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迟疑道:“可是……我们这里的地势和气候不一样啊……” 卫渊早有准备,他立刻让人取来事先准备好的数据和图表,向众人详细解释了新法在不同地域的应用情况,并承诺会根据江南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他又指着那些成功晒出的盐,说道:“这些盐,比旧法晒出的盐更白、更细、更纯净!难道你们不想用更好的盐,卖出更好的价钱吗?”
李老盐工站了出来,他虽然对新法仍有疑虑,但卫渊的真诚和决心打动了他。
他对着众人说道:“世子说得对!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新法或许还有不足,但我们应该给它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李老盐工的话在人群中引起了共鸣,越来越多的盐工开始反思。
赵盐商见势不妙,还想继续煽动,却被几个年轻力壮的盐工推到了一边。
罢工危机就此解除。
回到府中,卫渊却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彻底解决江南制盐的技术难题。
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图纸,眉头紧锁。
吴工匠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新打造的零件,兴奋地说道:“世子,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 卫渊眼睛一亮,接过零件仔细端详,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站起身来,一把抓住吴工匠的手,语气急促地说道:“快!我们去……”
制盐变革功告成
卫渊一把抓住吴工匠,几乎是拖着他冲向了盐场。
海风凛冽,卷起砂砾拍打在脸上,卫渊却浑然不觉。
他脑中此刻只有一个念头:成了!
接下来的几天,卫渊几乎住在盐场。
他与吴工匠不眠不休,废寝忘食,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
吴工匠的经验加上卫渊从现代带来的知识,两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蒸发池的结构,卤水的浓度,结晶的温度……
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赵盐商冷眼旁观,嘴角挂着不屑的冷笑。
他认定卫渊不过是在做无用功,这落后的江南,怎么可能改进祖辈传下来的制盐之法?
钱盐政则更加关注盐税的收入,对新法能否成功并不关心,只是例行公事地前来视察。
然而,当第一批用新法制出的盐,如雪花般洁白细腻地堆积在盐场上时,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
赵盐商脸上的冷笑僵住了,钱盐政的眼睛瞪得老大,就连经验丰富的李老盐工也忍不住伸手抓起一把盐,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光芒。
新制盐法成功了!
不仅产量远超旧法,而且盐的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消息传开,整个江南的盐场都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他们终于可以用上价廉物美的盐了!
周渔民更是激动地握着卫渊的手,老泪纵横:“世子,您是我们的恩人啊!”
卫渊看着喜极而泣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新制盐法带来的,不仅仅是盐业的变革,更是江南经济的腾飞。
他走到苏姑娘面前,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缓缓说道:“苏姑娘,我想,我们或许可以谈谈……”
卫渊的新制盐法如同春日惊雷,震醒了沉睡的江南盐业。
洁白细密的盐粒,不仅闪耀着希望的光芒,也照亮了苏姑娘家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