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八十二章 汤圆【1 / 1】

莓果气泡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汤圆要好吃最主要是馅的口味要好,秦蓉这两日琢磨了好几种样式的汤圆,想到现代争论不休的“甜咸之争”秦蓉决定也做甜、咸口味的汤圆。

甜口汤圆有芝麻花生、豆沙、蜂蜜柚子果酱、核桃枣泥、流沙奶黄,芋泥,其中流沙奶黄汤圆和芋泥汤圆是甜口汤圆馅的主打汤圆。

咸口汤圆有猪肉、虾仁、鱼香肉丝、咸蛋黄肉松,其中咸蛋黄肉松是咸口汤圆的主打汤圆。

时下汤圆一般只有芝麻、豆沙两种馅,若是放在平时,花里胡哨的各类汤圆可能不好卖,可是花灯节如此热闹,百姓也都愿意花些小钱买些新奇的吃食。

除了煮着吃的汤圆,秦蓉还多做了一种酥皮汤圆,外酥里糯,有些像蛋黄酥却又不完全相同。

秦蓉主要负责调馅料,其他的活由于大嫂领着陈树柏、于小山一块做。于大嫂跟着秦蓉做了这许久的帮厨,有些手上的活计也是不错的。

这一忙就忙到了申时初,把摆摊要用的炉子和锅具都备好后,秦蓉道:“树柏哥和舅母去西市摆摊吧,我和小山去东市。花灯节两条街都布置上了,夜市会更热闹。”

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陈树柏把做好的幌子分了一分,吃了暮食就各自去了东西两市摆摊了。

东市今天的摊位费格外的贵,一晚就要两百文,不过今日会花钱的人多,租摊位的人还是很多,秦蓉更不担心了,她不在意钱是不是能赚回来,她主要是为了宣传食肆。

秦蓉交完了东市的摊位费,便同于小山一道把摊子支了起来,此时天还未黑,多是摊主在布置摊位,东市的摊位费贵,所以支的摊子几乎都是卖灯、卖小物件或是猜灯谜的,卖吃食的摊子还真的暂时就秦蓉一家。

秦蓉隔壁的摊主有些稀罕地说道:“一般卖吃食的都去西市,很少在东市看到卖吃食的。”

秦蓉笑着回道:“我们在西市也有摊位呢,卖个好兆头,希望大家伙都团团圆圆。”

“是卖汤圆啊?”

“对啊,有甜口的汤圆、咸口的汤圆,还有一种点心样式的酥皮汤圆。”秦蓉见有好几个摊主围过来瞧了,笑盈盈地介绍道。

“还有咸口的汤圆?酥皮汤圆又是什么?”

“甜口的汤圆又是什么馅啊?”

“甜口的馅有芝麻花生、流沙奶黄、核桃枣泥、蜂蜜柚子……”秦蓉一一地介绍起来,她本就生得好看,口齿又清楚介绍得生动有趣,光是听就叫那些摊主都有些馋了。

问了价钱,摊主们觉得都能接受,于是有一个中年的大叔道:“小娘子要不你给我来几个酥皮汤圆吧?”

秦蓉笑着又道:“大叔你若是想尝尝味,可以选择咸口的混合口味或者甜口的混合口味,买大份送一个酥皮汤圆。”

那大叔闻言要了一份大份的甜口混合口味的汤圆,于小山又用竹签插了一个酥皮汤圆给他。

有人尝试了,围观的人到底是要瞧瞧热闹的。

“胡老三,你倒是快吃,告诉我们口味如何?”

胡老三按着秦蓉的说法先吃了酥皮汤圆,顿时眼前一亮,“这竟然是汤圆?我看比香果斋的点心还好吃!”

旁边一位打扮利落的中年妇人打趣道:“胡老三,你还吃过香果斋的点心呢?那里一份点心最便宜的都要几百文,你真吃过?可莫要诓我们!”

胡老三眼睛瞪得老圆,梗着脖子道:“我骗你们能挣着钱?我为何要骗你们,不相信你们自个儿吃了就知道!”

那中年妇人闻言也掏了钱,“小娘子,我要咸口混合口味的,大份的。”

“好!”秦蓉麻溜的给盛了一份咸口的汤圆。

那妇人用竹签插了一个汤圆送进了嘴里,正好是咸蛋黄肉松味的,一口下去唇齿留香,“这也太好吃了,好鲜啊,里头竟然是用蛋黄做的?”

“嗯,这是咸蛋黄肉松汤圆!”

“小娘子,一会这咸蛋黄肉松汤圆你可得给我留一份,我带一份回去给闺女吃。”

“好!”秦蓉应道。

一连两个人都是如此,见他们吃得香,众人都有些意动。

秦蓉见状冲着围着的摊主道:“各位叔婶,若是你们还未用暮食,不如趁现在还没什么人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晚上风大呢,都是现煮的,一会若是人多了,怕是只顾得上生意顾不上自己了。若是你们都想尝尝,这会子买大份汤圆我便送两个酥皮汤圆吧!”

胡老三和那妇人闻言一下就急了,这样他们不是吃亏了吗?

“那我们呢?”

秦蓉笑着道:“你们再送两个,前三位客人都送三个酥皮汤圆。”

秦蓉这话音刚落,立马有不少摊主拿着钱要当这最后一位前三的客人,“收我的!”

“收收收我的!”

“小娘子你收我的!”

于小山犯了难,有些无措地看着秦蓉,秦蓉一点儿不着急,带着笑意收了眼前最快递银钱过来的三位客人,“你们三位便都算第三位吧,多谢你们如此支持,小山,包汤圆!”

“得嘞!”

这下三位摊主都很满意,“小娘子,你可真会做生意!”

“是啊是啊,小娘子,你可太敞亮了!”

“做事大气!”

说话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秦蓉的手里被那位说她敞亮的大叔塞了一盏河灯,只是样式最普通的一盏河灯,那大叔笑着道:“小娘子一会别忘了去河边也放一盏河灯,这里祈福灵验呢!”

“好,多谢大叔!”秦蓉小心翼翼地收好了花灯,从前她就很想去放河灯,她有好多好多心愿,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时移世易,没想到在这里实现了她的小心愿。

秦蓉和于小山一个煮汤圆,一个收钱回收碗筷,配合得很好,旁人夸了他们都会接一句,“我们平常在西街开食肆,离码头很近叫于家食肆。”

当天色完全地黑了下来,东市的花灯也都亮了,各个摊位上都用竹竿撑着一个花灯,远远望过来竟会让人觉得暖融融的,秦蓉偏过头,看着集市一排排点亮的花灯,不禁笑了,人间好,人间烟火最是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