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41章 人才虹吸【1 / 1】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2012年11月30日,阿深内地口岸笼罩在一片躁动的氛围中。寒风裹挟着细沙掠过金融商务区的玻璃幕墙,写字楼里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中,不时夹杂着压抑的叹息。某老牌金融公司的茶水间内,几位高学历金融从业者围坐在一起,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同城招聘信息——普通岗位月薪不过万,年终奖更是寥寥无几。

“听说隔壁组的王哥跳槽去港城了。”有人压低声音打破沉默,“他说在星宁金融干两个月,抵得上在这儿干一年。”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窗外,隔着薄雾,对岸港城大厦的霓虹隐约可见,如同遥不可及的金色彼岸。

与此同时,星宁金融位于阿深的分部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招聘会。面试室内,沈知意亲自坐镇,面前摆着一摞厚厚的简历。应聘者们鱼贯而入,当听到“普通岗位底薪三万港币、四星级标准宿舍、年终分红上不封顶”的待遇时,不少人瞳孔骤缩。其中一位毕业于顶尖学府的海归硕士难以置信地追问:“这这是税后吗?”

“不仅如此。”沈知意将星宁金融的员工福利手册推过去,“我们的宿舍配备智能家电、独立书房,双人间还有共享观景阳台。工作满一年,家属探亲的往返机票也由公司承担。”她目光扫过对方因激动微微发红的脸庞,补充道:“我也是从内地走出来的,深知人才不该被待遇埋没。”

这场招聘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迅速在阿深金融圈激起千层浪。当天下午,社交平台上星宁金融内地抢人的话题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晒出对比图:在本地企业苦熬一年,到手薪资不足20万;而星宁金融的基层员工,年终奖金动辄百万港币。更令人咋舌的是,一位从阿深入职的员工在短视频里展示宿舍:落地窗俯瞰海景,开放式厨房里摆着进口咖啡机,书房书架上整齐码放着沈知意推荐的金融专着。

“这哪是打工,分明是在天堂!”评论区瞬间被挤爆。不少本地企业的高管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试图用加薪挽留核心员工,却发现开出的条件与星宁金融相比相形见绌。某企业财务总监在行业群里无奈吐槽:“人家单是宿舍的智能马桶,都比我们年终奖贵!”

短短一周内,星宁金融阿深分部的员工数量翻了三倍。这些新入职的人才中,有带着全家搬来港城的资深分析师,也有刚踏出校门的应届生。沈知意特意安排老员工与新人结对,在员工餐厅设立“经验传承角”,墙上挂满港城与内地的金融市场对比图。

“沈总,您为什么要在内地大规模招人?”某次晨会上,hr总监忍不住问道。沈知意调出星宁金融的战略地图,指尖划过阿深与港城的交界处:“这里是人才的富矿。我们用港城的薪资标准吸引内地精英,既能为集团注入新鲜血液,也能带动两地金融人才的流动。”她停顿片刻,目光转向窗外,“记住,真正的商业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阿深分部的扩张,沈知意启动了“双城计划”:每月组织员工跨境培训,让内地员工深入了解港城的国际金融规则,同时安排港城员工到阿深考察内地市场。在一次跨境研讨会上,一位内地员工提出的“跨境电商支付优化方案”,直接被纳入星宁金融的全球业务布局,提案者不仅获得百万奖金,还被破格提拔为项目负责人。

消息传回阿深,本地企业的人才流失愈发严重。某金融机构老总在接受采访时感慨:“星宁金融就像一台超级吸尘器,把整个城市的顶尖人才都吸走了。”而沈知意对此回应:“我们不是在‘虹吸’,而是在搭建桥梁。当内地与港城的金融人才真正融合,受益的将是整个大湾区。”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星宁金融阿深分部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员工们在讨论着新年计划,有人忙着对接港城总部的跨境业务,有人在研究内地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落地窗外,阿深与港城的霓虹交相辉映,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而这条星河的中心,正是星宁金融搭建的人才桥梁,承载着无数人的职业梦想,也照亮了大湾区金融融合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