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03章 工业与军事【2 / 2】

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几十秒?!”

某个不知名的人惊讶得喊了出来。

其他人的表情也大同小异。

然而,真正痴迷于大规模生产的福特,早在1914年就已实现了24秒生产一辆t型车的记录,因此,这绝非天方夜谭。

“事实上,流水线的高效性已经通过收音机生产得到了验证。drr公司正是依靠流水线,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生产速度。如果各位有兴趣,我可以提供相关统计数据。”

“我们并非不相信男爵阁下,只是这样的生产速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光靠流水线真的能做到吗?”

“当然,这不仅仅是流水线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产品的标准化、统一化,以及零部件的极简化。”

“唔”

“但无论如何,大规模生产已是时代潮流。美国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对流水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我们德国作为汽车工业的先驱者,无法抢占先机,那么在市场竞争中,美国人很快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当汉斯提到在经济和工业领域已逐步超越欧洲的美国时,众人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德国,正是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正因如此,身为骄傲的德国人,他们绝不愿意落后于那些只不过是后起之秀的“洋基佬”。

当然,眼下在美国真正重视流水线的可能也只有福特,但他并没有说谎,这就足够了。

“考虑到生产效率和人力成本,试点推行流水线生产倒也不是坏主意。”

“确实,未来市场扩大,我们的利润也会随之增长”

汉斯的话显然颇具说服力,不少汽车企业的代表都开始对流水线生产系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包括卡尔·奔驰和迈巴赫。

“原本打算简短说明的,结果还是说得有些长了。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吧,大家可以各自散去。”

汉斯的话音刚落,各家企业的代表们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匆匆离开。

他们恐怕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总部,与高层和技术团队商讨对策了吧。

“呼,总算结束了。”

“我也该走了。我和自然主义者的朋友们有约,男爵,要不要一起来?”

“哈哈哈这份好意我心领了,毛奇总长。”

汉斯对着试图拉自己加入裸体主义聚会的毛奇勉强挤出一抹笑容。

与其去那种地方,他宁可主动去军官学校报到。

“那么,我也该动身了。我和英国大使有约。鲁登道夫中校,务必严加保密。”

“请放心,除了陆军情报部门,还有普鲁士秘密警察参与,绝不会让机密泄露。”

汉斯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心中充满期待——究竟,世界上第一辆坦克会是什么模样?

1906年在遗憾的别离与崭新的相逢交错之中终于落下帷幕,而1907年悄然到来。

然而,欧洲依旧是那个欧洲。

在英国伦敦,女权参政者们踏着泥泞游行;在罗马尼亚,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农民起义爆发,导致一万一千余人丧生;在保加利亚,无政府主义的浪潮再度涌现,总理遭无政府主义者刺杀。

但仅凭这些动荡,还不足以撼动那个被称为“美好时代”(belleépoque)的和平与浪漫。

欧洲人似乎早已将日俄战争时期的摩洛哥危机抛诸脑后,依旧如往常一般讴歌着和平。

当然,欧洲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汉斯的日常也能同样平静。

除了外交部的事务之外,还有许多需要他费心的事情。

首先,拖拉机计划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尽管最终未能促成奔驰与戴姆勒提前二十年合并,但无论如何,他们各自倾尽全力,投身于坦克研发之中。

当然,距离第一批原型机问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包括奔驰和戴姆勒在内的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开始试验性地引入流水线作业。

此举取得了显着成效,仿佛德国汽车制造商们铁了心要在这一契机下吞并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纷纷投身于大规模量产竞赛。

受此影响,近来的报纸纷纷大肆渲染,称汽车价格即将大幅下降,未来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煽动着市民们的期待。

“说到汽车,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以后还得建造高速公路才行。”

据汉斯所知,卡尔·本茨在这个时期便已提出过修建高速公路的设想。

不过,这件事并不紧急,姑且先搁置一旁。

“那么,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吧。啊,对了,汉斯,你去荷兰的准备如何了?”

“当然,作为我们外交部今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必须万无一失。”

听闻此言,任期所剩无几的齐尔斯基外长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

今年6月,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主导下,第二次万国和平会议将在荷兰海牙召开。

这场会议将汇聚全球共计44个国家,而在齐尔斯基外长的推荐下,汉斯将作为代表之一,与其他外交官一同出席。

至于他这个正在积极备战的人,去参加这样一场主张和平的会议究竟有何意义?——姑且不论,但这种场合,本就该露露脸,混个名声,不是吗?

就这样,1907年6月,汉斯怀揣着几分期待,踏上了前往海牙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