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00章 计划确定,准备迁徙人口【1 / 1】

滇草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人这才将目光对向李雄,毕竟这份奏折中提到的内容实在太过庞大,虽然许多地方都已经给出了完整的计划,但是他们也想听一听李雄这个策划者的规划。

迎着众人的目光,李雄缓缓的说道“几位大人之中,除了杨大人,没有在西域长时间待过以外,其他的几人可以说是对西域十分的了解了。

你们都知道,虽然现在我们大唐占据着西域的广大地域,但是这是建立在我们大唐军队战力无双的情况之下。

但其实我们大唐,并不算真正的将这些地域完全掌控,众位可以想象,如果大唐将这些边疆之地的今日视图抽调回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着众人陷入了思考之中,李雄也并没有急着开口说话。

一时间,整个御书房内陷入了沉默之中,毕竟李雄说的这个是事实,还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事。

因为他们联想到了这一次安禄山谋反,如果战事不利,必然还会从西北各节度使处,抽调士兵回来支援。

到时候西北和西域各地肯定会兵力空虚,那些长期被大唐压制的西域各国,说不定会趁机谋夺西域。

就更别提之前被大唐军队打得丢盔卸甲,现在龟缩在雪域高原之上的吐蕃和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了。

想通了,其中关节的众人纷纷露出了凝重之色,虽然他们再怎么看不起这这些势力,但是说真的,看不起归看不起,但是该有的重视他们还是会有的。

这时,还是资历最老的哥舒翰开口说道“你的考虑也不无道理,毕竟因为安禄山谋反,现在从西北已经抽调了不少的人员。

当然,这不包括你的安西都护府,毕竟你现在留在安西都护府的兵力,足以将任何的威胁全部扼杀。

但是陇佑和河东的兵力确实是薄弱了不少,但是想必吐蕃人在这时候也不敢,撸我大唐的虎须吧!”

看到其他人点点头,李雄这才接着说的“吐蕃人敢不敢,咱们也不能去赌,但是西域绝对不能丢。

在计划中,我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因为安禄山谋反,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民众流离失所,而这些流民的安置,相信朝廷和户部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朝廷要安置流民,而为了充实西域的掌控往西域,迁徙汉人必不可少,那何不将两件事一起给办了?

这样既充实了西域的汉族人口,有利于大唐的统治,又将这些流民安置完毕,何乐而不为?”

况且,吐蕃人和西域各族不善耕种,白白浪费了大片的土地,到时候只要将这些人口安置过去,朝廷一边增加了税收,一边又增加了掌控,而且又能就地征兵。

而且西域商路的繁华,想必众位都清楚,到时候只要将西域牢牢的掌握在我们大唐的手中,西域出产的各种矿产和资源,将源源不断的为我大唐输血。

到时也能够平衡东西两边的税收差距,而且西北和西域各地条件,相对于关东和江南等地来说,要艰苦不少,时间久了,自然,会产出优质的兵员和战马等等。

所以现在大规模的往西北和西域迁徙人口,正是最好的时机。

毕竟当天下太平的时候,百姓们总是故土难离,那时候强行迁徒,必然惹的民怨沸腾,而现在这些人都已经成为了流民,而这些人为了活下去,必然会服从安排。”

这时候,户部尚书杨献宇问道“安置流民的粮从何来,再说这么多的流民怎么养活?”

“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

“哦,何为以工代赈?”

“远的不说,就说陇佑和河东两地,大量的官道还需要修缮,各处需要开发的河滩和沟渠,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只需要派出官员和一定的士兵坐镇,统一组织这些流民,去做这些事情。

流民们出力干活,朝廷则提供粮食作为报酬,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流民的吃饭问题,又能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

等道路修缮好了,河滩沟渠开发完成,更有利于后续往西域迁徙人口。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挑选出一些身强体壮、有能力的人,提前进行训练,为之后在西域就地征兵做准备。

等把陇佑和河东的事情安排妥当,相信许多流民都已经安置的差不多了,剩余的人员再逐步迁往西域。

到了西域,也可以让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水利,朝廷依旧以粮食换他们的劳作,同样开发一地就安置一批。

如此循环,不仅能让西域发展起来,还能让大唐对西域的掌控更加稳固,而流民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

至于以工代赈的粮食问题,先期可以先从蜀地调取,毕竟陇佑等地距离蜀地也不算太远。

至于长安城所缺的粮食,只要我们快速的将洛阳收回,江南等地的粮草就能够源源不断的进入关中,这主要是打了一个时间差而已。”

李雄条理清晰地说完,众人纷纷露出思索之色,似乎都在考量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哥舒翰率先点头,“此计甚妙,若真能实施,于大唐益处颇多。”其他人也渐渐认可。

随后,众人将目光看向了李隆基,毕竟这等计划肯定要实行数年,最终的决定权还是需要李隆基拍板。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微微眯眼,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此计划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诸多事端。”

李雄赶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困难只是一时的,若不抓住此机会充实西域,将西域彻底变为我大唐的版图,日后必然再生波澜。

且以工代赈之法,能让流民有活可干、有饭可吃,等到各处建设完毕以后,还能分到田地,他们为了生存定会尽力而为。

毕竟只有失去过,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获得,才会显得越发的弥足珍贵,况且只要朝廷选派得力官员监督实施,定能顺利推进。”

李隆基看着李雄坚定的神情,又扫视了一圈众人期待的目光,心中已有了决断。“既然如此,朕准了此计划,就当我留给后世子孙们的一件礼物吧!

李雄见李隆基同意,立刻躬身行礼“陛下,圣明!”

而且李雄明白这项计划只要实行十年,那整个西北和西域都将彻底大变样,当汉民族成为该地区的主体民族以后,那些西域小国,就只有被同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