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鱼的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月的京城春光正好。
清晨一大早,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骑着自行车,迎着明媚的阳光,朝着单位、工厂奔去。
他们虽大多身穿朴素的蓝黑工装,身材消瘦,脸上还有菜色,但是身上所散发出精气神是后世的人所没法比拟的。
在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显得有点引人注目。
他穿了一件灰色中山装,中山装明显大了一号,应该是长辈的衣服。
年轻人大概二十多岁的年纪,自行车骑的非常溜,在人群中左右穿梭,就如鱼儿一般。
年轻人不时单丢车子把,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时间。
每一次看了时间,脚下蹬得更快了,嘴里还小声嘟囔:“糟糕了,睡过头了,老章头肯定又该骂人了。”
自行车驶进一个门牌上镌刻有《华夏农业机械》编辑社字样的小院。
年轻人晃得连自行车都没扎稳,将自行车扔到屋檐下,拔腿朝着办公室跑去。
跑到办公室门口,往里面探了探脑袋,发现章总编竟然不在,年轻人这才松口气,背着手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他来到办公桌前,坐下来,扭头看向后排的编辑:“老陈,老章头呢?今儿怎么迟到了,不像是他的个性啊,是不是昨晚上喝酒掉海子里了。”
陈编辑正在整理投稿,扶了扶眼镜框,瞪了年轻人一眼:“杜武,你小子就喜欢耍贫嘴,要是让章总编听到了,又该收拾你了。”
“这能怪我吗,还不是章老头那人太古板了,我上次只是迟到了五秒钟,就被他痛批了一顿。”
杜武嬉笑道:“我这是反对他的独裁压迫。”
“你啊,哪里都好,就是太吊儿郎当了。”陈编辑无奈的摇摇头。
杜武是正宗的大学生,父母也都是文化人,因为出身好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这小子还有能力,进入编辑社之后,慧眼识珠挑选出了不少好文章。
就拿前阵子松原的那份投稿来说,编辑社里的老编辑们都不看好。
毕竟液压侧翻是新玩意,谁也不确定这东西是不是好用。
杜武经过研究后,却觉得液压侧翻技术肯定能成为以后挂车的主流技术,杂志社应该引领这种潮流。
最后在他的力挺下,文章才算是顺利发表。
事实也证明了杜武的眼光。
自打文章刊登后,有不少工厂的技术员甚至是大院里的教授来电询问液压侧翻技术的问题。
杂志社也因为大力推广新技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
只是这人有个毛病,就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在领导面前没大没小的。
“杜武,你最近注意点,我得到了风声,上级领导可能要提拔你了。”想了想,陈编辑还是提醒了一句。
“我啊,就喜欢当个小编辑,谁要是给我个领导干干,我还不热乎呢。”
杜武哈哈大笑两声,站起身从旁边的柜子中取出投稿,准备新一天的工作。
“害,这小子倒是个怪人。”陈编辑苦笑着摇摇头,低下头专心自己的工作了。
编辑是个辛苦活儿,要从成百上千份投稿中筛选出能够刊登在期刊上的稿件并不容易。
当然了,报社也会向那些大学教授、学者专家们约稿,只不过那是总编的事情,跟杜武没关系。
杜武要做的就是从一大堆垃圾中,筛选出钻石。
没错,杜武觉得大部分的稿件就是垃圾。
比如他手里面拿的这一份。
《利用磁力实现动力循环》的稿件。
这尼玛不就是永动机吗?
杜武只是看了两眼,就把稿件扔到了一边。
这玩意积赞下来,拿到废品站能卖不少钱呢。
每年靠着这些垃圾稿件,杂志社能够给编辑们发年终奖了。
杜武又拿起一份稿件。
《论证时速高达八百公里每小时的拖拉机的制造》
好家伙,你造飞机呢。
扔掉。
忙活了大半晌,杜武一无所获,收获的只有一种恶心的感觉。
就在这时候,章总编走进了办公室里。
“杜武,你到办公室来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