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16章 金陵新政【3 / 3】

月湾的莎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月光如水,照在三个人的身上。

\"今夜请二位陛下来,是想讲一个旧事,\"李修然沏了一壶茶,\"关于正统年间的那场夺门之变。\"

崇祯帝和朱聿键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安。

景泰帝夺取政权后,囚禁了被鞑靼人释放的英宗。表面上看,他是为了稳定朝局。但实际上\"

李修然缓缓讲述着那段历史:

- 英宗被软禁在南宫

- 朝臣分成两派相互倾轧

- 景泰帝在位期间战战兢兢

- 英宗复辟后的疯狂报复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他问道,\"整个大明元气大伤,文官集团分崩离析,为后来的党争埋下祸根。\"

\"这\"朱聿键握紧了茶杯。作为新君,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局面。

崇祯帝则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这些日子的患得患失,不由得冷汗直流。

\"其实,\"李修然继续道,\"比夺门之变更可怕的是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局。景泰帝和英宗,原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却因为权力而反目。\"

\"李先生为何要讲这些?\"崇祯帝突然问道。

\"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李修然直视两人,\"现在的局势,何尝不是一面镜子?\"

朱聿键霍然起身:\"先生是担心\"

\"是的,\"李修然叹道,\"我担心历史重演。虽然现在看似平静,但暗流汹涌。朝中已经有人在挑拨两位的关系了。\"

李修然从怀中取出几份密折:\"这些奏折,或暗示崇祯陛下重握大权,或建议朱聿键殿下防范旧主。如果任由这种倾轧发展下去\"

两位帝王同时变色。

\"最可怕的是,\"李修然补充道,\"一旦君臣关系出现裂痕,敌人就会趁虚而入。当年景泰帝和英宗的争斗,最终受益的是谁?是蒙古人!\"

\"那依先生之见,应当如何?\"朱聿键诚恳地问。

李修然转向崇祯帝:\"陛下,您经历过亡国之痛,最明白权力斗争的代价。而今天下初定,正需要君臣同心。\"

又对朱聿键说:\"殿下年轻有为,但也要记住: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和谐的君臣关系,任何改革都是空中楼阁。\"

夜深了,月光更亮。

两位帝王似乎都经历了一场心灵洗礼。

\"朕明白了,\"崇祯帝率先开口,\"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君臣之间岂能重蹈覆辙?\"

朱聿键恭敬地说:\"叔父所言极是。侄儿一直视您为师,求教还来不及,又怎会生出二心?\"

李修然趁热打铁:\"既然两位都有此觉悟,不如我们立下一个制度,以防后患。\"

他提出了\"双重朝议\"制度:

- 太上皇和天子共同参与重大决策

- 设立特别机构协调两宫关系

- 严惩挑拨离间之徒

- 定期举行君臣家宴,增进感情

这次深夜密谈,成为南明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崇祯帝和朱聿键的关系日益亲密。朝野上下看到两位君主同心协力,也都放下了疑虑。

李修然在日记中写道:

\"历史给我们最宝贵的,不是成功的经验,而是失败的教训。今夜的谈话,让两位帝王都看到了权力斗争的可怕后果。这或许就是历史最大的价值。\"

多年后,史官们回顾这段历史,都认为南明能够中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次密谈带来的君臣和谐。

正如李修然后来所说:\"真正的历史智慧,不在于重复成功,而在于避免失败。南明的两位帝王能够跳出历史的怪圈,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