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国子监内,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苏姑娘正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翻阅着手中的书籍。
她的脸上洋溢着平静而幸福的笑容,曾经的阴霾早已烟消云散。
“苏姑娘,恭喜你,你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卫渊缓步走入房间,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
苏姑娘抬起头,若不是您,我恐怕早已……”
卫渊轻轻摆了摆手:“不必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安心在这里学习,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百官齐聚。
皇帝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诸位爱卿,国子监的学术革新,成效卓著。卫渊世子,功不可没!”皇帝的声音洪亮而威严。
百官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高呼:“世子英明!”
卫渊站在队列之中,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他知道,这些赞誉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入大殿,单膝跪地,神色慌张:“报——边关急报!蛮夷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大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卫渊的身上。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世子,将再次肩负起国家的重任。
卫渊的眉头微微皱起,但眼神却依旧坚定。
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新的挑战已经来临。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却听到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卫渊,朕命你即刻启程,前往南方!”
卫渊一愣,下意识地重复:“南方?”
皇帝点点头,沉声道:“北方有周将军坐镇,朕还算放心,可南方水患……”
卫渊躬身一礼,还未等他说完,皇帝轻轻地一挥手,语气略显疲惫地说道:“具体的,你路上再细看吧。”
这时,周谋士走上前来,将一份厚厚的卷宗递到卫渊手中,低声道:“世子,这是……”
马蹄声碎,卷起一路烟尘。
卫渊一行人日夜兼程,自北境的风霜雪雨中,一路疾驰至烟雨迷蒙的南方。
当战马的铁蹄踏上松软湿润的土地,卫渊的心头,也如同这南方的气候一般,多了几分沉闷。
放眼望去,千里泽国,水天一色。
原本应是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此刻却成了一片汪洋。
房屋半淹在水中,只露出残破的屋顶,像一个个无助的孤岛。
农田被淹没,作物腐烂,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腐臭味。
卫渊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治水卷宗,那是周谋士临行前交给他的,里面详细记载了南方水患的情况。
每一页,都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他深知,这场治水之战,远比北境的刀光剑影更为凶险。
“世子,咱们先找个地方落脚吧。”李谋士策马来到卫渊身旁,轻声建议道。
卫渊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远处一座还算完好的高脚楼上:“就那里吧。”
高脚楼内,临时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议事厅。
卫渊召集了当地的官员、豪绅、工匠,以及受灾村庄的代表,准备商议治水方案。
“世子爷,您可算来了!”一位身形佝偻、满脸皱纹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到卫渊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卫渊连忙将他扶起,沉声问道:“老人家,您是?”
“小老儿是周家村的村长,周福。”老者哽咽着说道,“我们村,已经被洪水围困了三个月了……”
卫渊心中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