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75章 各方权衡【1 / 2】

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

接到驻德意志帝国的奥斯滕-萨肯大使的消息后,谢尔盖·维特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这句话只有一个含义——

“真是个狡猾的小鬼。”

事实上,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派遣黑海舰队比波罗的海舰队更有利。

单就距离而言,从塞瓦斯托波尔出发的黑海舰队比从喀琅施塔得出发、绕过整个欧洲大陆的波罗的海舰队更有可能提前抵达旅顺。

然而,即便如此,历史上的俄罗斯帝国还是派遣了波罗的海舰队,而非黑海舰队。这是因为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奥斯曼帝国封锁了。

当然,奥斯曼帝国早已不复当年俄罗斯长期宿敌的风光。如果俄罗斯帝国强行要求奥斯曼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奥斯曼帝国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问题在于,奥斯曼帝国背后的其他列强。

英国向奥斯曼帝国出售战舰,法国提供了大量贷款,而德国则修建铁路并派遣军事顾问团。

因此奥斯曼帝国更害怕的是,一旦允许俄罗斯舰队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列强的外交压力将随之而来。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帝国宁愿承受俄罗斯的威胁,也不敢轻易松口。

如果俄罗斯无视这些后果,强行施压奥斯曼帝国,能避免爆发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就已经算是幸运了。

再加上奥斯曼帝国毕竟是俄罗斯的宿敌,即使奥斯曼海军远不如俄罗斯海军强大,也不能完全忽视他们的威胁,贸然抽调黑海舰队并非明智之举。

“但如果德国插手,这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维特抚摸着胡须,陷入沉思。

德意志帝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远超其他列强,这要归功于奥斯曼帝国第34任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曾经,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一位伟大的苏丹,他推行基于自由主义的改革,试图实现奥斯曼帝国的复兴。然而,19世纪的时代环境对已经沦为“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帝国而言过于残酷。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从第十二次俄土战争的失败开始,丢失了大量领土。甚至连克里米亚战争后原本与奥斯曼友好的英国和法国,也趁机夺取了塞浦路斯、埃及和突尼斯。

即使在克里特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取得胜利,列强的干预依然导致克里特成为名义上的自治国,实质上却归于希腊。失望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从一位开明的改革君主转变为对反对者大开杀戒的“血腥苏丹”。

在此期间,想在巴尔干地区牵制俄罗斯的德意志帝国接近了奥斯曼帝国。他们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奥斯曼进行军制改革,修建铁路并加深影响力。

因此,当前奥斯曼帝国的军方与官僚中有大量亲德势力。德意志的顾问团和外交官甚至行事傲慢,仿佛他们才是奥斯曼帝国的主人。

实际上,威廉二世真的这样认为。

“不管怎样,关键在于德国确实有能力让奥斯曼帝国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允许黑海舰队通过。”

如果德意志帝国站在俄罗斯一边,奥斯曼帝国尽管犹豫,但最终还是会妥协。

至于法国,作为俄罗斯的盟友,只需请求他们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

“看来,有时德国人在奥斯曼帝国的横行无忌也能派上用场。”

本来维特对德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颇有微词,但这次情况不同。

“当然,德意志帝国绝不是为了俄罗斯的胜利才想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

毕竟进入地中海后,那里还有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在等着黑海舰队。

“如果英国海军封锁黑海舰队,德国可能指望用外交手段解决这场危机。”

尽管德国这一行为显然是为了把麻烦甩给英国,但对于维特来说,这提议颇具吸引力。

波罗的海舰队对俄罗斯帝国意义重大。它自彼得大帝时期创立以来,一直守卫着圣彼得堡的近海。如果这支舰队损失殆尽,俄罗斯海军将遭受难以挽回的打击。

然而,如果接受德国的提议,维特可以阻止沙皇和别佐布拉佐夫集团的冒险行动。同时,假装与英国展开外交博弈,逐步将局势引向停战。

这正是汉斯·冯·乔那狡猾的小脑袋能想出的计划。

“不过,我还是要向奥斯曼帝国提出要求,确保他们在黑海舰队不在期间不能在黑海肆意妄为。”

没有拒绝德国提议的理由。

谢尔盖·维特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

“德意志帝国还挺讲义气的嘛。”

与此同时,以阿瑟·贝尔福为首的英国政府,听到德国大使带来的消息后,长舒了一口气。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除了占领了朝鲜半岛并掌控了制海权外,其他方面几乎毫无建树。英国的政治家们纷纷懊恼地拍额叹息。

如果无法突破俄军的防线,那就该绕道而行啊,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当然,旁观战争的人往往说得轻巧,实际却毫无意义,但英国人对此并不在意。

反正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

不过,英国政府也没有因此而过分忧虑。

因为英国与德意志帝国——确切地说,是通过与汉斯·冯·乔男爵的交易,早已设置了“安全保险”。

救下凯撒的那个少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承诺。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真的成功让俄罗斯迈出了迟缓的步伐。

俄罗斯官员的领头人谢尔盖·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伯爵,对与日本达成和平协议的态度之积极,甚至让英国人感到惊讶。

或许,俄罗斯方面也无力发动攻势,在表面上保全体面的情况下,他们急于结束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