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走八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阅卷点,马文海老师再次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您好,我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李主任。关于那篇核聚变作文,有了新的批示”
马老师紧张地握紧了电话:“李主任,我们已经把原件送到了中科院”
“我知道,这正是我打电话的原因。”电话那头的声音严肃而郑重,“上面决定,这篇作文将由特别专家组评阅,不计入常规评分程序。”
马老师愣住了:“这。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就是这篇作文太特殊了,超出了我们语文阅卷组的专业范畴。中科院那边连夜成立了专门的评审小组,将从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角度给出专业评分。”
“那分数怎么算?”马老师下意识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马老师,我只能告诉你,最高层已经关注到这件事。至于分数。你觉得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在乎那区区的60分吗?”
马老师放下电话,久久不能平静。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可能亲手发现了一个足以改变国家科技走向的天才。
“我参与过钱学森回国的接待工作”
会议结束后,孙所长站在研究所的楼顶,望着初升的太阳,对身边的林院士感慨道。
“那时我还是个年轻助手,亲眼看着老一辈科学家如何艰难地建立中国的科研体系。”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我从来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再遇到一个这样的天才!林老,你还记得看到那篇作文时的感觉吗?”
林院士点点头:“像是回到了读爱因斯坦早期论文的感觉——那种直觉式的跨越,那种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正是如此!”孙所长激动地说,“如果叶灼真如我们所想,他很可能是新一代的科学天才!而且,我们有幸能在他最初绽放才华的时刻遇见他!”
林院士微笑着拍拍老友的肩膀:“别太兴奋了,老孙。天才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我们的责任,恐怕才刚刚开始”
两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站在晨光中,仿佛看到了中国科学未来的希望。
尽管中科院试图保密,但这则消息还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学术圈内传开了。
《科学》杂志中国区编辑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随后立即电话联系了美国总部。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负责人在听说这件事后,临时调整了访华行程的路线。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紧急发出了一封“特邀讲座”的邀请函。
而国内顶尖高校的校长们更是坐不住了——北大、清华、中科大等校长纷纷亲自打电话询问情况。
微博上,一个名为《中国或诞生新爱因斯坦?高考生一篇作文引发科学界震动》的帖子获得了数十万的转发。尽管帖子很快被删除,但相关讨论已经如野火般蔓延开来。
“听说有个高考生解决了核聚变难题?这是真的吗?”
“据可靠消息,中科院为一个高中生开了特别会议!”
“重磅!多国科研机构争相邀请中国高中生!”
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在网络上激烈碰撞,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
深夜,叶灼正准备关灯睡觉,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
【重大事件评估:学术影响力突破临界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