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煜吃鱼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了养活一大批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
工业产能近乎于零。
“老李,开设工厂可不是儿戏,我看还是要三思而行。”
“没有技术工人和专家,一次性筷子这种洋玩意,咱们能搞明白吗?”
“除了缺乏这方面的人员,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小觑,咱们这里没人和小日子企业打过交道啊,纵然请市里或者是省里的相关同志帮忙,我看也够呛。”
与会众人各有担忧。
除了生产筷子的林木资源,建设工厂的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县里可谓是要啥啥没有。
这要是搞砸了。
今天参加会议的众人,一个都别想跑。
李文斌提出在陆家庄搞一家集体企业,专门生产出口的一次性筷子。
听起来,这门生意大有可为。
通过当地种类繁多的林木资源加工筷子,将这些筷子卖给小日子。
可是任何生产,都离不开机械和技术工人。
谁能保证项目一定会成功?
如果失败了,挤压的商品,投入的大笔资金,这些责任由谁承担?
“关于领导们的各种担忧,我本人是非常认同的,也正是因为,筷子厂才非搞不可。”
眼见李文斌眉头紧锁,陆远知道该他上场了。
马万里点上一根烟,饶有兴趣地说道:“陆远同志,你既然认可大家的各种担忧,为什么又说筷子厂非搞不可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这并不是前后矛盾,而是一种辩证的态度。”
陆远淡淡一笑道:“胡主任不愧是咱们县里的老资格干部,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咱们县长久以后始终是农业县,县里的各家企业和工厂,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严重缺乏机械设备,技术工人,各类生产材料。”
“也正是如此,筷子厂这种投入小,见效快,半工半农的企业,才是我们发展经济首选。”
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陆远的发言成功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首先。
陆远没有否认以县里的能力,确实不适合搞大工业项目。
其次。
认同胡学文的发言,等于认同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担忧。
如果一上来就反驳胡学文,等于将自己和李文斌树立在其他人的对立面。
“因地制宜,从困难中寻找机会,一直是我们的传家宝,我想在这方面,各位领导都有着很多的心得和体会。”
“发展企业所要面临的各种困难,胡主任已经全部给我们讲出来了,而我接下来要说的则是我们的优势。”
陆远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谈及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而这。
正是辩证法的精髓之一。
马万里微微点头,冲李文斌投去一抹笑容。
难怪陆远能被李文斌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宠着。
不但有工作能力。
理论水平也是相当过硬。
一般的乡村干部最多背过语录,陆远竟连辩证法都知道。
不但知道,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
李文斌微微一笑。
陆远何止是理论水平高,商业头脑才叫真的厉害!
“各位领导,请允许我打个假设,假设某些人提议开设其他类型的工厂,我会和大家一样,抱着极不认同的态度。”
“因为我们存在先天工业短板,哪怕是生产最常见的螺丝钉,不,铁钉子,咱们县都没这个能力。”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采取辩证法思维,当地数量众多的农业人口,又恰恰是我们办工厂最大的优势所在。”
陆远再次借用胡学文提出的问题,说起己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