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72章 古乐谱【2 / 2】

不吃鱼的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是在以往的话,张教授肯定要反驳几句,趁机给老伴做做思想工作,但是现实如此,他也无话可说。

只能叹口气,站起身拎起那个破旧的皮革包,蹬着自行车来到了学校里。

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张教授就看到大嫂跟一个年轻点的同志站在那里。

“张老师,你是不是把绸缎带来了?”张教授瞬间惊喜起来,快步走了过来。

大嫂指了指李铁锤介绍道:“张教授,这位是我的妹夫,名叫李铁锤,绸缎就是他的。”

“你好你好!铁锤同志,绸缎呢?”张教授急不可待。

李铁锤左右看看:“咱们是不是进办公室再谈”

“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那种放置了上千年的绸缎怎么能在这里打开呢。办公室里也不行,你们跟我来。“

张教授推着自行车就要离开。

大嫂觉得奇怪,拦住他道:“张教授,这是要去哪里?”

“国家博物馆,只有那里有条件打开这种级别的古董。”

国家博物馆位于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大会堂东西相对称,由此可见它的地位之特殊。

只是这年月的国博还没有扩建,只有后世三分之一大小的样子,内设博物馆文保院藏品检测与分析研究所。

张教授是国博的客座教授,平日里经常跟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交流,所以也算得上是熟门熟路了,经过门岗的简单检查后,便带着李铁锤和大嫂进到了研究所里。

刚进门,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的老头儿便朝着张教授打招呼:“老张啊,你这是又淘到什么好东西了?我给你讲过,现在琉璃厂那边哪里还有真东西,你偏不信。你以为检测古董的仪器不花钱啊?”

“老陈,这次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张教授走过去,分别给李铁锤和老头儿做了介绍。

李铁锤的名头比较简短,就是“同志”。

老头儿的名头就多了,文物鉴定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博物院研究员、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古绸缎学会名誉会长、历史博物馆顾问最后一个名头是研究所陈副所长。

好在这年月没有名片,要不然一张名片上肯定印不下这么多名头。

陈副所长也从张教授的激动情绪中感觉出一丝不对劲,神情凝重起来,看着李铁锤问道:“乐谱很少见,南北朝时期的绸缎也很罕见,现在两者竟然出现在了一块,要是真东西的话,确实是个不得了的玩意,小同志,东西带来了吗?”

“带来了。”李铁锤说着要拿去翻竹筒。

陈副所长按住了他的手:“这里的气温不合适,你们跟我来吧。”

跟着陈副所长,几人进到了研究室的鉴定室内。

两个研究员看到陈副所长进来,立刻放下了手头的活儿。

“所长,有古董需要鉴定”

李铁锤这才从帆布包中取出那个竹筒,竹筒一出现,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张教授点头:“风化痕迹正常,竹简表面变成深褐色。这是因为竹子中的有机成分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作用下,发生了氧化、碳化等化学反应。在竹简的上下两端会有编绳的痕迹,并且还是三道编的编绳,确实是南北朝时期的习惯。”

什么是行家,这就是了,李铁锤也研究过竹筒,结果什么都没看出来。

他从研究员手里接过手套,把绸缎从竹筒里抽了出来。

“你慢点,轻点”看着李铁锤的动作,张教授吓出了一身冷汗。

“放心吧,我曾经拿过好多次了,这玩意解释着呢。”

说着话,李铁锤把绸缎平放在桌子上,展开来。

陈副所长还是第一次见到绸缎上的减字符,拿起放大镜研究起来。

张教授已经通过照片研究过了,他突然凑到绸缎前闻了闻。

这次轮到李铁锤吓一跳了,研究古董的人咋都是怪人呢?

张教授抬起头,一脸陶醉的样子:

“是花椒的味道,当年我跟着考古队曾在一号墓里发现过一张绸缎,上面就有这种味道,没有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能闻到如此美妙的味道。”

陈副所长也觉得张教授太吓人了,小声跟李铁锤解释:“在古代常用香料来驱虫防腐,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花椒。”

果然是为了工作李铁锤腹诽两句,笑道:“这绸缎你们已经鉴定了,是不是真的?”

“鉴定?你以为我们只是用眼睛看看就能判断古董真假了?”陈副所长瞪眼睛。

李铁锤摊手:“琉璃厂里那些古董专家不都是这样做吗?”

“在解放前,咱们条件有限,确实只能靠眼力。买到了假货,只能埋怨自个走眼了。现在嘛,有了科学仪器,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陈副所长把绸缎放在托盘中,交给一个研究员:“你现在带到鉴定室里,先用x光过一遍,然后上查尔斯镜、拉曼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最后把碳十四也走一遍,走碳十四的时候,样本只要1克就行了。”

“明白了。”研究员接过托盘走进了鉴定室内。

李铁锤看得目瞪口呆,他原本还等着这两位古董鉴定专家从字体、历史典故、甚至是古籍记载中鉴别出绸缎的真假。

没想到竟然如此粗暴。

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现在有了高科技仪器,谁跟你玩放大镜那套玩意啊。

就像后世的赌石一样,自从有了x光机,直接打几个微孔下去,什么水色看得一清二楚。

或者是使用ct断层扫描技术,利用专门的重建算法获得物体内部密度的三维分布信息,能够实现真正的三维成像检测。

只能沦为骗小白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