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8章 冬天不怕冷【2 / 2】

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炽和朱高煦展示着他们最近学会的技能,朱高炽朗诵诗歌,朱高煦表演武术动作,引得大家阵阵喝彩。朱宝云则拿出她新画的画作给大家看,画面中展现出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独特的观察力。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感到无比欣慰,朱标也加入到孩子们中间,与他们一同玩耍。这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幸福。

洗漱干净后的朱棣和徐妙云,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将新煤炭放入炉灶中,并小心翼翼地用火种点燃。随着一声轻微的“噗嗤”声,煤炭迅速被点燃,火苗在炉灶中欢快地跳跃着,熊熊燃烧。

这簇新的火苗与以往不同,它显得格外旺盛且稳定。火焰呈现出明亮的橙色,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但却没有以往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滚滚浓烟和刺鼻气味。整个房间里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舒适宜人。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燃烧的新煤炭。他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了惊喜和赞赏的神情。朱元璋捋着胡须,满意地点头说道:“这新煤炭烧得如此旺,却又这般干净,实在是不错!棣儿和妙云,你们可算是为咱大明做了件大好事!”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对朱棣和徐妙云的认可和赞扬。

马皇后微笑着附和道:“是啊,看着这火苗,心里都觉得暖烘烘的。朱棣、妙云,你们辛苦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慈爱,对朱棣和徐妙云的付出表示感激。

朱标也笑着说:“四弟、四弟妹,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以后百姓们的生活就能更加便利了。”他对朱棣和徐妙云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钦佩。

朱棣听后赶忙站起身来,一脸恭敬地拱手说道:“儿臣谢过父皇、母后和大哥!你们对儿臣如此信任有加,儿臣感激不尽。能得到你们的肯定,儿臣深感荣幸。儿臣会不遗余力地去完成这项任务,以不负众望。”他言辞恳切,语气坚定,展现出对未来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徐妙云见状,也起身欠身行礼,表示感谢。她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说:“多谢陛下和娘娘夸赞。能为大明略尽绵薄之力,是臣妾与王爷共同的心愿。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这个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透露出内心的坚定信念。

朱棣和徐妙云成功展示了新煤炭的成果,马皇后、朱元璋和朱标决定留在燕王府,进一步了解情况。这个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府邸,引起一阵骚动。燕王府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之色。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马皇后竟然主动提出要亲自下厨,为众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

燕王府的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火气息,灶台上的火焰熊熊燃烧,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马皇后身着一袭朴素的衣裳,腰间系着一条围裙,她的动作熟练而利落,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场景。

朱棣和徐妙云站在厨房门口,看到马皇后忙碌的身影,两人相视一笑,快步走了进去。

“母后,让儿臣来帮您吧!”朱棣挽起袖子,自告奋勇地说道。他走到水池边,拿起一捆青菜,认真地冲洗起来。

徐妙云则走向案板,拿起一块干净的布,仔细地擦拭着案板。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马皇后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笑着说:“你们有心了,不过莫要弄脏了衣服。”

朱棣爽朗地笑道:“母后,这有何妨?能帮您做事儿臣高兴。”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洗好的青菜放在一旁的篮子里。

徐妙云也附和道:“是啊,母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在意这些。”她的语气坚定而温和,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马皇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们都很孝顺,而这份亲情更是她最为珍视的财富。

徐妙云轻声细语地说:“母后,我来帮您把这些调料摆放整齐吧。”说着,她便动作轻柔、有条不紊地将一个个调料罐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在对待珍贵的宝物一般。

另一边,朱棣洗完菜后,也没闲着,又急急忙忙地去搬柴禾,准备烧火做饭。他抱着一捆柴禾,小心翼翼地往炉灶边走去,但一个不小心,手臂蹭到了旁边的架子,一些灰尘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正巧落在了徐妙云的肩头。

徐妙云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嗔怪道:“王爷,您这一折腾,我都成灰人儿啦。”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娇柔与无奈,让人听了心生怜惜。

朱棣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些许歉意和尴尬,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连忙道歉:“对不住啦,夫人,我这笨手笨脚的。”

徐妙云走到朱棣身边,帮他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角,温柔地说:“莫要毛毛躁躁的,不然一会儿把厨房都给拆咯。”她的眼神充满了关怀和爱意,让朱棣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

朱棣看着眼前的佳人,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之情。他笑着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眼中满是宠溺之意,“夫人莫怪,我这不是着急想帮忙嘛。”

