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03章 智造飓风下的产业震荡【1 / 1】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7年3月1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泛着刺目的红光,尼康、佳能等老牌半导体设备企业的股价如断崖般坠落,跌幅突破20。岛国财经媒体用“黑色星期四”形容这场突如其来的震荡,街头巷尾的民众盯着电视新闻,画面里反复播放着星宁集团全自动生产线的震撼场景——银白色的机械臂在无尘车间内精准舞动,七纳米芯片如流水线产品般源源不断产出。

在京都的一间传统茶室里,某百年半导体企业的社长放下手中的抹茶碗,望着窗外凋零的樱花。“我们依赖荷兰asml的光刻机,而中国企业已经实现全产业链自主。”他的声音里带着不甘,“星宁的‘龙芯’不仅性能碾压,成本更是我们的三分之一。”此时,企业高管们正在紧急会议上争吵,有人提议裁员缩减开支,有人主张向星宁寻求技术合作,激烈的争论声穿透纸拉门,惊飞了庭院中的白鸽。

杭城,星宁集团总部80层的办公室内,沈知意站在全球产业地图前,指尖划过岛国的版图。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行业数据:岛国半导体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而星宁旗下的芯片出货量已占据全球15的份额。“沈总,岛国经济产业省发来函件,”助理递上文件,“希望与我们展开技术交流。”沈知意冷笑一声:“告诉他们,星宁的大门只向真正的合作者敞开。”

她的思绪回到童年时光。父亲书房里的《孙子兵法》与《国富论》,母亲收藏的浮世绘与硅谷科技杂志,让她从小就懂得如何将东方智慧与西方思维融合。“战略要像围棋般谋篇布局,战术需如武士刀般精准致命。”她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而此刻,星宁的每一步落子,都在印证着这个理念。

此时,星达组装厂内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直播。沈舒作为首席体验官,手持最新款星达手机,身后是高速运转的全自动生产线。“大家看!”她将手机镜头对准机械臂,“从芯片封装到整机测试,全程无人干预,精度误差小于001毫米。”弹幕瞬间刷屏:“这哪里是工厂,分明是科幻电影!”“岛国的手工匠人要失业了!”

直播画面切换到质量检测环节。工作人员将星达手机从八米高空抛下,手机在水泥地面弹跳数次后依然完好无损;又将其浸入液氮中冷冻,取出后迅速开机,系统运行如常。评论区彻底沸腾,海外网友用生硬的中文留言:“made in china,amazing!”而岛国的社交平台上,曾经高傲的“匠人精神”话题下,渐渐出现质疑的声音:“当科技能做到万无一失,手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岛国的电子企业终于坐不住了。索尼、松下等巨头联合组成谈判团,飞抵杭城。谈判桌上,星宁团队展示了最新的量子芯片研发计划,以及覆盖设计、制造、封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授权部分技术,但有三个条件。”沈知意推了推眼镜,“第一,开放高端精密仪器的核心技术;第二,将星达手机纳入岛国运营商白名单;第三……”她停顿片刻,目光扫过震惊的谈判代表,“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贵国必须给出明确态度。”

消息传回岛国,舆论一片哗然。右翼势力叫嚣着“抵制中国科技霸权”,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无比现实——岛国企业的股价继续下跌,而星宁与岛国企业的合作概念股全线涨停。某经济学者在电视节目中直言:“如果拒绝合作,岛国半导体产业将在五年内被彻底边缘化。”

2007年的春天,星宁掀起的智造飓风仍在肆虐。当岛国企业被迫放下百年骄傲,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时,沈知意站在星宁硅谷新区的建设工地上,望着塔吊林立的未来之城。手机突然震动,是联发科蔡明介发来的消息:“沈总,台积电提出加入‘龙芯’生态链。”她回复了一个银杏叶的表情,转身对身旁的沈宁说:“通知研究院,启动3纳米芯片研发。这场博弈,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科技的天花板,永远在更高处。”

夜幕降临,杭城的霓虹与星宁园区的灯火交相辉映。岛国的半导体企业在震荡中艰难转型,而星宁早已踏上新的征程。从全自动生产线到全产业链自主,从技术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沈知意用二十余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东方企业逆袭的传奇,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制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