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9章 村里人都以为她嘎了【1 / 1】

羽宝羽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严大夫忙将柳采春请到后堂,急不可耐搓搓手,“这位姑娘,能不能让老夫仔细瞧瞧这何首乌。”

柳采春笑眯眯点头:“严大夫请。”

“啊,多谢多谢。”

严大夫搓搓手,小心翼翼将那何首乌从筐子里拿出来,两眼放光,连连称赞:“真的是何首乌,极品啊极品,好东西!好东西啊!”

柳采春不想让自己显得菜鸟,迷之自信微笑:“这数百年的何首乌可不是好东西呢,我就知道严大夫肯定识货,这不一挖到赶紧的送过来啦。”

严大夫叫她夸得高兴,点头露出笑容:“这何首乌约莫有个三百年左右,姑娘可要售卖?”

“当然,这样的东西,在严大夫手里才有用处。我们农家哪里用得上。”

“这倒也不假,”严大夫呵呵一笑,斟酌着道:“这何首乌虽是极品,炮制、保存也颇费一番功夫,在姑娘手里留的太久越不值钱,未免暴殄天物,这样,老夫出一百一十两,姑娘看如何?”

一百一十两,大钱啊。

柳采春心里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她有灵泉水,想要得到好药材并不难,即便不如这极品何首乌值钱,但赚钱总归不会太难。

虽然但是,讨价还价,那也是必须要的。

“严大夫,我们家里穷,只怕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这回侥幸得了这样的好东西,这是天意呀。家里就指望这个改善改善日子呢,严大夫能不能再加一点儿?再加一点儿好不好?”

严大夫自然也深谙坐地起价就地还价的道理,他本来就做好了被还价的准备,只是没想到一个乡下小丫头能把话说的这样好听,叫人听了心里边舒坦。

他稍稍犹豫,便很爽快笑道:“成,再给你加点儿,一百二十两如何?”

最后,以一百二十三两成交。

区区三两对严大夫来说关系不大,毕竟这极品何首乌他转手就能赚好几十两。

但对柳采春来说,三两银子那可是大钱哦。

努力多争取的三两能大大改善生活,美滋滋。

搞定这些,柳采春开始了大采购。

锄头柴刀等农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大米面粉肯定是必须首要采购之物。

搞定之后她又买了好些如干辣椒、大蒜头、八角、黄豆、花生等,接着购买食材。

上好的五花肉来一块大大的、猪肘子来两个、排骨来一大扇、前腿肉后腿肉各大大一块、猪肝猪肚猪心猪腰也要。

看到有羊肉卖,直接要了半只。

新鲜的小河虾也不错——没买,转头去买捞网了,回家自己捞去。

豆腐买了二十块、鸡蛋买了五十个,想了想,蒸好的馒头也买了三十个。

蔬菜不用买,邻居家都有,总会有人给送的,她吃不了多少,自己开荒,也能赶着种。

一边买了挑在两个筐子里,装满了到了背人处收入空间,继续买。

搞定之后便去成衣铺子买衣裳鞋袜,枕头被单被褥蚊帐等等,这马上就要夏天了,乡下的蚊子又大个又毒,一咬一个大包让人直呼好家伙,没个蚊帐可不成。

全部搞定之后,柳采春将各种东西挑挑拣拣放在背篓里,出城回家。

背篓也放在空间里,等差不多进村的时候再拿出来背上。

看这样子,估摸着暮色初降时能回到村里。

然后,暂时便不考虑进山了,先将家里的事儿料理妥当。

柳采春不知道,村里安婶子家门口,没多久便上演了一场大戏。

柳采春进深山那天,她出发的早,没有碰见村里人,也就没人问她什么、说什么。但之后很快,她独自一个人进深山、并且还交代了一去好几天的事儿就迅速在村里传遍了。

炸开了锅。

“我的天!采春那丫头真的、一个人进深山啦?这、这、这、胆儿也太大了!”

“她一个小姑娘家还真是不知道怕,那深山就算是咱们结伴也不敢去呀,她这不是找死吗?唉。”

“可不呢,这下子可糟糕啰,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呢。”

“话又说回来,她这立了女户啥啥没有,连田地都没有,进深山没准还能找些山药啊蘑菇啊啥的撑一撑,不然不得饿死?也是没办法哦。”

“柳家那两口子不做人。”

“呵呵,继母嘛,有几个做人的?”

“唉”

村里传的风风雨雨,大家伙儿无不同情柳采春,就连嘴巴最刻薄的安老好的亲娘也没说她不对,也跟着吐槽起田氏来。

田氏怒火中烧,气得在家里嗷嗷叫,对外宣称:“这可怪不得我们,我们做父母的送了她出嫁,已经够够的了。是她自己忤逆不孝被休了,怪谁?也是她自己说要立女户的,这事儿里正可清楚的很,我们可没逼她。”

“她如今立了女户,就是另外的一家人,她要干啥那是她自己的主意,跟我们可没关系。”

“那起子嘴巴生疮烂透了的,别乱攀咬人!”

说是这么说,柳采春立女户的时候基本上相当于被净身出户,就算她已经算是单门独户的自立了,柳家难道就一点没做错吗?

没良心的很呢。

谁不得说上几句、鄙夷上几句。

田氏气不过,即便分辨了也不好同人吵架去,只好调转枪口对准家里,冲柳老爹和柳大江一通发作,父子两个都被她骂得狗血喷头。

柳老爹不痛不痒无所谓,他也憋屈呢,怪不得媳妇不高兴。柳大江可委屈极了,忍不住暗暗埋怨妹妹不懂事,搞这一出害他们一家子里外不是人。

柳采春走之后,村里人有意无意的下意识盯着村口看,尤其是傍晚时分,数着日子看她什么时候回来。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不见人影。

于是村里大家议论讨论起来,越来越笃定确定她已经死在深山里了。

大家倒是叹息惋惜了一回,说她命不好,可怜。

安婶子在家里跟男人说起来,还忍不住叹息掉了眼泪。这姑娘多好啊,又干脆又利落,还教她儿子学会编筐子篮子呢,怎么说没就没了?

柱子也难过,采春姐教他编东西,他都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