”
此举被外界视为陶思绵“哀莫大于心死”的表现。
短短一天时间里,巨浪集团的控制权由陶思绵手中转移到安澜手中。
对此,外界普遍持看好态度。
不是说安澜就能管理好巨浪集团,而是她比陶思绵更加适合肩负这个重任。
回看安澜一路走来的历程,她由管家做到的秘书,又从秘书成为集团三把手,如今更是获得了整个集团的控制权。
她不可谓不成功。
六月二十七日,股权交接手续完成,安澜正式上任巨浪集团董事长。
还是在巨浪寰天城的高管会议室中,早已不见唐长川和陶思绵的身影。
端坐于最上席的人,是安澜。
在她之下,是唐长川从前的嫡系,也可以说是安澜本人的嫡系:
潘诗涵、白晓曦、李小钧、周浩然、宋小芸、郭泽坤。
其中,宋小芸坐在集团第六席的位置上瑟瑟发抖。
她从基层员工被擢拔为中层领导,本就已经是“破格”提拔。
如今她竟然进入了这个传说中的高管会议室,且坐在会议室最前面的位置上,怎能不心慌?
坐在最上席的安澜面无表情,眼神深邃得让人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会议室内静得出奇,每个人都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安澜总算开口了:
“现在我要公布集团新一届高管名单。”
她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没有客套礼貌,议事前甚至没有对唐长川的逝世表达哀悼。
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个事实:
巨浪集团正式进入“安澜时代”。
“理论技术委员会主席、巨浪科学院院长,潘诗涵。”
“基础建设开发委员会主席、首席财务官,白晓曦。”
“应用科技委员会主席、采购委员会主席、首席技术官,李小钧。”
“金融投资管理委员会主席、首席经济官,周浩然。”
“互联网技术委员会主席、首席客服官,宋小芸。”
“巨浪军事委员会主席、航空航天技术开发部委员会主席,郭泽坤。”
此六人加上安澜,处于巨浪集团权力的顶峰。
七人中年龄最大的,是李小钧,时年不过四十九岁。
年龄最小的,非潘诗涵莫属,时年甚至未满十八岁。
安澜再次开口:
“老板已经离开了,但是偌大的巨浪集团还需要继续运行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