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22章 破石门近观观测者真相【1 / 1】

敏乐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鸣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石门下降的速度,简直就是在宣告死神的逼近。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和神秘老者交换眼神,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时间不多了,必须放手一搏!

“都别愣着!看看这石门周围有什么古怪!”张鸣低吼一声,如同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他自己也没闲着,双眼如同猎鹰般锐利,扫视着石门周围的每一寸地方。

林芷瑶也迅速反应过来,她知道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冷静的头脑才是唯一的出路。

她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仔细地辨认着石门上的纹路和图案。

魏书翰虽然吓得脸色发白,但也不敢怠慢,哆哆嗦嗦地跟着众人,希望能找到什么线索。

石门上,古老的符文若隐若现,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气息。

这些符文并非随意排列,而是呈现出某种规律,与通道墙壁上的图案隐隐呼应。

“这些符文…好像和墙上的图案有关联!”林芷瑶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

神秘老者闻言,浑浊的双眼瞬间爆发出精光。

他凑近石门,仔细地观察着那些符文,苍老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石门表面,感受着其中蕴含的能量。

“没错!这些符文是一种古老的封印术,需要特定的能量才能激活。”

张鸣心中一动,想起了之前与幻影刺客战斗时所运用的光明能量。

那种纯粹而强大的力量,或许能够激活石门上的符文。

“或许…光明能量可以试试!”

他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人。

“我们再试一次,将光明能量注入这些符文!”

众人没有异议,生死关头,任何一丝希望都值得尝试。

他们再次融合力量,将光明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石门上的符文。

符文开始闪烁,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沉睡的生命正在苏醒。

然而,石门依旧纹丝不动,下降的速度没有丝毫减缓。

“不行…没用!”魏书翰的声音带着绝望,他感觉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在自己头顶。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际,林芷瑶突然惊呼一声:“等等!我好像发现了什么!”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兴奋。

“这些符文的闪烁…好像遵循着某种规律!它们的顺序…和墙壁上那些图案的排列顺序一模一样!”

张鸣闻言,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林芷瑶的意思。

他立刻集中精神,仔细观察符文的闪烁,果然发现它们与墙壁上图案的排列顺序完全一致。

“芷瑶,说出顺序!”张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林芷瑶深吸一口气,将自己观察到的图案顺序说了出来。

“先是玄武,然后是白虎,再是朱雀,最后是青龙!”

张鸣立刻按照林芷瑶所说的顺序,调整光明能量的注入方式。

他将光明能量集中注入玄武符文,然后迅速转移到白虎符文,紧接着是朱雀符文,最后是青龙符文。

随着光明能量的注入,符文闪烁的节奏也发生了变化。

它们不再是毫无规律地闪烁,而是按照特定的顺序,有节奏地跳动着,仿佛在演奏一首古老的乐章。

“咔…咔…咔…”

石门发出沉重的声响,停止了下降,开始缓缓上升。

众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石门,心中充满了希望。

“成了!我们成功了!”魏书翰激动地喊道,声音都有些变调。

石门缓缓上升,最终完全打开,露出了一个宽敞的大厅。

大厅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水晶球。

水晶球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厅,也照亮了众人充满期待的脸庞。

神秘老者激动地走到水晶球前,浑浊的双眼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这就是…观测者真相的核心所在!”

众人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慢慢靠近水晶球。

他们伸出手,轻轻触摸着水晶球表面。

就在他们的手指触碰到水晶球的那一瞬间,一股强大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他们的脑海。

他们看到了观测者的起源,看到了观测者的目的,看到了整个世界背后隐藏的秘密。

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信息,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真相的震撼中时,一道身影毫无预兆地出现在大厅中央,仿佛是从虚空中踏出一般。

他身披黑色斗篷,兜帽遮住了面容,只露出一张毫无表情的嘴,手中握着一柄散发着幽幽寒光的长剑。

空气瞬间凝固,一股无形的压迫感笼罩着众人,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水晶球的光芒似乎也黯淡了几分,大厅中的温度骤降,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

“你们虽然揭开了观测者的真相,”那身影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来自地狱的低语,“但这个真相不能被轻易泄露。”他缓缓抬起头,兜帽滑落,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眼神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现在,你们必须通过我的最终考验,”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森冷,“否则将永远留在这里。”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众人望着这位不速之客——审判使者,心中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张鸣握紧了拳头,手心微微出汗“来吧,”张鸣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眼神中充满了战意,“我倒要看看,你这最终考验,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