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89章 得多试【1 / 1】

佟富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认真地望着他,目光柔和而坚定,他的答案似乎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

陆晨阳眼神闪了闪,避开了他的目光。

他笑着说道:“我哪有什么想要的?我想要的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罢了。”

燕行目光落在他的脸上,如何听不出来他在敷衍他?他如此聪慧,怎会不知他的意思?却用这样的答案来搪塞。

但陆晨阳觉得自己没有,他是真心这样想的。

燕行顿时就想明白了,陆晨阳的那断袖之言,是真的只是一个借口,不愿联姻的借口,他并非真的喜欢男子。

他不喜欢男子,可是他要怎么办?他已经深陷在他的漩涡之中,已经不能抽身了。而他却清醒地站在岸边,一脸懵懂地问他,为何会掉进去?

这让他如何能甘心呢?燕行心中冷笑了一声。

不就是喜欢男子么?陆晨阳现在不喜欢,不代表以后不喜欢。难道他以前就喜欢男子吗?不还是因为他才发生改变的?

燕行有自信,可以让陆晨阳也改变态度。

男子女子又如何?只有心心相印,才是最合适的,性别不过都是枷锁。

燕行也不逼迫他,顺着他的话道:“现在不是谈论公事,陆大人倒也不必如此忧国忧民。”他想了想,又道:“不过人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以为喜欢的,未必就真的是喜欢。还是要多去尝试,才知道什么是好的。”

燕行微微抬起头,他的相貌出色,剑眉星目,身形挺拔。不过没人敢跟他提婚事,一来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二来也是有陆晨阳在前面挡着,所以找上他的人并不多。

但陆晨阳看着如此出类拔萃的将军,眼神里神采奕奕。

“燕世子,所言甚是啊!”陆晨阳语气兴奋,“走,我们回家。”

燕行愣了一瞬,不知他为何突然高兴。不过,想来是将他的话听进去了,他心中满意了些许。

回家,他们回家。

又快过年了,陆晨阳开始安排过年的事宜了。

书房里,陆晨阳、高铭、陈松原三人在开会。这次没有燕行,是陆晨阳特意叮嘱的。

高铭说道:“大人,丁大人那边已经送信过来,他们已经收拢流民一万七千多人,听说每日都有人过来投靠。丁大人已经如大人所言,将人留下来,不过还有一些人却不愿意。”

陆晨阳听的正满意,他正想着,这些人能安顿下来,就有了活路。等明年开春,给他们分了土地房子,他们就能安定下来了。

结果就听到高铭说有意外,他立刻看了过去:“为何?”

高铭忍不住笑意道:“因为有很多流民说是要来蜀地和岭南投奔大人,尤其是岭南,很多流民说了,就算要定居也要来咱们岭南来。”他冲着陆晨阳拱手:“这都是因大人之名啊。”

陆晨阳现在的名声太好了,所有人都想成为他治下的百姓。岭南岩泉县,作为陆晨阳一手打造的地方,是很多流民心中的世外桃源。

陆晨阳怔了一下,嘴角忍不住的上扬,“这……这……这多不好呀,让他们不必如此。”

但心里还是得意的。

高铭大大地夸赞了自家大人一番,“这都是大人的影响力,是大人爱民如子,连万里之外的百姓都听过了!”

陈松原看了他一眼,这个马屁精!

陆晨阳摆摆手,连忙谦逊。

陈松原轻咳了一声,他觉得这么下去,高铭有纵容他家主公成为昏君的嫌疑。

陈松原连忙说道:“大人,还有一事。在安州、渠州和宁州收留流民的数量中,宁州是最少的。季平写信回来说,是崔氏那边不太配合。您看要不要写封信敲打一下崔氏?”

崔俊亲自来找陆晨阳提亲的事不了了之,后来出了断袖的传言,崔俊就离开了渠州,陆晨阳还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崔俊带回去。

在陈松原看来,陆晨阳已经给足了崔氏的面子。

崔氏看好陆晨阳愿意来下注,但也不代表他家大人就一定要接了他的好意。陆晨阳不愿娶崔氏女,崔氏就对大人不满了?

