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06章 苦肉计【1 / 1】

绿杨烟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自己主动送上门的,李大路哪里肯让他们这么走掉。

妇人见走不脱,面前的人又执意要去见官,便转了转眼珠子,伸手就要去打孩子的脸。

孩子害怕的缩了缩脖子,脚却一动不动的并不敢躲,看来平时没少被妇人薄待。

李大路也不再是初出茅庐,女人打的什么主意,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眼看巴掌就要落下,李大路眼疾手快的把手上木棍挡在孩子的面门,“苦肉计对我没有用,你要敢打孩子,我就把周村长喊来,让村里人看看你这个心狠的后娘!”

女人被这么威胁,又羞又恼,眼里写满愤怒和惊讶。

李大路见妇人的反应,忍不住自得,这事还真被自己猜对。那些扒拉石块的孩子,年纪十岁往上,算是半大个人。

而这孩子个子不高,也就5岁的模样,还不算懂事,谁家缺这口吃的,放心让这么大点的孩子冒险?

要是后娘就一切解释的通了。

不过李大路他一个男子,不好一直守着这里,他已经派人去叫郎中,把这事通知村长,同时又派人去县衙,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唤来在厨房忙碌的赵婶子,负责盯人。

周兴在磨坊忙活,离这里不远,来的很快,他已经从传话人嘴里知道了事情的由来,见到妇人立即喝道:“秦氏,大力在县城做木工的工钱养你们足够,哪里还需要占这点便宜。”

秦氏被数落的面红耳赤。

大力是个老实人,干活也肯出力,木工手艺不错,赚的钱也都交给秦氏,就害怕她亏待孩子。

再看孩子头上的血窟窿,周兴摇了摇头。

“周村长,村里偷石行为屡禁不止,今天的事也在给咱们提醒,既然村人无法约束好自己,就只能让官府介入。”

李大路怕这事报官会惹周村长不喜,就主动跟周兴解释,今后他还得在这里管理作坊,还得仰仗人家从旁协助。

周兴点头,村里人开始规劝说教还有用,后来有人出钱收购这些石块,村里人便一发不可收拾。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他再一味规劝,就会引起村人反感,激化矛盾。事态超出他可控范围,只能县衙出面摆平。

很快郎中来了,看伤口吓了一跳,细细检查后才道:“这是碰到什么伤的?小孩子正是调皮爱玩的时候,你们大人也不上些心。

这次算幸运,没有伤到脑子,我开个消炎的方子,再配个外敷的药膏,不能沾水,过几日就能结痂。”

秦氏尴尬的笑笑,在场的人也没戳破她。

郎中一走,朱县令就带着陈巡检来了。

这次是陈巡检主动请缨,上次帮着明霞郡主跟府城千祥宝的人打架,过瘾又有油水拿,一听是郡主的碎石坊,想都不想立即带着手下人过来。

朱绪了解李小苗,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这碎石坊很重要,尽管他不知道水泥能做什么,怎么也要走一趟,给明霞郡主壮壮威势。

秦氏当罚,念及她还要照顾稚童,朱绪只言语上苛责,若是她再犯,罚款一吊钱。

是赚那三瓜两枣,还是捂好自己钱袋子,只要不傻,孰轻孰重自有分晓。

秦氏连连摆手说不敢,周兴还不放心,“这次的事就当是给你的警告,回去好好照顾孩子,否则别怪我跟告诉大力。”

有了两人的敲打,秦氏坐如针毡,一再保证后,才被允牵着孩子离开。

朱绪立即部署下去,陈巡检立即带人在主路巡逻,震慑效果听得见。

“呀!官兵来了!快跑啊!”

本来还晃荡的半大孩子们,全都丢下手里的篮子,瞬间像被惊吓的兔子般四散,转眼没了踪影。

秦氏不痛不痒的被朱大人放过,却收获了一波村里妇人明里暗里的鄙视,她索性闭门不出。

陈巡检还顺藤摸瓜抓到几个买卖碎石的人,没有了这些人出钱收购,村里人就算搞到了石头,换不成钱,没有什么大用处,就不会再对砂石动心思。

离开前,朱绪进去碎石坊参观了一遍,里面好几个机械同时作业,轰隆声此起彼伏。

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粉尘横飞,工人们戴着李小苗特制的棉布口罩和帽子,来来回回的忙碌,把碾成粉末的石粉装袋,库房里整整齐齐码放了许多袋。

他越来越好奇,这些不起眼的粉末,到底有什么用?

天气一冷,土地被冻的硬邦邦的,刀斧砍不动,开荒就变得更难了。

博鲁预估错了天气,加上没有种田的经验,本来打算把流民留待开春播种后,可这么多光吃饭不干活的人,他们部落养不起。

郭槐一群流民挤在一起正呼呼大睡,就被突厥人一鞭子惊醒,大家都尝过它火辣辣的滋味,是众人的噩梦。

他们就这样毫无防备的从帐篷赶出来,蓬头垢面、跌跌撞撞的跑开,惊慌之下不少人跑丢了草鞋。

身后是几个骑马的突厥人,挥着鞭子作势驱赶。

等他们远远跑开,看到突厥人回转,才敢骂骂咧咧的道:“真是丧良心,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呸!”骂完还朝着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

“这大冷的天,没吃没喝,让我们怎么办?”

起来就跑了一炷香的时间,惊恐之下,大家都没觉得饿,这时候人一安全,就觉得五赠六腑唱起了空城计。

“能有命出来还想咋的?我是不愿意跟这些异族人再待一起,整个人快腌入味了,还是回乡好,守着家里几亩薄田,怎么都饿不死。”

离乡人贱,他们被突厥人奴役的日子感受深刻,这人的话勾起了许多人的思乡之情。

其余人纷纷点头同意,大家都是南和州的,虽然没吃没喝,好在距离家乡不远,忍一忍也能熬过去。

郭槐明显落寞,家里唯一剩下的土坯房被冲垮,他是真的一无所有。

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不然当初携妻家带口的,也不会把田地卖了,他决定跑一趟县城,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