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谁打水呀,没有人去吗?”秦才问道。
“我去。”李孟合上书。
“你不是刚去过吗?”秦才反问。
“没事,就当锻炼身体了,水房离的那样近,几步路的事。”李孟拎着两个暖瓶和秦才一起出去了。
“李孟,真拿你没办法,培养了一屋子懒鬼。邓俗的衣服不要给他洗了,凭什么啊。”秦才有些不悦,他制定的规定破产了。
“那也没办法,洗衣房那么近,他连走几步都不愿意,衣服泡了三天都出味了,帮他洗洗,看他害臊不害臊,说不定以后就不会这样了。”李孟摇着暖水瓶,轻松自在的走着。
“我看难,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你来干什么的,又不是老妈子。”秦才先接了水,李孟在后面等他接完,自己再接。
“知道了,老大,下不为例。”李孟看着开水冒着热气,甚是可爱。秦才接个水也不老实,眼睛来回瞟着。b校有五个水房,南区三个,北区两个。南区男女宿舍区各有一个,西区有一个公共的。中午放学后,接开水的人比较多,李孟看看这边很多人在排队,他就去西区。秦才则不论有没有空位,总拉着李孟去西区。这不又开始瞄上了,看有没有养眼的美女。这次让他有些失望,没有女孩子来接水。
他便吟起诗来:“b区美女就是懒,公共水房一窝男,养眼美女几时有,打水来望气茫然。”他吟诗,李孟总笑他,这也叫诗,完全是顺口溜,不过有时候溜的也蛮经典的。
女生也不都是很懒,倒是男生恋床的比较多一些。有些女孩有她们的事情要忙,比如如何翘课逛街买东西啦,能够骗过门卫这一关确实不容易。有些美女,电眼一放,估计年轻一点的门卫承受不起,就放行了。倒是也有不懂怜香惜玉的,曾经有个年岁大一些的,人家不吃这一套,还说这姑娘挺俊,只可惜眼睛有问题,眯缝眼,给孙子娶回家也不会穿针引线。估计他们那一辈的审美标准和现在的不太一样。女人会做个针线,做个饭对他们来说就可以了,倒是也蛮知足常乐的。
“邓俗,我要向你提点建议。”秦才发挥他一室之长的权威。
“什么事情,快说,我女朋友在楼下等我呢。”邓俗拿只梳子,比划来比划去的。
“你老泡衣服也不是事儿,一屋子的味,让大家怎么休息……”秦才不满的瞪着他。
“就这点事情,衣服不是洗了吗?没事了,我出去了。”邓俗左耳进,右耳出的从后脑勺飘出来一句话。
“唉,唉,你怎么这样,人家帮你洗衣服,连声谢谢都没有。”秦才生气的把门带上,正想再补一脚,想了想又把脚拿了回来,无奈的摇摇头,洗漱一下,躺在床上看书。
李辉把钱包给丢了,李孟让李辉吃好,不够他这里还有,没有了再给家打电话。李孟开始和方便面较上劲了,a牌方便面七毛钱一包,b牌的是一块钱一包,c牌的是一块二一包。一般就在a与b之间徘徊着。一个月三十天,一天两顿饭,也就是一天一块七,一个月51块钱。这样肯定对身体不好,后来换成一块钱的,和七毛的插花着吃。多放些开水进去,勉强凑合一顿。由于面少汤多,一方便,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忍着呗,看书可以不去想很多东西。最后,李孟把伙食费其他的一些花销限制在100块钱之内。学校的伙食标准也不是太高,素菜一块钱一份,主要限制在爆炒圆白菜,土豆丝,带些肉丝的是一块五,大众价位的是两块五角钱,米饭五毛一份。他和李辉一人点一个菜,插花着吃。这样一顿就是三块钱。李辉身子比较壮,一份米是不够的,来两份,然后在去卷一张饼两块五。李辉一天最低花销10元钱。李孟一天三块,有时候是一块四。作为哥哥的李孟,也不能去指责弟弟,弟弟已经够省的了。和别的同学比,他们一天要三十恐怕都不够,一个月两千勉强够用,不过前提是还要借半个月的补窟窿。这样月初的时候,家里给寄钱,出手豪爽。两周后,就告急了,没钱了,没钱有办法—借,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放假前,还有一个窟窿,来年再还呗。有些品德有问题的,干脆毕业的时候,早早的溜了,剩个大窟窿在那里,留下一句话,欠钱的是爷爷,借钱的是孙子,就当孙子孝敬爷爷了。当然家里也有一次把一年的生活费全打卡上的,自然是不够的用的,半年就告急了。经常去一些高消费的场所,家里是座金山也给搬光了,也许咱们看到的都是表面,他们具体拿这些干什么了,估计是一笔糊涂账,老子不会看着儿子饿死,就当是创业赔了,父母还会关怀的安慰下,没关系,下次小心就是了,想开公司,等毕业老子给你投资。人们很形象的称这样的学校为贵族学校,贵族学校也有底层民众,一切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
这样的话,一个月的开支就得五百,五百对京都来说连最低的生活保障都不到。孟爸一月工资也就四百多一些。显然是不够用的,发了工资就得给孩子寄过去,家里用钱倒不是太多,b市消费水平低,局里还有一些地,自己种些粮食,菜蔬什么的。李辉也有扶危济困的品质,自己还吃不饱饭呢,还要帮助同学借钱。生活用品使用的很块。一块肥皂一包洗衣粉一瓶洗发水,一周就用光了。室友讲究哥们儿义气,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李辉买一箱子泡面,一散就光了。而他们的呢,却锁在柜子里。外面没有了就用自己柜子里的。不是说李辉不讲义气,实在是承受不起,还欠着学费呢,干脆他也锁起来。柜门没两天就坏了,李辉也不管了,干脆敞着,这样够义气了吧。
