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现代。
自那日朱标回去后,刘国盛沉默良久,眼神中满是疑惑。
第二日,他便带着儿子刘浩,直奔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老邓的家。
刘浩满心不情愿,好不容易回趟家,第二天又恰逢周末,他心心念念着能在家陪陪孩子,更渴望能多陪陪几个月未曾谋面的妻子,懂得都懂。
可谁知,第二天他还在睡梦中,妻子王梦云便已匆匆去上班。
刘浩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医院上班的人还想指望周末休息?看来自己是白日做梦。
在老头子的强硬命令下,刘浩也只能乖乖跟着,顺便还能当个司机。
至于孩子,孙桂芬一大早就带着去了兴趣班。
可怜的小家伙,更可怜的是自家那小诊所,开业第二天就不得不临时关门。
二人来到邓家,敲响了门。
不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浑身散发着儒雅气质的老人出现在门口。
一见是刘国盛父子,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呦,老刘啊,这是啥风把你这家伙给吹来了?这不是小浩嘛,自打你结婚的时候见了一面,邓伯伯我可是好久都没见着你了,快进来快进来!”
这是一栋颇具年代感的老房子,典型的九十年代单位房改房。
老邓名叫邓启文,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便一直在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一路做到了副院长的位置,去年才刚刚退休。
十几年前,老邓的老伴因病住院,当时的主治医生正是刘国盛。
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刚一坐下,老邓便直爽地开口道:“老刘啊,听说你开了家诊所,怎么还有闲工夫跑到我这老头子家里来?”老邓向来是个爽快人,和刘国盛的性格简直是绝配,说话喜欢开门见山。
刘浩在一旁暗暗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叫自己来干啥,两个老头子谈事情,自己根本插不上嘴,难不成真就只是来当个司机的?
刘浩忍不住腹诽:“你又不是不会开车,而且你还是汽车爱好协会会员呢,虽说平时没时间参加活动,但车技总比我这个宅男好吧。”
刘国盛嘴角微微上扬,给了老邓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却没有说话,只是不紧不慢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大号信封,重重地放在桌上。
老邓满脸疑惑,眼睛盯着信封,不知道刘国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邓打开信封,取出那张“大明宝钞”的瞬间,瞳孔猛地一缩,手也微微颤抖起来,紧接着发出一声低呼:“大明宝钞,而且还是中书省版的!!”
过了好一会儿,老邓眉毛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神情,说道:“老刘,你这是从哪淘来的宝贝?做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但这张‘大明宝钞’,做出来绝对不超过一年吧。”
嘿,到底是专业的,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刘国盛有些无奈地撇了撇嘴,心里想:这个老邓,看你这表情,要是我真看走眼了,你不得嘲笑我一整年?
“嗯!我虽然看不出这东西具体是什么时候做的,但肯定很新,不过你再仔细瞅瞅……”
老邓在博物院工作了几十年,眼力自然比刘国盛强得多。
可有时候,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难以避免,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
古玩这一行更是如此,不管仿品做得多么逼真,年份不对那就都是赝品。
你拿上周刚做出来的青铜器,哪怕做的和真品一模一样,它也不可能变成商周的古董。
老邓心里更加疑惑,这东西还有啥可看的?这么新的东西,能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肯定不是因为保存得好,这张大明宝钞上一点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没有,就算保存得再好,也不可能变成六百多年前的物件。
不过,和刘国盛认识了这么多年,老邓了解他的性子,知道他肯定不会拿个明显的赝品来给自己寻开心。
“你们先坐着,喝水自己倒,在我家不要客气!”不得不说,这就是老一辈人的脾气,他们不是不懂客气,而是不屑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尤其是对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