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德全恭敬地应道:“陛下,遵旨!” 随后,他转身面向负责启动蒸汽机的工匠团队,大声下令:“点火!”
工匠们迅速行动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煤炭填入蒸汽机的炉膛。火焰瞬间升腾而起,映红了工匠们专注的脸庞。随着煤炭的燃烧,热气在蒸汽机内部逐渐积聚,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皇子皇孙们的目光紧紧盯着蒸汽机,眼神中满是紧张与兴奋。朱高炽微微前倾身体,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袖,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全神贯注地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朱高煦则兴奋地握紧拳头,身体随着机器的震动微微颤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动起来!动起来!” 他的脸上洋溢着迫不及待的神情,仿佛在期待一场盛大的表演。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身边的父亲朱高炽:“爹爹,它马上就要动了吗?” 朱高炽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道:“快了,瞻基,仔细看着。”
随着蒸汽压力不断升高,蒸汽机的飞轮开始缓缓转动。起初,它转动得极为缓慢,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音,仿佛在试探着这个世界。但很快,飞轮的转速越来越快,带动着整个蒸汽机发出有节奏的轰鸣。
“动了!动了!”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整个工坊瞬间沸腾起来。皇子皇孙们纷纷围拢上前,脸上洋溢着惊叹与喜悦。
朱棣看着运转的蒸汽机,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自豪:“哈哈哈哈,朕果然没有看错!这改良蒸汽机必将成为我大明腾飞的翅膀!” 他转头看向徐妙云,眼中满是欣慰:“皇后,你我多年心血,终有成果。”
徐妙云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陛下,这只是开端,未来我大明依靠此技术,定能开创盛世。”
此时,赵王朱高燧走上前,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蒸汽机虽威力巨大,但如今我大明尚有一些地方未彻底平定,如此先进的技术,还需严加保密,以防落入他人之手。”
朱棣微微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赵王所言极是。这蒸汽技术乃是我大明的核心机密,关乎国家兴衰。今日在场的皇子皇孙,还有各位大臣、工匠,都要严守秘密。若有胆敢泄露者,朕绝不轻饶!”
众人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守口如瓶!”
太子朱高炽接着说道:“父皇,这蒸汽机既已成功问世,接下来当如何利用这蒸汽技术发展机械产业,还请父皇明示。”
朱棣环顾众人,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意已决。首先,要将这蒸汽技术应用于运输领域。打造蒸汽驱动的车船,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加强我大明各地的联系。其次,在工坊中推广蒸汽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工部要尽快制定详细的规划,与各地官员配合,务必让这蒸汽技术在大明落地生根。”
工部尚书赵德全连忙应道:“陛下,臣领命。臣等定会全力以赴,确保蒸汽技术能顺利应用于各个产业。”
汉王朱高煦迫不及待地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蒸汽技术在军事上也大有用处。可打造蒸汽战车、蒸汽战船,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儿臣愿领军,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棣笑着看了他一眼,说道:“此事朕自会考量。军事应用不可操之过急,需谨慎研究,确保万无一失。但你这份为国效力之心,朕记下了。”
皇孙朱瞻基眨了眨眼睛,奶声奶气地说道:“爷爷,那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坐蒸汽做的车子去很远的地方玩呀?” 众人听到他天真的话语,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棣慈爱地摸了摸朱瞻基的头:“当然可以,等你长大了,这大明的疆土任你驰骋。”
在一片欢声笑语和对未来的憧憬中,第一台改良蒸汽机持续轰鸣运转着,仿佛在诉说着大明即将开启的辉煌篇章。朱棣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深知,大明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
这时,一直默默观察的宁王朱权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陛下,蒸汽技术虽好,但大规模推广应用,恐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技术人才的培养,如今懂得此项技术的工匠毕竟是少数,若要普及,人才缺口极大。”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宁王所言有理。礼部与工部需共同商讨,开设专门的学府或工坊培训班,培养更多精通蒸汽技术的人才。不仅要传授技艺,更要鼓励创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门技术。”
礼部尚书赶忙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会遵照旨意,尽快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
襄王朱瞻墡也站出来发言:“父皇,蒸汽技术推广,各类物资的需求必然大增,尤其是制造蒸汽机所需的钢铁等材料。儿臣担忧,若供应不足,会影响推广进度。”
朱棣点点头,看向户部尚书:“张爱卿,此事你怎么看?”
