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后沈夫人和沈公子在一堆娃中找到了长乐公主,连忙行礼问好。
小酒照葫芦画瓢,学着徐老的样子点头抬手示意免礼。
沈夫人撞见一群孩子被罚的一幕,着实有些尴尬,连忙说明来意。
原来这沈夫人是来接沈知鸢回沈府的。
沈知鸢连忙摇头:“我不回去,我在这住的挺好的。”
沈夫人连忙推推自己的儿子,示意他赶紧劝劝,沈家小小姐天天住在时家,外人该怎么想。
沈逸之连忙说道:“堂妹,祖父许久未见你,天天在家念叨你呢,回沈府住几天陪陪祖父他老人家可好?”
“那把村长也接到沈家住好不好?”沈知鸢指着那边正在扎马步的小酒立马说道。
“这”沈逸之看向自家母亲。
这要是把长乐公主请回自家,且不说时老夫人同不同意,就说长乐公主住在沈府,这要是磕了碰了,他们沈府哪担待得起。
沈夫人也考虑到这个,想了半天,说道:“时老夫人肯定舍不得长乐公主,鸢儿,你跟伯母回去,什么时候想来找长乐公主玩,什么时候都可以过来,可好?”
“不好!”沈知鸢死活不愿意回去。
“要不村长也回沈府,要不我在时家住!”沈知鸢连忙给自己找来一个碗顶在脑袋上,和赵虎几人蹲一处去了。
时安见只剩自己格格不入,连忙也给自己找了个碗,挤到几人旁边。
沈夫人:来的路上自家儿子可劲的说,小堂妹可乖了,这哪乖了,简直油盐不进。
最后,没把人接回沈府的沈夫人和沈公子只好悻悻而归。
直到吃晚饭的时候,小酒几人才解除了惩罚,几人抖着腿,哭唧唧的爬上了饭桌。
几人正吃着饭呢,隔壁府就传来打打闹闹的声音,听起来动静还不小。
几个小鬼的吃瓜雷达一下子就响了,端着碗一边跑一边往墙头爬。
同样的墙头,同样的姿势,不同的是,这次几人都端着碗。
隔壁府,永宁侯夫人身边的嬷嬷连忙吩咐请来的护卫搬东西。
嬷嬷一边对着嫁妆单子一边吩咐这群护卫:“给我搬,一个子都不能落下,那边,还有那边,全是我们小姐的东西,还有老夫人院子里那个屏风,那屏风可珍贵了,我家小姐自己都舍不得用,都给孝敬老夫人去了,搬,全给我搬走。”
几个外面请来的护卫呼啦啦的往老夫人院子里去了。
小酒几人看的干着急,怎么看不见了。
几人立马端着碗飞到屋顶去了,找了个无死角,全方位观看的绝佳视角,继续端着碗吃瓜。
老夫人院子,老夫人扶着嬷嬷的手气的浑身发抖:“我们永宁侯府怎会有如此不知好歹的儿媳!和离便和离,竟还妄想带走我侯府半分财物,简直岂有此理!”
走过来的永宁侯夫人的贴身嬷嬷听到这话,冷哼一声,笑道:“老夫人莫非是糊涂了,这些明明就是我家小姐的嫁妆,什么时候倒成了你们永宁侯府的东西了,怎么?这些年吃我家小姐的用我家小姐的,现在竟就理所当然的把这些当成你们永宁侯府的了?如今和离了就想不认账?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麻利的给我搬,我们小姐说了,谁搬的最多,谁的工钱就翻倍!”
一群不知道哪请来的护卫听到这话,立马挤开老夫人和她身旁的嬷嬷,把里面的屏风给小心翼翼的搬了出来。
屋顶上的小酒几人一听有工钱,还翻倍,这活他们爱干。
于是屋顶上飞下来一群端着碗的小孩,眼神亮亮的问拿着嫁妆单子的嬷嬷:“真的有工钱?搬得最多的双倍?”
嬷嬷看着这群不知道哪来的孩子,愣愣的点了点头。
小酒几人把碗往嬷嬷怀里一放,一群人就呼啦啦的开始闯进永宁侯府,看见什么都往外搬。
很快小酒几人就搬着东西往外狂奔。
管家见状急得跳脚,声嘶力竭地喊道:“那是厨房炒菜的锅,搬不得,搬不得!”
“那是我们老爷上朝穿的朝服,快放下,快放下。”
“那是我们老爷上朝坐的马车,牵回去,牵回去!”
“那是我们老夫人睡觉用的床,不能抬,不能抬!”
“院子里的花是我们老爷花大价钱买来的,挪不得,挪不得呀!”
“臭小子,你从哪里搜出来的钱盒子,赶紧拿回来,拿回来。”
“哎哟!那是祠堂里面供奉的祖宗牌位,不能动,不能动呀!”
“”
小酒看了眼自己肩膀上扛着的大床。
“算了,先抬出去再说。”
赵虎看着自己脑袋上好不容易从灶台上扣下来的锅,飞快的跟上了前面村长的脚步。
沈知鸢看着怀里抱着的一堆衣服,谁知道哪件是朝服,不管了,先抱出去再说吧。
阿斗紧紧抱着钱匣子,生怕管家过来把东西抢走了。
小胖子费劲的牵着马,往院子外拉。
铁牛听到管家说这花是花大价钱买来的,搬花盆的动作更快了!
时安见大家都跑在了前头,赶紧抱紧手里一堆的牌位跟上。
一群花钱请来的护卫,见几个小孩速度比他们还快,这是要抢自己的饭碗呀,几个护卫把袖子一撸,已经不想听嬷嬷念什么嫁妆单子了。
立马跟疯了似的,跑进府见到什么就往外搬,一个比一个卷,一个比一个跑的快,搬得多。
老夫人看着这不知道哪里来的简直跟土匪一样的小孩,眼前阵阵发黑,嘴里喃喃道:“反了,反了,快,快报官,快去找侯爷,快!”
旁边目瞪口呆的小厮立马回神就想往外跑。
被不知道哪个护卫敲晕了,嘴里还骂道:“想耽误我赚钱,门都没有。”
说罢,立马就往院子里跑,生怕耽误的这会功夫,旁边的人搬的就比自己多。
永宁侯府但凡想拦人的家丁护卫,都被打趴在了地上。
只留下一众干着急的嬷嬷和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