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2章 搬家【2 / 2】

梦里解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心里一咯噔:果然是年轻人一时心血来潮,人家家里人莫不是要反悔退钱?

她谨慎的迎上去,试探着说:“书生郎和小哥儿来了,这位妹子是?”

常金花平日里轻易不笑,对着外人也是如此,她略一欠身,“我夫家姓宋,昨日我儿子和家里小哥儿在您这儿租了房,付了定钱。小孩子家家带太多钱不安全,我今日便过来缴了剩下的租金。”

中年妇人松了口气,笑意更真诚了几分,“是宋家妹子啊,我夫家姓吕,今年四十五,应是比你年长几岁吧?也别您您的了,叫我声吕嫂子就成。”

“吕嫂子,那就麻烦你再带我看一遍屋子。”常金花姿态谦卑,语调和缓。

“这还不简单,妹子只管看。”吕氏在前面带路,又重新带常金花看了遍房子。

常金花当着吕氏的面问了孟晚:“那咱就定下了?”

见孟晚点头,常金花二话没说便拿了钱袋子出来数钱。

吕氏诧异的看着这一幕,这种事怎地还真让个未过门的小哥儿当家作主了?

吕氏家里常年外租,现成的契书家里是有的,宋亭舟过了遍契书,双方交钱按印,这张纸就算生效了。

孟晚心中安定,同常金花说:“黄掌柜帮我们找房子,如今定下了,也该同人家说一声。”

常金花:“应该的,那你同大郎过去,我在这儿在收拾收拾。”

看他们家的相处方式,吕氏一肚子话憋在心里,等孟晚和宋亭舟走了后忍不住说:“你们家是小哥儿当家?”

“我家小哥儿是我亲戚家的孩子,家里遭了难就一直住在我家。他本事着呢,会做豆腐又会识字,自己手里也有银子,不靠我们过活的。这回想开店做买卖也是家里供大郎读书吃力,想多赚些银两,是和我商量过的,谈不上当不当家。”常金花的话里尽是对孟晚的维护,她这个寡妇当了多少年便谨慎了多少年,最怕的就是犯口舌,她重视名声,因此唯恐旁人说了孟晚闲话。

吕氏恍然大悟,莫不是童养媳?怪不得还未成亲就黏糊着,原是从小养大的夫郎。

会做豆腐?那确实能耐,往后买豆腐倒是方便了。

孟晚和宋亭舟去书肆对黄老板道了谢。

黄老板客气的说:“举手之劳罢了,不值一提,若是往后有事要小哥儿帮忙,小哥儿莫要推辞就好。”

孟晚只当人家跟他客气,他除了点简笔画还有那方面能帮到人家掌柜头上的。

做早食别的好说,油条也简单,豆腐也是做熟练了的,只剩油锅,按孟晚的想法,普通圆锅炸油饼还好,油条有些不便,既然东厢房本来就没锅,不如重新打口长方形的?

宋亭舟听了他的想法后将他带去镇上的铁匠铺子,铁匠师傅说好说,管他长的圆的,到他这都能打得出来。

长方形的铁锅比圆的难打,贵上一些,最后谈了七百五十文一口,孟晚多付了十文钱,七百六十文,让他加急做出来。

回了租房又是简单的收拾了一番,扫扫土掸掸水,三人回了三泉村草草吃了顿饭又是一顿收拾。

“被褥、盆子、木桶、碗筷、粮食,还有啥?对了席子也得带着。”常金花忙的团团转。

孟晚道:“姨,咱家的席子长,带过去也铺不上,我看镇上有卖的,咱买张现成的吧?”宋家的大通炕能睡四五个人,镇上东厢房的炕顶多两米三,家里的炕席拿过去也用不上啊?

“镇上卖多贵,你二叔嬷就会编,我让他编了两张来,银钱怎么也是花出去,不如给自家人。”常金花风风火火的说着就装了十来个铜板走了。

第二日是宋亭舟自己去的镇上,铺子带的那间小屋得赶紧搭上炕,晒晾几日好住人,不然宋亭舟都没有住处了。

若是在村里搭炕,叫上几个同族的年轻汉子,找处黄土地和了泥几下就垒好了,镇上略麻烦些,孟晚想着那间小地方也小,不如直接在镇上买几块砖,多给他们卖砖的几文钱让他们帮忙将炕搭上。

问过宋亭舟,他也说可行,于是今天宋亭舟就去办了,留下孟晚在家帮常金花收拾行李。

十四那天家里都收拾好,二叔嬷给编的两张凉席卷好,他家那那两口一大一小的锅也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一件件搬上村长家的牛板车。

“婶子,你们家可真厉害,这就去镇上做买卖了?”大柱赶着车语气羡慕。

东西太多怕累着牛,因此宋亭舟孟晚和常金花都是在跟着车走。

“大郎又要去府城了,也是想着到镇上能多给他挣点路费,也是租人家的院子,三户人家住一个大门里,哪儿有家里自在。”常金花不愿意太高调,但一家三口都搬到镇上太扎眼,这事估计也瞒不住。

柱子听了这话舒心了点,“也是,你家挣得多,花销也大着。”他倒是没多少坏心,但人就是这样,同样在村里穷着,常金花开始做豆腐是有不少人酸她,但也就每天多挣些钱罢了,还是普通老百姓。

再一听人家要搬到镇上,那可就和他们不是一样的泥腿子了,镇上的石板路多干净啊,到镇上住,也能说上一句是镇上的人了。

他们呢?叫啥?叫乡下人。自此两边就不一样了,那滋味能好受?

如今听常金花说还要与旁人挤着住,那就不是去享福的,大柱又同情起来,做买卖的小贩点头哈腰和奴才似的,让人看不起。

乡下平时确实活计多又碎,但也不必去抛头露面的以笑迎人啊,冬日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只要粮食够吃,柴火够烧,那不知道多舒坦。

东西送到,大柱跟着搬东西的时候瞅了瞅,院里还真住了旁人,常金花家只占小小的一间厢房。

他心里暗乐,想着回去定要跟村里人好好唠唠。

常金花铺席子收拾被褥,宋亭舟将家里的大铁锅按进厨房的灶台上。

“表哥,外面的灶你让人帮我搭好了吗?”孟晚从屋里出来问宋亭舟。

宋亭舟带他往外走,“搭到这边拐角了,你看行吗?”

东厢房与铺面的后门之间有块空地,被搭了个四四方方的土灶,中间被垒成了长方形,是放那口方锅用的,往后就在这炸油条用。

因为是搭在户外,阴干的很快,现在已经能用了。但铺子后面给宋亭舟搭的炕却还得阴干几天才能住人,他十六回私塾读书,这几日只能从三泉村和镇上来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