随后,朱棣来到灶前,开始生火。他拿起火柴,小心翼翼地点燃了柴草,但由于缺乏经验,灶内的火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浓烟滚滚,迅速弥漫整个厨房,呛得朱棣连连咳嗽,眼睛也被熏得流泪不止。

徐妙云见此情景,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到朱棣身边,递给他一杯水,并关切地说道:“慢些,别着急,您看您这狼狈样儿,像个花猫。”

朱棣接过水杯,大口喝了一口,然后喘着粗气说:“这生火还真不容易,我堂堂王爷,竟被这灶火给难住了。”

徐妙云微笑着安慰道:“没关系,慢慢来。我来帮您扇扇风,让烟散得快些。”说着,她拿起扇子,轻轻挥动,帮助烟雾散去。

朱棣感激地看着徐妙云,笑着说:“还是夫人有办法,我这就指望您救命啦。”

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灶火终于生好了。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厨房。

期间,朱棣不小心弄湿了衣袖,徐妙云赶忙拿来干布为他擦拭,眼神中透着关切。朱棣冲她挤挤眼,笑道:“夫人,我这可不是故意的哦,就是想让您多关心关心我呢!”徐妙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娇嗔道:“王爷就知道贫嘴。”

在朱棣、马皇后和徐妙云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厨房里弥漫着阵阵香气,充满了温馨与忙碌的气息。

不多时,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被陆续端上了餐桌。大家围坐在桌旁,愉快地享受着这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有红烧鱼、红烧肉、糖醋排骨等,还有一些清爽可口的蔬菜沙拉。此外,还有几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和一壶香醇的美酒。

朱元璋首先开口,感慨地说:“今日这顿饭,因着皇后的亲力亲为,显得格外珍贵啊!”众人纷纷附和,表达对马皇后的感激之情。

朱棣紧接着说道:“是啊,能品尝到母后亲手做的饭菜,儿臣深感荣幸。”说着,他转头看向徐妙云,眼中满是深情,而徐妙云则回以他一个温暖的微笑,两人之间的甜蜜互动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徐妙云也笑着说道:“母后辛苦了,这饭菜光是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朱棣夹起一筷子菜放到徐妙云碗中,轻声道:“你多吃些。”徐妙云脸泛红晕,轻轻点头,两人之间的默契让人不禁感叹他们真是一对恩爱夫妻。

在温馨的氛围中,一家人共同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朱元璋和马皇后关切地询问着孩子们的生活情况,朱棣和徐妙云也向父母汇报着自己的近况。大家有说有笑,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与烦恼。

亲情的温暖弥漫在燕王府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家的幸福和安宁。

在朱棣和徐妙云成功展示新煤炭的成果之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展现出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这位心系百姓的皇帝,深知新煤炭技术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立即下令传播制造新煤炭的技术。

朱元璋的目光首先聚焦在了那些寒冷的灾区。他深知,在那些地方,百姓们正忍受着严寒的折磨,急需温暖来度过漫长的冬日。于是,一批批经验丰富的工匠被紧急召集,带着新煤炭的制造技术,奔赴灾区。这些工匠们背负着使命和责任,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技术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在灾区,人们起初对这项新技术半信半疑。毕竟,他们一直依赖传统的取暖方式,对于新事物总是抱有一定的疑虑。然而,当看到那熊熊燃烧的新煤炭,带来了久违的温暖,他们的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那火焰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心中的黑暗,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工匠们并没有因为人们的质疑而退缩,相反,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耐心地教导当地百姓如何开采原料,如何进行加工制造,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掌握这一关键技术。他们用行动证明,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带来温暖,更能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使用新煤炭,他们开始自行制作并分享这份温暖。原本冷清的村庄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新煤炭带来的舒适。笑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仿佛春天已经提前到来。温暖的房屋里,孩子们不再瑟瑟发抖,老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朱元璋的改革步伐并未停歇。

他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新煤炭技术的传播。从灾区到周边地区,再到各个省份,技术的传播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

为了确保技术的准确传播和有效实施,朱元璋还派遣了专门的官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于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取得的经验,迅速推广。

在这场改革中,各级官员齐心协力,百姓们积极参与。大家都明白,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的传播,更是关乎民生福祉、国家发展的大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煤炭技术终于遍布全国。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享受到新煤炭带来的温暖和便利。

朱元璋站在皇宫的高处,俯瞰着他的江山,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一项小小的技术改革,将为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将为国家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日子里,新煤炭的温暖将持续传递,照亮每一个家庭,温暖每一颗心灵。而朱棣徐妙云制造出新煤炭及改进煤炉的贡献,朱元璋的这一决策,也将成为历史长河中闪耀的篇章,被后人传颂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