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安这可并非单纯的在开玩笑,因为历史上张公瑾三十来岁英年早逝,死前百病缠身,就有不少史料评论他行事过于歹毒,损了阴德,遭了报应。
当然这种事,杨安肯定是不信的,也不清楚究竟是真是假?
可无论信不信,无论真假与否,好意提醒一下,让他去庙里拜一拜,杨安还是会做的。
这也就是费点唾沫,一句话的事而已。
但张公瑾听他如此说,却神色僵了僵,然后才行礼道:“是,下官记住了,下官回头有空就去庙里拜一拜。”
不过嘴上这么说,张公瑾心里却在琢磨,琢磨杨安是否是在暗示他行事需要稍微收敛?毕竟他自己的性格,他还是清楚的。
甚至别说他了,就连观王杨雄,房玄龄他们也觉得杨安应该就是这意思。
大理寺卿张轲,这个张公瑾的老师,更是已经准备出宫就告诫张公瑾了。
“嗯,记得就好,记得那就先这样吧。”
“这些事具体如何安排,还是内阁来执行。”
“同时,咱们制造的火器火炮,也都可以带一些。”
“那些将领用不用,咱们不干涉,可咱不能不给他们使用的权利。”
“毕竟任何情况下,保证战争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各位以为呢?”
杨安也这才嗯了声,然后看向了杨雄他们。
对于火器火炮这些东西,他的主张还是和后世核弹一样,我用不用,那是我的事,但是绝对不能没有。
所以杨安也不会强行命令那些将领使用火器,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他倒是希望这些人能慢慢转变观念。
因为转的太急,也未必就是好事。
“嗯,臣等明白,还请郎君放心,臣等会立刻着手安排的。”
观王杨雄他们颔首,杨安又和他们聊了会,就让他们都离开了。
而他自己,也在杨雄众人走了后,命人招来裴宣机,把打算派他和张公瑾,长孙无忌一起去高句丽的事,对裴宣机说了下,说完这事,杨安就出宫去长孙家府邸了。
裴宣机就是一个追随者,只要他老爹裴矩没意见,杨安也不需要和他多说什么,直接下令就行了。
但长孙无忌不一样,这家伙怎么说也是长孙无垢的兄长,杨安的舅兄。
故此杨安肯定是得亲自跟长孙无忌说说这事的,毕竟深入他国境内挑拨离间,也是有极大风险的。
这点人情世故,杨安还是懂的。
而就在他前往长孙家的时候,朝鲜半岛,新罗王都,金城。
新罗第二十六代君主真平王,此时也正带着他的女儿金德曼,还有三千新罗士卒,准备出发前往倭夷。
真平王今年四十七岁,个子不高,但面容却还算儒雅,平日里也是一个能藏的住心事,喜怒不形于色的君王。
可就算这,此时看着那停靠在码头的舰船,他还是神色有些紧张。
因为前往倭夷,他实在是不想去呀。
但很多事,不是你想不想就能决定的,就比如说,前往倭夷这事?
这事在谁看来都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可他却必须去。
因为他们新罗已经收到了杨广让人传来的旨意,知道了杨广想让他们新罗的成年男丁,都去倭夷采矿那事。
可也正因为知道了,他们才发愁啊。
谁让杨广的用意太明显?他这分明就是在变相灭国好吧?
可关键就在于,他们新罗不敢和大隋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