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太后的寿宴【1 / 1】

醋溜肥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圣四年年底,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张启躺在自己新买的大宅院当中,悠闲的喝着热茶。

管家沈大力来报,说是王举正前来拜访。

这也是自己搬了新家之后,王举正第二次来找他了;第一次是乔迁之喜,当时他送了不少家具。

张启没有因为自己的暴富而飘飘然,依旧是亲自去门口迎接王举正。

“咦?你倒是真会享受,屋外鹅毛大雪,屋内温暖如春。”王举正脱去了自己的大衣,坐在了位置上。

“这火墙又不是什么难做到的事情,宫里面不到处都是火墙么?再说了,赚了这么多钱还要委屈自己,那赚钱有什么用?”

张启哈哈大笑,甚至命沈大力端来了几盘水果,其中有金桔、冻梨等。

王举正拿起一刻通体金黄的金桔,不由得啧啧称赞到:“这金桔小果味道酸甜,开胃暖身,连年作为贡品入宫;想必花了不少钱吧?”

张启拿起一个金桔就塞进了嘴里,一脸享受的咀嚼了起来,只见他眯着眼睛,满足的说道:

“可不是么?这可是产自江西路的遂川金桔,贡品我吃不到,这优品还是可以吃的;况且也不贵,一百文一个。”

张启轻描淡写的说了这么两句,差点把王举正刚放入嘴中的金桔给吐了出来。

“一百文一个?那你比我舍得,嘿嘿!既然如此,那一会我就不客气了。”

张启作为一个厨子,也是一个大吃货,再加上他现在手里的钱很多,也是吃得起。

“区区几个金桔而已,有什么客气不客气的!你要是喜欢,我让大力给你带一些回去。”

张启以为的不客气是吃他的水果,自然是表示没问题。

在连续吃了几个金桔后,王举正擦了擦嘴巴和手,给张启说了一件事。

今年是刘太后垂帘听政的第四年,赵祯算给五十六岁的刘太后进行过寿,张启听闻表示这也是好事,有助于母子二人的感情。

“亏你现在还是个文林郎,一点也不关心朝政。”王举正白了他一眼,打算继续说下去。

“拉倒吧,我这个文林郎是怎么回事?你心里不清楚么?我就是个商人。”张启并不买账。

“也对,你现在就忙着赚钱去了,也不打听消息了。”

“我不打听,你不也来找我了么?嘿嘿!”张启得了便宜还卖乖。

“可这次寿宴没那么简单啊!”王举正接连吃了几个金桔,感觉嗓子润多了。

张启喝了一口茶,觉得有些热,又脱去了一件衣服,随口问道:“宫里事情就是复杂,怎么过个寿宴又不简单了。”

“你有所不知,这次是要在天安殿给太后上寿!”

天安殿?张启表示没听过。

“天安殿在太祖太宗年间,是专门为帝王举行大典之所,之后为了表示敬意,成为了供奉之地,不再举行任何大典仪式。”

“这又如何?”张启不明白就是一个宫殿而已,有那么多讲究。

“你啊,以后不能老顾着挣钱,多少了解一些政治。”

经过王举正的解释,这天安殿一直是给皇帝专用的,刘太后随贵为太后,按照礼制,是不能使用的,不然算是逾制了。

“王公子,我要是没听错的话,这次是圣上安排的,不算逾制吧?”

“哼!你知道个屁!别看这段时间圣上和太后相处的还行,其实太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权力渴望;这次地方的安排也是刘太后授意的。”

张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回事,看来这赵祯混得还是很惨嘛。

“朝臣就没有人出来说话?”

“当然有,王曾王相坚决不同意,在朝廷上与太后吵了起来,惹得太后大怒。”

“这王相还真是头铁,直接跟太后吵起来,佩服佩服!”张启连连称赞,随后又问道:

“那最后到底定在了哪里?”

王举正也是热的脱了件衣服,说道:“最后还是圣上发话了,就定在天安殿。”

“靠!那不就结了,大臣们按照圣上的意思办就行了呗。”

王举正点点头,表示也只能如此,随后又提到了寿宴的筹备工作。

为了筹备这次寿宴,太后的意思是尽量节省宫中的开支,看能不能让民间的富商们自愿纳钱。

“自愿纳钱?说的真好听,又是强行摊派呗!”张启毫不留情的骂了几声,“若是赈灾,那义不容辞,为了满足她的私欲,还要我们出钱?”

“没办法,国库的钱要留着其他地方,据说太后只允许拨款十万贯,与寿宴所需要的百万贯相差甚远。”

张启听完手抖了三抖,茶碗差点都没拿稳,瞬间觉得这茶不香了。

一个寿宴,竟然需要花费上百万贯?这是奢靡到什么地步了。

“你别在那里发呆了,太后平日里用度都超过了一万贯一个月,这寿宴花个百万贯也是正常的。”

“哪里正常了?百万贯,是要吃天上的仙桃吗?”

王举正掰着手指头一一数给他听:“就拿太后寿宴穿的礼服来说,造价就超过五万贯,宫殿要翻修吧?食材要准备吧?祭祀也要花钱吧?宫里的所有人是不是也要换装?这到处都要用钱。”

张启面无表情,心里明白的很,这些钱不可能全部都用在寿宴之上。

“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群臣要献礼吧?按例太后也要回赏,而且不能比群臣的献礼要差,所以这又是一大笔开支。”

“还有京城的禁军大小头领,根据职位的不同,最低都能拿到两贯的赏钱。”

张启算了算,这京城的禁军已经扩充到了六十万,看来这才是消耗最大的地方。

“太后倒是算盘打的好,我们出钱,她得人情。”

对于张启的抱怨,王举正接下来的话让他差点跳了起来:

“鉴于你上次赈灾的表现,这次国丈大人直接点了你的名,希望你这次表现的更好一些。”

“他算个什么东西?太后都没开口,他倒是叫的欢。”张启生气的锤了一下桌子。

“你以为太后傻么?这种事情还要她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