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鱼的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是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就完成了第一个地块的收割工作。
收割机停在地头,负责维护的工人按照计划飞速冲过去,帮助收割机降温,为轴承等部件涂上润滑油。
满载小麦的挂车开到地头,挂车司机冲着支书喊道:“支书,你们公社的粮仓在哪里啊?”
此时,一直处于震惊状态的陈达支书才算是反应过来。
“我滴乖乖啊,不用镰刀,不用弯着腰撅着屁股,也不用碾场,小麦就这么收好了?”
有两个老社员还不相信,冲过去爬到挂车上,扬起一把小麦。
饱满的麦子没有掺杂任何麦糠,简直比从碾场里收获的小麦还要干净。
“了不得了,这,这实在是”
两个老社员一时间竟然无法用言语描述心中感受。
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收割小麦都是又苦又累的活计。
顶着烈日,挥舞着镰刀,弯腰驼背地在麦田里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滑落。
他们的手掌被麦芒扎得生疼,手臂也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酸痛不已。
每年收割小麦,总得累趴下几个。
现在这台钢铁怪兽在田地里晃悠了一圈,就把小麦全收了。
甚至那个驾驶员连汗都没有流淌!
老社员们心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念头:以后也许他们再也不用受苦了。
挂车把小麦送回粮仓后,又返回了地头,此时李铁锤已经喝完了茶水。
将搪瓷缸子递还给送水的小媳妇儿,毫不犹豫的转身上了驾驶舱。
按下电打火,收割机再次启动。
李铁锤足足连续驾驶收割机在田地里奔驰了八个小时,这才换上了王师傅。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李铁锤并没有离开,而是晃悠到停开在路边的嘎斯吉普车上,准备休息一会。
这时候,杰弗逊教授将笔记本装进了皮包里,走了过来。
“李组长,恭喜你研制出了如此优秀的收割机。”
“谢谢,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离不开部里面的支持,也离不开技术所和红星机械厂的帮助。”
“你们华夏人总是这么谦逊。”
杰弗逊教授指了指正在田地里奔驰的收割机问道:“这台收割机是否适应北美那边的环境?”
此话一出,李铁锤当时对老杰刮目相看。
要知道每种机械的工作环境不同,世界各地的气候也不相同。
有些机械原本很有效率,引进之后总是出故障,就是因为机械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的是当地的环境。
“绝对没问题,收割机内部的核心部件,能够在五十度和零下二十五度的环境中工作。
当然了,在高温下需要给发动机加装散热风扇或者是水冷散热,在极寒条件下,要注重油箱和油路的保温。”
红星重型收割机的原型本身就是老美那边的,适应环境肯定没问题。
杰弗逊教授眼睛一亮,也不在地头盯着了,凑到吉普车里,跟李铁锤询问收割机的细节问题。
只是他很快就失望了,这货看上去憨厚老实,提及收割机内部参数却三缄其口。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收割机连续在田地里奔驰了一整天,第二天下午的时候,终于撂了挑子。
得到通知的时候,黄主任一点都不在意:“收割机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个小时,该出问题了,铁锤,不要沮丧。”
“沮丧?那不能够,俺就是要去瞧瞧到底是咋回事。”
李铁锤跟着维修人员来到田地里,翻开机盖,看到散热管道冒着热气,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扭头看向驾驶室:“张师傅,你刚才是不是把散热风扇关掉了?”
“我看收割机运行得挺好的,声音也很正,想着这玩意该多费电啊,就顺手关掉了。”张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直到现在还是一脸懵逼。
李铁锤哭笑不得。
这些老拖拉机手判断拖拉机是否出毛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听声音了。
只要声音正,那就没事儿,只是他不知道收割机的马力远超拖拉机,发动机还要负责输出电力,用来带动传送带,已经不是常规的发动机了。
“张师傅,发动机输出的电流是额定的,就算关掉风扇,也不会省油。以后别关了。”
李铁锤也没责备这个老拖拉机手,只是打开了散热风扇,便让他启动收割机。
张师傅却被挨了一鞭子一样。
要知道现在那么多大领导,还有外国专家都在旁边盯着,结果因为他的操作,让拖拉机撂了挑子。
丢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