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17章 周向明的苦恼,集装箱的国际标准【1 / 3】

不吃鱼的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李铁锤的话。

正在抽烟的周向明手指头微微抖动两下,烟灰洒落在了地上。

他嘴巴张了张,想要开口,却似乎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夹起烟头猛抽几口。

李铁锤笑道:“向明同志啊,这可不像你的性子啊,咱们最开始见面的时候,你可是毫不客气的嘲笑了俺这个拖拉机手。”

“那是误会”提起前阵子的事儿,周向明显得有点尴尬。

他本来以为这拖拉机手只是个土包子,谁承想随着深入交流,却发现这小子的见识竟然不在他之下。

虽然这拖拉机手的理论功底相当薄弱,但是有时候却能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周向明所不具备的才能。

也许这拖拉机手这次也能提点有用的见解。

周向明犹豫片刻,叹口气,缓声道:“铁锤同志,你知道集装箱吗?”

“不就是铁壳大箱子嘛,装在火车上能呼哧呼哧跑,俺的可拆卸营房就是借助了集装箱的设计呢。”李铁锤叼着烟,摆出一副你少看不起人的姿态。

周向明顿时哭笑不得,他觉得自己刚才想让这拖拉机手出主意解决麻烦,好像是有些高看对方了。

不过如此也好,李铁锤不是铁道研究所的人,跟铁道也没关系,就算是把心里的烦恼讲给他,也不会惹麻烦。

前些年的遭遇让周向明明白了一个道理——相比较那些文质彬彬的学者教授,像李铁锤这种大老粗更指靠得住。

“事情是这样子的,集装箱可是个好东西,十八世纪的时候就有了以有限容积的物体装载货物进行运输的方式,使用的容器就可以称为最早的集装箱了。

1845年,在小英家的铁路上开始出现了全封闭的货运车厢,箱体采用铁木结构。

1956年的时候,小美家的泛太平洋船运公司将一艘小型散货船改造为集装箱船。

周向明这种科班出身的研究员有个臭毛病,讲事情喜欢从头讲起。

现在李铁锤关心的是集装箱到底有什么问题,导致国内迟迟没有大规模推广,他却开始讲起了集装箱的历史。

就像是李铁锤关心的是面前这盘肉的味道如何,周向明却要从养猪的历史讲起来一样。

这种讲事情或者是讲课的方式,已经脱离了实际。

这让李铁锤想起了后世的一本c语言教材。

那本教材曾在国内广泛使用,曾让无数学生几乎丧失了学习编程的信心。

这本c语言教材的编写手法,跟周向明现在的做法几乎一模一样。

李铁锤冲着周向明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老周,你就直说吧,你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不是来听你讲破箱子历史的。”

“你”

周向明正沉浸在讲课中,被打断后当时就想发火,不过旋即一琢磨,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也是你这种没上过几年学的人,哪能听得懂这些。”

李铁锤:“”

周向明为了照顾低学历人才李铁锤,把事情简单的讲了一遍。

事实上,国内从五十年代开始,便注意到了集装箱技术,铁道技术研究所曾经根据国外的资料制造出了一批集装箱。

但是因为缺乏配套设备,所以这批集装箱最后变成了工人的临时房屋。

到了六七十年代,国内的集装箱技术蓬勃发展。

海陆运输公司(原美国泛大西洋船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至欧洲集装箱运输航线。

马托松船公司将“夏威夷殖民者”全集装箱船投入到小日子至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

国内的一些研究人员一直紧盯着国外的集装箱技术发展。

虽然当时是特殊时期,铁道研究所还是再次启动了集装箱技术的研究工作。

1973年,开辟了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津城接卸了第一个国际集装箱。

同年9月开辟了用杂货船捎运小型集装箱的魔都至横滨、大阪、神户航线。

此时按说集装箱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了,可以大规模使用了。

但是国内的铁道和水运部门迟迟没有大规模推广集装箱技术。

“铁锤同志,你说说,我们铁道研究所研究了十几年,已经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集装箱配套运输方案。

并且根据我们的计算,使用集装箱进行运输,可以节省百分之五十的时间,节约百分之二十的运输费用。

但是上面就是不批准!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口气把压在心底的烦心事全讲出来,周向明此时情绪特别激动。

“老周啊,你别着急,因为你着急也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