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鱼的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师傅也清楚,像刘师傅这种老工人一旦开了口,很难改变主意,只能在名单上划掉他的名字。
随后,张师傅,陈师傅等七八个工人,也找到了赵师傅,要求撤销调岗申请。
赵师傅感觉到事态越来越严重,尽力给他们做工作,却没有任何效果。
一整个上午,有一大半原本打算调往挂车车间的技术师傅,撤销了调岗申请书。
赵师傅此时也慌了手脚。
设备很快就能安装完毕了,现在干活儿的工人没了,肯定要耽误生产。
赵师傅觉得自己辜负了李铁锤的信任,准备找李铁锤做检讨,却没找到李铁锤。
“现在该怎么办呢?李主任顶着那么大的压力,让我当上了车间里的副主任,我竟然把事情搞砸了。”
和煦的秋风中,赵师傅感觉到一阵阵寒意,紧了紧衣领子,着急忙慌的朝着车间走去,希望能够再做一做工人的工作,让他们改变主意。
看着赵师傅狼狈的身影,刘副厂长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他已经得到了那几个车间主任的汇报。
事情照此发展下去,李铁锤就会落得个没有工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到时候,挂车车间没有办法正常生产,李铁锤身为车间主任肯定得下台。
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接手挂车车间。
既踢掉李铁锤,又将挂车车间拿到手里。
双赢。
就是刘副厂长赢两次。
这时候,挂在车间上的喇叭响起,传来了清脆的广播声。
刘副厂长并没有觉得奇怪。
因为每天上午十点钟,都是工厂里的广播时间。
因为缺少专业的播音员,广播室通常会转播松原广播电台的节目。
刘副厂长对广播上讲的那些大道理不感兴趣。
一般情况下,会回到办公室里,借着清脆的声音小憩一会,养足精神。
但是。
今天他却有点睡不着。
因为广播电台的节目,跟农业机械改造厂有关系。
“各位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松原广播电视台。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松原电视台的赵书言记者。
据赵记者透露,咱们松原最近一阵子,发生了一件大事儿。现在有请赵记者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
广播中传来赵书言的声音。
“大家伙,我是记者赵书言。咱们松原是个落后的小县城,十几万常住人口。
大部分从事农业,县城里有一座火柴厂,一座砖窑厂,此外最大型的工厂就是原来的机修厂,现在的农业机械改造厂了。
要想过上好日子,实现工业化,是必经之路。
农业机械改造厂的领导深感责任重大。
跟国内拖拉机生产的龙头老大哥,第一拖拉机厂达成合作,引进了挂车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成立了挂车生产车间。”
主持人适时插话:“这对于咱们松原人是大好事儿啊,以后咱们能够生产属于自己的拖拉机挂车了。”
“确实是这样,不过我从相关人士那里得知了一些消息,挂车车间的成立并不顺利,很多工人不愿意到挂车车间工作。”
“为什么呀?”
“据说挂车车间实行了新的制度,打破了以往吃大锅饭的做法,引起了那些工人的不满。”
赵书言的声音逐渐提高,朗声说道:“挂车车间是松原工业的希望,如果再按照以前的老制度,恐怕很难取得成功。
现在新制度的实行,对于松原改造厂是一个好机会。
但是那些口口声声把工厂利益放在嘴边的老工人们,竟然因为新制度,而拒绝为挂车车间工作。
他们所谓的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自己是工厂的主人,这些话语,恐怕只是空话套话罢了。”
刘副厂长身子晃了晃,差点摔倒在地上。
这件事怎么被松原广播电台知道了?
还有,这个赵书言记者到底是谁?跟李铁锤有什么关系?
他都搞不明白。
但是他知道事情从现在开始,要产生变化了。
广播声响起后,原本热闹非凡的车间,逐渐陷入安静之中。
那些撤销了申请的技术师傅们,听到广播中传来的声音,就像是被一记耳光狠狠的甩在了脸上。
他们历经艰难岁月,能够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为松原的农机修理工作作出巨大贡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具备超高的思想觉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