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难民们终于可以活下来了。
他们不用整日在提心吊胆,不用担心随时会被身边的人吃掉,然后拿着自己的四肢来煲汤。
他们不仅重获新生。
还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
生活在胥临殿下的庇护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现在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曼玉曾经给孩子建造的一个托儿所,也在城池的扩张下慢慢扩大,现在不管是士兵的小孩,还是他们的小孩都可以将孩子放在这个托儿所。
他们在哪里可以读书写字,只要每月完成工分就可以。
工分的赚取并非是金钱,而是劳动时长,每多一个小孩就要增加一点工作时长,这样对没有小孩的难民也算是公平。
孩子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学习骑射,武功,和琴棋书画。
百姓中有一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人。
每次胥临发起耕地活动的时候,他们总是比别人做的慢,而且效率也比其他人要差。
许多士兵都告状到胥临这里来了。
胥临了解到具体情况之后,才知道这些并非是那些文人的错,他们只是不太擅长这些东西,并非是偷懒。
经过胥临的调查,才发现他们里面有会弹琴的,也有会下棋的,一部分人的画作更是惊为天人。
胥临不喜欢强迫别人做不擅长的事。
于是这些文人每天赚的工分,不再是从在农地上拼命劳作,而是教这些小朋友。
每教一个时辰就能得到一部分的工分。
这样下来他们在他们擅长领域工作,这些小朋友也能得到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若是有人想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琴棋书画之类的艺术,就必须要额外赚工分,如此一来,这些文人不再是人人嫌弃的没用的书生,而是他们小孩的老师。
从此他们不再有隔阂,孩子也能依照他们兴趣来选择,这样每个人孩子都能发展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都如预想的那样。
只是天不随人愿,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下雨了。
他们的用的水,全是来源于小溪,现在小溪干涸,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水的来生活。
以前打开水龙头有大把的水流出来,现在水龙头里只有三三两两几滴水。
现在水源告急,刘勇带着一些士兵出门去找水源,他们走了很久很久,由于长时间没有下雨,地上早就干涸了。
就连他们之前见到的瀑布,都已经没有了水了,成了一片绿油油的山脉。
水源是缺一不可的。
没有粮食还好说,他们之前存储了不少肉类和蔬菜,短期之内根本不用怕,但是没有水源,人们就没有办法生活。
农田更没有办法浇灌,这样一来,农田里面的蔬菜很快就还枯萎烂掉。
这确实是个严峻的问题。
胥临已经没有办法在安安心心研究这些红色书籍了。
他立马给叶砚玉传了一封信,表明现在的困境的。
胥临心里忐忑,叶砚玉确实可以给他传送过来一些水源,可这些只能解救暂时困境,没有水源终究是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他觉得难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