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家三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清楚。”伙计摇摇头,“肯定不是一道来的,压根没有住在客栈,那女子背对着人,看不清楚容貌,大概是察觉到被人瞧见了,一晃眼就离开了,后来再没有看见过。”
女子?
魏逢春与简月对视一眼,事情过去了这些日子,怕是不好找其他证据了吧?
这女子,到底是谁?
“可还有别的什么线索?”魏逢春追问。
伙计想了想,“车辙印算不算?”
“你是说,车辙印的深浅?”魏逢春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伙计点头,“他们来的时候,肯定是空车的,但是出城绝对是载重,回来又空了。车辙印的深浅痕迹,很明显就是如此。”
开客栈的,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观察力很重要,毕竟也不想给自己惹祸。
李大牛好似想明白了什么,“洛公子,你说他们这样反复,是不是就是……偷运赈灾粮出去?这女子说不定就是来交接的。”
用发霉的陈米来替换,新鲜的赈灾粮,肯定需要来回跑,所以这种情况下,李大牛的猜测很有道理。
可惜,他们此前全没察觉。
谁能想到,有人会如此胆大包天,敢打赈灾粮的主意?
如今细想着,好像都是破绽。只不过这些破绽仅存留在他们的心里,朝廷若不管不问,蝼蚁如何能掀起风浪?
民不与官斗,斗也斗不过。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众人连连点头。
一妇人开口,“我是城外茶棚里的,入冬之后便没人去茶棚了,但我偶尔会在哪里待一会,给路过的人烧点热水,赚两个铜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天我还真的瞧见了一些米粒。”
彼时没在意,商队往来,买卖什么的都有,米粒可能是他们的口粮。
“我当时就捡了一些,奈何雪地里不好捡。”妇人叹口气,“我是怎么都没想到,这件事会与赈灾粮牵扯在一起。可我没证据,这条路他们只走了一次,后来再也没遇见过。”
李大牛追问,“是这支商队吗?”
“我没看清。”妇人为难。
正因为如此,所以她没证据,难道商队落了米粒,便都成怀疑对象了?口说无凭,又只有她一人瞧见,若是真有什么猫腻,回头打她一个诬告之罪,她一个妇道人家,哪儿受得了这些?
但她也跟村里人说起过这些事,传出去之后,李大牛便把她也找来了。
“那条路是通往何处?”魏逢春问。
妇人想了想,“那条道是岔道,到底去哪我还真的不知道,当时那样的冰天雪地,谁还会留意商队的去向?落地的米,我都没来得及捡干净呢!”
岔道?
“我知道那条岔道。”边上的老头开了口,“一条是进山,就是应山,一条是去边关的,还有一条则四通八达。”
应山?
边关?
不知路。
魏逢春吐出一口气,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她说的那情况,恰好我也瞧见了,不过我没她这运气,没瞧见洒落的米粒,也没捡着好。”老头继续说,“我就远远的看着,两拨人正在交接货物。当时这冰天雪地的,我就纳闷了,不赶紧回家铲雪,跑这地方交易?如今祥安府人人都愁眉苦脸的,怎么还能搞这么大的阵仗?做什么生意呢?”
魏逢春眼前一亮,“可知道在哪个位置?”
“就那岔道!”老头回答,“村子里都被大雪压了,那天刚好不下雪,大家都急着铲雪,我闺女嫁到了邻村,好多天没个消息,跟老婆子说了一声就赶紧过去,万一需要帮忙,也好搭把手,就正好瞧见岔道上那帮人了。”
说着,老头搓了搓手。
听的这话,魏逢春与简月对视一眼。
今日在这里送消息的人,魏逢春都给了一定的报酬,还请了老头领着他们出城,前往那个岔道口,只不过如今的岔道口早已被大雪覆盖,众人都在风中瑟瑟发抖,哈出来的白雾快速消散在空气中。
没有下雪天气,依旧能冻死人,魏逢春穿着厚厚的棉袄,也是冻得四肢僵硬,再看身边的众人,一个个都蜷缩成一团。
破败的棉衣里塞的不是棉絮,偶有棉絮也不知道是攒了多少年的,一代代传下来的,是以无法真正御寒,冻死也只是睡一觉的时间。
“就是在这里。”老头指了指,唇都冻得乌青,“一拨是从城内方向而来,另一拨不知道哪儿来的,反正我来的时候就已经等在此处,隔着大老远的,咱也不敢多管闲事。”
他们人多,他一个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哪儿敢操心?
何况外面快冻死人了,他急着赶路呢……
魏逢春缓步上前,若有所思的环顾四周,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远处的应山上。
“洛公子,若没什么事,那我们就先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冻得直哆嗦。
魏逢春颔首,“多谢。”
众人都散了,唯剩下李大牛和简月,以及身后四个护卫还跟着魏逢春。
最难熬的冬天,一点风寒就能要了穷人命,但若是能有口饭吃,有炭火,就不至于死伤那么重,可偏偏有人釜底抽薪,连一点活路都不给……
“洛公子,你该不会是怀疑……”李大牛瞧着她视线所及之处。
应山?
“李大哥,跟我说说山上的那些人吧!”魏逢春道,“他们能躲一辈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