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68章 形式紧迫【1 / 1】

灯芯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莱当初拜陈彦为师虽然只是一句笑谈,但是话说回来,陈彦这个师傅做的的确十分够格。

自从两人起誓以来,吴莱跟随在陈彦的身边,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当初的一个无名小卒,一个受尽村民白眼的光棍赌徒一跃成为了现在带兵打仗的吴大将军。

吴莱的这些改变自然都被陈彦看在眼里。

至于陈彦也并未亏待了这位一直追随在自己身边的首徒。

当初齐威被杀,沛县被夺,陈彦就将吴莱提拔成为了主管军队的将军,并为其撮合了一桩婚事。

待到夺下丰邑以后,他更是力排众议,直接将吴莱册封为了丰邑县令,让其完成了阶级上的跨越。

正因如此,所以吴莱才会对陈彦感恩戴德。

即便如今抓到了赵柏奎这样的大鱼,他也丝毫不曾想过要在恩师面前邀功。

因为他知道自己如今所得到的一切与自己的能力已经不相匹配,如果他妄想从恩师那里得到更多的话,别人肯定会对此有所妄议。

吴莱比别人强出的一点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分量,从来不会奢求多得到些什么。

可越是如此,陈彦就越不会亏待了他。

这便是陈彦的性格所在!

赵武对于吴莱的这番操作心中也是十分感激,至于应该如何处置赵柏奎,他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对方巧使手段,诱使他大哥背叛民团,最终为了不连累自己,竟然选择自杀以谢王雄。

这样的血海深仇如果他还不报的话,他如何对得起大哥这些年来对于自己的提携之恩?如何对得起大哥临死前还惦念着自己的这番情意?

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再抓到赵柏奎之后要将对方的皮剥掉,然后将其挂在旗杆之上,要让城中百姓知道得罪民团的下场,同时也要让大哥的在天之灵看到赵柏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的代价。

他也知道王雄绝对不会赞同他的这番做法,但是为了抚慰大哥的在天之灵,即便是要为此承担民团的责难,他也还是要这么做。

至于这样会不会给百姓们造成恐慌,这他压根就不在意。

赵文为何会叛变?还不是因为那些百姓们的背叛。

他们守在这里缺衣少食,为的不过是拦阻驻城军队,让他们不能离开这里,不能对百姓们造成威胁。

可是这些百姓却在最后关头背叛了他们,致使他们也沦落到了缺衣少食,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果这些百姓还能像之前那样对他们保持支持的话,他大哥又如何会为了几个包子背叛民团?

虽说这一切也与二娃等人的古惑有关,可大哥既然在临终之前要求自己放过二娃等人,那他自然是要遵从大哥的遗愿,不再追究此事。

其实他刚刚在挟持黄秋的时候也一直在观察城墙下方,观察二娃等人是否借着这个机会逃离了城中。

如果他们最终没能逃掉,而是落到了吴莱的手里,那也是他们命中该着,与自己并无关系。

如果他们真借着这个机会跑出了胡陵,那也是自己大哥在天保佑,自己没必要再与他们继续为难。

反之,如果他们没有逃出这座城池的话,那他们总有一日是要被民团搜出来的。

等到那个时候等待他们的下场绝对是要彼此更加凄惨,他非常了解民团的作风,毕竟他已经加入民团这么多年。

这当中有许多规矩全都是他们一同定下来的,其中就包括背叛民团者死!

这场围剿工作如今已经到达了尾声。

城中剩余的另一股残存势力如今人数不过寥寥几十人。

而且相较于这支驻军军团的战斗力,景驹残部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压根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之前要不是担心对方可能会趁虚而入的话,王雄其实早就可以派兵歼灭景驹残部了。

如今驻军军团已经被剿灭。

接下来等待景驹残部的自然就只有覆灭这一个下场!

吴莱将自己的一名新副将领留在了这里,并将一百名士兵交给他来调遣。

这些士兵留在这里既可以协助民团进行接下来的收尾和扫荡工作,同时也可以监督民团,撕毁协议,要保证胡陵一直在他们的掌控之下,绝对不能出现易主的情况!

吴莱本意是想将韩信留在这里,可是韩信却说什么都要随他一同前往丰邑,还说胡陵接下来可能会爆发瘟疫,需要提前做出预警。

但他却不知道如今的沛县早已经被一场来势汹汹的瘟疫所席卷,而此时的丰邑虽然尚且安宁,但所有驻城将士和百姓却也都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生产活动当中。

罗大易及其麾下的守备军团,按照樊兆海的要求开始大肆搜集贝壳。

城中开出了许多矿窑,只为了能够赶紧烧制贝壳,在短时间内凑出大量的贝壳灰。

今天是吴莱起兵前往胡陵的第四天。

樊兆海最近几天一直搬着手指过日子,只为算计师兄何时才能回来,自己何时才能够将这些贝壳灰运往沛县。

他知道如今沛县的情况肯定不容乐观,可是丰邑却也需要有人替代恩师镇守。

如果自己擅自离开此处,那就会导致丰邑陷入无人镇守的境地,等到那个时候,情况对他们反而不利。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翘首企盼师兄归来,委托师兄将这些贝壳灰运往沛县替恩师解围。

陈彦之前虽然叮嘱樊兆海在贝壳灰烧制完毕之后一定要将其撒在水井当中。

可是为了能够大力支援沛县,樊兆海却违背了陈彦的训诫,而是选择将这些贝壳灰全都堆砌在了城外,只等着师兄能够回来带走。

第四天的清晨,天气明显有些阴郁。

樊兆海坐守县衙,帮助师兄守护着这一方领土,同时急切的等待着师兄吴莱回来的消息。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突然急匆匆跑进门来。

樊兆海见对方一副惊慌模样,还以为是自己的师兄回来了,心中不由得为之大喜。

可等对方开口之后,他的心却忽然凉了半截。

“樊大人,外面天色阴郁,可能随时都会下雨,咱们要不要先将城外的贝壳灰搬回来,以免被雨淋湿?白白糟践了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