户部尚书张大人连忙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一方面要加大对矿山的开采力度,合理规划资源分配;另一方面,需鼓励民间参与冶铁等行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提高钢铁等材料的产量。”
朱棣道:“就依你所言。但要注意,开采矿山切不可破坏百姓生计,政策扶持也要公平公正,不可滋生腐败。”
张大人忙不迭称是:“陛下放心,臣等必定严格监管。”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之时,一位老工匠壮着胆子走上前来,向朱棣行了个礼,说道:“陛下,小的在制造这蒸汽机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工具不够趁手,影响了制作效率和零件精度。不知能否研发些新工具?”
朱棣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位工匠:“哦?你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老工匠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比如在切割零件时,现有的刀具容易磨损,要是能有更坚硬耐用的刀具,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还有测量工具,也希望能更加精准。”
朱棣听后,看向工部尚书:“赵爱卿,这工匠的话你可听见了?此事你要上心,组织能工巧匠研究新工具。若真能有所发明,朕必有重赏。”
赵德全领命后,转向老工匠:“老师傅,你经验丰富,往后也多参与新工具研发,有任何想法随时向工部汇报。”
老工匠感激涕零:“谢陛下,谢大人!小的一定竭尽全力!”
随后,徐妙云开口说道:“陛下,蒸汽技术虽着眼于实用,但文化方面也不可忽视。可让人将蒸汽机的原理、制造工艺等整理成书,流传后世,让更多人了解学习。”
朱棣赞同道:“皇后所言甚是。翰林院要安排人手,整理相关书籍资料。这不仅是为了传承技术,也是向天下彰显我大明的科技成就。”
翰林院学士连忙躬身:“陛下,臣等领命,定会认真编撰,确保内容详实准确。”
天色渐晚,朱棣看着依旧运转不息的蒸汽机,大声说道:“今日的讨论,让朕看到了蒸汽技术的无限可能。众卿回去后,各司其职,朕期待看到蒸汽技术在大明大地开花结果,让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片庄重的呼喊声中,皇子皇孙、大臣们随着朱棣缓缓离开了工坊,但这场关于蒸汽技术的伟大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 。
众人走出工坊后,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京城的街道上灯火点点。皇子皇孙们依旧沉浸在刚才观摩蒸汽机的震撼之中,彼此之间小声地交流着。
朱高煦走到朱高炽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略带兴奋地说:“大哥,今日这蒸汽机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你说,要是真按父皇说的用在军事上,咱们大明军队可就如虎添翼了!”
朱高炽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发明。不过,军事应用牵扯诸多方面,还需谨慎行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推广新技术,难免会触动一些旧势力的利益,后续恐怕会有不少波折。”
朱高煦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哼,怕什么!有父皇支持,谁敢反对?谁要是阻挡这新技术,那就是与大明的未来作对!”
这时,朱瞻基跑过来,拉着朱高炽的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爹爹,我长大后也要像那些工匠一样,造出更厉害的东西!”
朱高炽疼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好啊,瞻基有志气。但要造出更厉害的东西,可得好好读书,学习各种知识才行。”
朱瞻基用力地点点头:“我一定会努力的!”
一旁的赵王朱高燧听到他们的对话,微微皱眉,走上前说道:“大哥,瞻基年纪尚小,便立下如此志向,固然是好事。但如今这蒸汽技术刚刚出现,很多东西还不明朗。咱们做皇子皇孙的,行事还是要多考虑几分。”
朱高炽看了他一眼,明白他话里有话,微笑着回应道:“赵王放心,我自会教导瞻基。这蒸汽技术虽是新事物,但它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我们不应畏惧,而是要积极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