简直是可笑,崔氏哪来这么大的脸面!这次要不是大人出手相助,宁州只怕又是一场覆灭,崔氏好不容易恢复的生机又要毁于一旦。

崔氏哪来的底气跟陆晨阳闹?

这次陆晨阳要赈灾、要安置流民,陆晨阳也写信给崔永请他帮忙了。

同样的事,沈时谦、赵廷远、还有他陈家,就连戴季同都表示愿意出一批粮食了。堂堂的崔氏,结果出的粮食远远比不上沈家、赵家就算了,就连戴季同都比不过。

陈松原忍不住说道:“当初捐粮的时候,这崔氏就很是敷衍,大人还说什么,不管捐多少都是个心意。现在大人明白了,这崔氏根本就是没这个心!”

当初陈松原就表达过不满,但陆晨阳觉得,人家有钱也不能逼迫人家捐赠,哪有这样的道理?宁州那边安置流民还需要崔氏配合,只要崔氏在这事上不糊弄,捐多捐少的,陆晨阳可以不在乎。

但是现在崔氏却是在消极对待,这陆晨阳就不能忍了。

陆晨阳说道:“让季平去提醒提醒崔永,宁州是暂时安定了,崔家就忘了当初义林军被大军压境时的绝望了。这些流民如果被义林军吸收,义林军壮大,宁州就是义林军第一个目标,他崔家还想要置身事外?简直是愚蠢!”

陈松原点头应下,“看来是上次大人拒婚的事,让崔氏不满了。崔家向来以士族身份为傲,崔氏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很有诚意了,大人却依旧不愿,所以崔氏不满了。我又听说,南阳王好像又跟崔家联系上了。”他说着,心头一惊:“这南阳王不会去宁州吧?”

南阳王逃走之后去了淮安,那边正在战乱,他占领了一个县城。现在朝廷也没功夫搭理他,听说乾元帝还下旨让四皇子和袁奎山出兵去讨伐。但雁回军现在应对鞑靼都够艰难了,根本没精力去应对南阳王。

所以现在南阳王的很尴尬,回不去的家乡,融不进去的他乡。他现在待的只是一个小县城,根本没有办法支撑他的大军,他还是要占领更大的州府,才能保证他的粮草提供。

宁州是很好的选择,现在的宁州只有陆晨阳的五万大军,至于宁州守军,南阳王根本没看在眼里。所以南阳王又联系了崔氏,希望崔氏能帮他占下宁州,以做据点。

高铭皱起眉头:“倒是有这个可能,得让季将军早点防备才是。”

陆晨阳摇头:“不会,崔永如果让南阳王占领宁州,那么他跟南阳王的关系就暴露了。崔氏不会这么做。”

陈松原和高铭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都点了点头。

高铭说道:“还是大人看得透彻。不过崔氏既有了异心,咱们还是要多做准备才是。不然再调一批兵马过去吧。”

陆晨阳点头:“现在的兵马确实要重新部署一下。”

陆晨阳拿出了舆图,说道:“我打算在蜀地留五万兵马,岭南府城留五万,岩泉县留两万人。岭南的兵马由李大军调遣,蜀地的兵马交给祖兴为。渠州留十万,再出十万兵马去宁州。”

李大军原本是岩泉县的捕头,他为人机敏,对岩泉县的情况很熟悉,跟各方的关系都很好,所以陆晨阳将岩泉县的驻军交给了他。至于祖兴为,上次大战中,他表现的很好,立下大功,陆晨阳也记得他的功劳。但他在岩泉县当了多年的山匪,这次将他调离,去了蜀地,也算是给他重新开始的机会。

现在蜀地和岭南都没有战事,陆晨阳各留五万很合理,这两个地方是陆晨阳完全能掌控的地方。留下兵马也只是以防万一,至于岩泉县陆晨阳还要单独留出两万人,高铭觉得没有必要。

高铭说道:“如今岩泉县百姓安居乐业,更没有战事了,大人何必要留下这么多人呢?”

陆晨阳道:“别忘了,岩泉县还有个东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