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一十一章:议论【1 / 1】

云九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杜久山手里的竹签已经雕刻出一个大概的雏形,身躯有点像狐狸,但却长有九条尾巴。

姜遇立马就猜出他雕刻的是九尾狐,却还是假装不知道的问:“二牛,山海经还有九条尾巴的狐狸吗?”

“对。”杜久山看着竹签上的九尾狐狸的雏形,将山海经里描述它样子的话说出来。“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姜遇装出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她的人设只是一个没念过书的乡野女子,这么拗口难懂的东西肯定是不能一下听懂的。“真神奇,你说的那个什么山海经感觉好有意思,记载的全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猛兽。不过,像这种九条尾巴的狐狸应该不是真的吗?”

杜久山已经将九尾狐勾魂摄魄的眼睛刻出来,眼尾眉梢自带一股撩人的妩媚,简直就像是真的有生命一样。“山海经里都是神话传说,神兽皆为虚构,世间也没有九尾狐。”

“哦。”姜遇佯装有些惋惜的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激动的拍了一下大腿。“哎呀,只顾着和你说话,都忘记时间了,我该去准备做串串的食材了。”说着,她就急匆匆的跑进厨房,开始准备做串串的食材。

这次因为杜怀安还没从惊吓的阴影中走出来,状态不佳,没有过来帮忙,再加这回要做的量比之前试水的要多几倍,姜遇整整忙活了一下午才把要用的食材都准备好。

而姜遇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又要开始准备晚饭。好在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虽然有点累,但并没有抱怨,甚至心情还保持着愉悦。

直到上桌吃饭,姜遇才终于有一种解脱放松的感觉。

三个人其乐融融的吃着饭,杜怀安终于不再那么沉默,时不时的会说两句话,总算是让姜遇放心多了。

杜久山脸上看不出来什么反应,只是心头还是非常欣慰。自从姜遇和他讲了杜怀安受惊的原因,他都没有去安慰开解过小家伙。

在杜久山看来,杜怀安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慢慢的学会成长,不能总是那么胆小怯弱,他以后要面临大风大浪还有很多。

吃过晚饭,姜遇去刷碗,杜怀安就陪着杜久山坐在院子里乘凉。

姜遇洗完碗出来,就看到自己院子里多了一个人,正在和杜久山说话,听着声音有些耳熟,但眼下天色太暗,加上对方也挺黑的,她竟然看不清他的脸。

等她走近一看,原来是白天才见过的铁匠,难怪会觉得声音耳熟。

看到慢慢走来的姜遇,铁匠立马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杜家娘子,你要的鸳鸯锅我已经做好了,就给你送过来。你看看,可符合你的要求,还有什么地方要改动的吗?”

竟然这么快?

不是说最快要明天早上,结果今晚就给送过来了!

姜遇惊讶的打量着手里的鸳鸯锅,简直和图纸上的分毫不差,是她想要的那种效果,这个铁匠果然厉害啊。

“做得非常好,没有什么要改动的地方。”

“没有就好。”

铁匠笑着摸着后脑勺,黝黑的脸完全隐在黑暗中,唯有白净的牙齿在黑夜里非常的显眼。

姜遇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笑话,说一个很黑的人大晚上出门,结果迷路了,就去找人问路。那些人看不到他的人,只看到一口白牙,就误以为是牙齿成精了,吓得连滚带爬的逃走了。

她以前只觉得这个笑话太夸张,世上哪有那么黑的人,如今又成功被打脸了。这铁匠大晚上出门,可不就只能看到一口大白牙,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被吓到过。

“有劳你亲自送过来,真是太感谢你了。”姜遇爱不释手的抚摸着鸳鸯锅,以后再有什么要做东西,都可以让这个铁匠试试,他肯定不会让她失望的。

“别说什么谢谢,反正咱们两家隔得不远,我也没事,就给送来了。”铁匠又憨憨的笑了起来,纯朴的样子很让人心生亲切之感,姜遇突然明白为何他与整个村的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一是他这门打铁的手艺,二就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又闲聊了几句,铁匠就离开了,杜久山欲起身相送,却被铁匠以他有腿伤行动不便阻止了,便由姜遇代为相送出门。

回来之后,姜遇先打水帮杜久山洗漱换绷带,杜久山虽然仍旧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是很高兴的,也知道拗不过她,便由着她去了。

只是等洗漱完后,他脸上滚烫,心扑通扑通的乱跳,根本不敢看姜遇。

而姜遇也没留意到他的异样,将脏水端出去倒掉,再去厨房烧水煮那些削好的竹签。

半个时辰之后,姜遇熄了灶内的火,将煮好的竹签捞出来,放到干净的竹篮里晾干。

看着竹签上那些活灵活现的动物,姜遇这才发现杜久山此刻雕刻的寻常动物极少,几乎都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姜遇抽出一支竹签,上面雕刻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三尾凤凰,无论是眼神还是动作,都十分的逼真。

这么精致的竹签,怎么也得卖贵一点,至少也要三十文,才能对得起杜久山付出的心血。

次日一早,还没出门干活的村民们,看到赵老伯拉着空牛车往杜久山家去。

这一段时间里,姜遇时不时会弄出点新鲜玩意,所以大伙现在都觉得肯定是姜遇又在搞什么新鲜名堂,三五成群的跟着过去看热闹。

不得不说,他们的直觉还是挺准的。

等赵老伯赶着牛车到杜久山家时,姜遇已经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全部摆在院子里,几乎占据了大半个院子。

要不是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她也不会让赵老伯亲自赶着牛车过来接。

杜久山现在脚伤未愈,姜遇就请赵老伯帮着搬东西,那些村民就在聚在外面围观。

看着姜遇和赵老伯前前后后搬上车的那些东西,村民们开始互相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