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36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凌云将地图展开,指了指西南方向的几处地方,说道:“这些地方地势较低,只要挖掘渠道,浇水不成问题。”

他又指了指西北方向地势稍高的地方:“这里地势虽比河床高,但也高不到哪去,咱们可以修建水车,将水引到地里。”

朝兆不知道水车为何物,他指了指东北方向那一大片草地,问道:“这一片地方呢?这里草类茂盛,不好开垦。”

“这里不需要开垦,以后就当新的马场吧。”营州有专门的马场,专养卢龙军和长隆军的战马。

但是李凌云现在手里战马较多,那块马场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开辟新的养马场。

东北这块儿地离守捉城不远,是一处不错的养马之地,李凌云早就看上了,奈何之前营州城在安山手里,他看上也没用。

如今整个营州都在自己手上,那么这块儿地就没了骚扰,在此处建马场正好能解决战马无处圈养的问题。

朝兆闻言不再说什么。

李凌云继续道:“你发张布告,二月中旬开始今年的徭役,时间为一个月,主要劳动便是开垦荒地,每开垦三亩,便有一亩地归开垦者所有。”

朝兆犹豫片刻,开口问道:“我听闻李帅手中有一种新式犁铧,可省不少力,不知能否发放给百姓,好叫他们开垦更多的农田?”

李凌云闻言挑挑眉,有些意外的望向他。

朝兆口中的新式犁铧就是曲辕犁,去年开春时他曾给城内百姓发放了一批曲辕犁,让他们回原来的村子去种地。

结果他们转了一圈却无功而返,说是朝廷将地收回去了。

应该是那次外出,曲辕犁的事被传到了外面,朝兆这才有所耳闻的。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是个比较务实的人。

毕竟所有发出去的曲辕犁都收回来了,没有实物作证,曲辕犁好与坏只是传言。

而朝兆能将这种传言记在了心上,说明他足够亲民,否则身居高位的他又怎会得知这种消息。

营州是李凌云的基本盘,他自然不会拒绝朝兆的请求。

他掏出两张图纸递给朝兆:“这是曲辕犁和水车的图纸,你让军器司的工匠全力打造这两种工具。”

“若军器司人力不足,可以再招一些有手艺的人进来,甚至可以将图纸发给民间工匠,让他们自行打造贩卖。”

朝兆对李凌云二话不说就将图纸交给自己的事有些意外。

这是惠及万民的东西,上呈到朝廷那可是大功一件,李凌云居然就这么给自己了。

他接过图纸细细打量,越看越惊讶。

不说那个叫曲辕犁的东西实际效果如何,光看那水车,就足以让人震撼了。

若这东西推广开来,以后山地也能种稻谷了!

大夏疆土辽阔,但是人口数始终涨不上去,为什么?因为能耕种的土地太少了。

大多国土地势都高于水位线,想要耕种难度极大,百姓一辈子就只能守着自己手里那一亩三分地过活。

加上天灾人祸和朝廷以各种名目收的税,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

再者,到了王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很多百姓连糊口的那点地也没有了,于是流民四起,战争爆发,旧朝灭亡,新朝建立,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再次开始。

如此周而复始,人口数又怎么可能上得去。

可若是将这水车之术推广开来,那些原本无法耕种的土地就有了开采的价值,百姓因此可以活命。

百姓能活下去了,国家便也就稳定了。

这实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啊。

想到这儿他起身朝着李凌云深深一拜,语气诚恳道:“李帅,这两件农具对百姓、对社稷实在太重要了,下官恳请李帅能将它们上呈朝廷,天子以及朝堂百官、天下百姓都会感激李帅之大恩的。”

李凌云望着朝兆激动的面庞,很想告诉他,这时候将此物献给朝廷,百姓的日子只会越发艰难。

大夏已经千疮百孔,上到皇族成员、朝中官员、各大世家,下到地方贵族,乡里士绅都像一只只蚂蝗,趴在大夏这块肥肉上不断吸血。

当这些人发现曲辕犁和水车能将荒地变成良田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用它来造福百姓,而是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不管是曲辕犁还是水车,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使用、建造,这些人力从哪来?

只能从流民和贫苦百姓中来。

若此时新朝刚立或者王朝鼎盛时期,有朝廷压着,那帮官宦士绅不敢明目张胆的压榨百姓,这两种农具还真有可能推广开来。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大夏有一半的领土已经不在朝廷掌控之中了。

剩下一半当中,又有近一半被各军阀统治,而那些军阀已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朝廷指令出了京城基本上就失去了作用,这种情况下,想将曲辕犁和水车推广到百姓当中,那几乎没有可能。

朝兆以为李凌云不愿意将东西上呈给朝廷,急的脸都红了。

他一把抓住李凌云的胳膊,语气沉重道:“李帅,哪怕为了你自己,也应该将此物上呈朝廷啊。”

他身为营州刺史,自然知道这些节度使心中想的是什么,他们一个个都期盼着天下大乱,期盼着大厦倾倒,好让他们蜂拥而上,瓜分这大好河山。

到了如今这一步,朝兆也知道大夏气数将尽,已无力回天。

天下但凡有些实力的人都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他想,李凌云也不例外。

既然他有这样的心思,那就应该明白,将这两样东西呈上去,会得到很多民心。

李凌云叹口气:“既然朝刺史觉得应该将此物上呈朝廷,那便写个奏疏,和图纸一起送去长安吧。”

百姓享受不到曲辕犁和水车带来的好处,但那帮官宦士绅为了有人给他们干活,至少不会让百姓饿死。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算是件好事吧。

朝兆闻言立刻朝着李凌云躬身一拜:“李帅之恩天下百姓没齿难忘,朝兆代百姓谢过李帅大义。”

李凌云将人扶起,两人继续谈论营州城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