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肥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次之后,在刘太后的授意下,郭国丈还是想拉拢张启,张启依旧不从,并且通过王举正再次见到了赵祯。
在一通表忠心后,赵祯对他衮冕的事情彻底释怀,并将太后收回的文林郎敕令又还给了他。
这让张启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
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这让张启日后行事更加小心,无论做什么都要留下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待到春暖花开之后,张启决定出去散散心,他把大权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沈大力。
自己则带着几个随从乘船南下,打算去富庶的江南之地游玩一番。
顺汴河而下,首站张启来到了素有陪都之称的应天府,太祖之时此地成为宋州,也是由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
后宋州升级为应天府,再后来宋真宗又将其升格为南京,并下旨建行宫正殿,以归德为名,称“归德殿”,规划京城与宫城,使之成为另一个北宋之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军事重镇。
来到应天府,张启感觉这里除了人口没有京城那么拥挤之外,其他的各方面都不比汴梁差。
商业气息有过之而无不及,酒肆林立,往来客商络绎不绝,甚至有酒肆模仿自己的快活林,推出了低价格的会员制。
应天府的垦田面积巨大,粮食产量颇丰,这也让应天府的酿酒业十分发达;这里不像京城,飞天美酒虽然也有销路,但毕竟路途遥远,本地酿造的酒还是占了市场的七成左右。
张启敏锐的嗅到了这里的商机,若是在这里开设一个蒸馏酒厂,那么自己的收入可不是翻几番了,整个北方他都可以覆盖。
带着这个目的,张启打算在此处停留久一些。
走走停停,张启在应天府逛了好几天,看中了许多还未开垦的荒地,为了得到这些地块,张启买了些礼品,前往应天府衙。
有些不凑巧,值班的衙役说府尹大人刚刚出门,去了应天书院。
张启对这个书院是有些印象的,每次路过书院门口,都能听见里面的高谈阔论,非常热闹。
只因每次步履匆匆,未曾认真看过书院全貌。
张启乘车再次来到应天书院,只见书院的大门高耸,朱红色的漆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楣上悬挂着金光闪闪的匾额,上面“应天书院”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门前石狮雄踞,威武而庄重,仿佛守护着知识的殿堂,不容亵渎。
院门紧闭,但挡不住里面的喧闹;张启轻叩院门,几息之后一老者前来将门打开。
老者衣着朴素,对着张启行了一个礼,张启慌忙回礼。
“这位客官看着面生,此番前来有何贵干?”老者看似年纪很大,但说话铿锵有力,口齿清晰。
“晚辈自汴京而来,本想在此地买些地块做生意,无奈府尹大人不在衙内,据说来了书院,这才登门叨扰,还望见谅。”
老者听完点点头,回道:“既是如此,客官容我去禀报一声,若是大人肯见你,便可进来。”
“有劳您了!”
老者关上门准备走,像是忘记了什么,又打开门问道:“还未知晓客官姓名?”
“晚辈张启。”张启躬身说道。
老者这回真的关上了门,前往书院深处通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