下午是《长城畅想曲》作文竞赛。畅游京都城,不学李自成成了作文的主体。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著名将领。李孟小姨的孩子,小名叫小闯,也就是小闯王的意思,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像李闯王一样能够当大官。孟儿外公外婆都希望孩子们,孙子们能够有出息成大事。每次二老过大寿的时候,会有一道菜,八大块,也可以说是红烧肉。这是a市民间的一个习俗。把大肉放一些佐料,蒸熟上桌。每个盘子里有方方正正的八大块,肥肉居多。吃第一口的时候,感觉不错,再吃第二口的时候,会感到油腻,李孟的胃不好,吃一点就反胃。农村有规矩,动了就不能剩下,乡亲们常开玩笑,吃不完就兜回去。李孟小的时候,确实这么干过,号召弟弟妹妹一人一块兜回家,加之表弟表妹又多,这一下子十几块兜回家了。外婆很高兴,笑他们傻。这个东西,没有几个人吃得了。后来,就拿去炼油了,炸丸子,馓子吃,外婆炸东西,腌东西是把好手,前面曾经提到过,不提。八大块,图一个喜庆。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得辣,吃得大肉,将来能做官。八大块是下酒的好东西,农村劳力,身体很结实,吃饭得用小盆子,馒头一顿十几个,也不用炒菜,蒜泥一蘸就吃了,有的干脆拿几个蒜头,几棵葱,几只辣椒的。农村人实在,干活也很卖力气,自然吃的就多一些,他们可爱之处在于要求不高,能吃饱就行。如果有谁在外面结婚的,没有请乡亲们,那是不可以的,你得回去补上一场,让老少爷们吃个痛快喝个痛快。他们不答应,恐怕自己也不答应呢。农村喝酒很有意思,也很会斗酒,喝是会喝,用碗喝。农村流水席很好做,摆个三四十桌,鸡鱼肉蛋买齐,不用你动手,民间自有高厨掌勺。筷子碗桌子也不用发愁,各家兑一兑也就齐整了。孟儿外公家,兄弟多,孩子多,三四百口人,出门在外或远嫁他乡的不算。每年过节的时候,也叉开着来,人太多,桌子碗筷不够,大过年的,人家也有很多口子呢。孟儿奶奶这边不常走动,走动起来,估计比这个还要壮观,他们老七门,兄弟七个呢,也各有一大口子,有一家竟然有12个孩子,前面也提及到了,不提。
总之,乡亲们对李闯王的壮举,称颂不已,也许和京城流传的一个歌谣有关。
杀牛羊,
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
李自成出身贫寒,父亲死后,去做了一名驿卒,因丢失公文,被卷了铺盖,欠了一身的债。债主逼债,将之告上衙门,仗打游街示众,债主想整死他。后被救,杀了债主,遂投军,不久后被提为把总,因欠响杀了参将,发动兵变。九年后,被推为闯王。在《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走为上计,闯王运用娴熟,采用运动战术,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转战南北。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川州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赈济灾民。闯王入关不纳粮便传开了,民众如潮水般拥护。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称帝后,亲自东征京都,明军连连败退,先后攻下居庸关,昌平。3月17日夜,守城太监,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进入复兴门南。3月18日谈判破裂,19日,明兵部尚书打开正阳门,迎闯王进京。崇祯皇帝景山自缢,27日闯王入住紫禁城,开始惨无人道的高压政策,抄家洗掠民财,打死打伤无数,满城恐慌,人心惶惶,最终激起民愤,4月13日,闯王亲征讨伐吴三桂。4月21日,李自成与驻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吴军惨败,吴三桂降于摄政王多尔衮,两股兵力合击,闯王惨败。29日,闯王在京都称帝,怒杀吴家34口,出逃时火烧紫禁城。闯王不得人心,将卒离散,连连败退,疑心病重,误杀大将李岩,失去兵心,后于1645年消失,去向不明。
而明天将要攀登的就是居庸关长城。居庸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属于太行山的余脉军都山,地势险要雄奇。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控制此塞,汉朝时颇具规模。南北朝时,此关与长城相连。现存关隘,1368年,由大将军徐达,副将常遇春设计创建。1450年到1454年屡次修缮,配套设备齐全。清末以后,荒废。92年,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对其修缮。此关周围环境优美,居庸叠翠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始于秦代,当时秦始皇修长城,把囚犯,士卒,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是徙居庸徒的意思。居庸关有南北两个关口,南为南口,李孟自考时,这里设有几个考点。北为居庸关。是京都西北的屏障,居庸关山势雄伟,中间有一条长十八公里的深谷,俗称“关沟”,可不是金庸武侠里的“绝情谷”,尽管有些相像。这里翠峰相连,花木葱郁,估计生活在里面,也是世外桃源吧。居庸关有很多石碑,其中有毛泽东的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们,备好行囊,明天就要出发了。
夜里下起了瓢泼大雨,明天可能还有雨,活动可能要延迟举行。李孟听着外面噼噼啪啪的雨声,希望雨能够早些停下来,听了天气预报,心里踏实多了,明天有小雨,那就来一次雨中观长城吧。
第二天,天蒙蒙亮大家就出发了,每个都备好了雨具。排长再三叮咛不要带手机,更不允许在长城上打手机,雷雨天,太危险了。
汽车驶向了八达岭高速,外面濛濛细雨,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尽管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大都市,李孟依然可以闻到家乡的土香。此次李孟所在的排很幸运,由校记者团随车采访。一个漂亮的女主播潘瑶,在镜头前热情洋溢着播报着。潘瑶中等身材,面色白皙红润,是个不错的女孩,选校花的话,自然是不二人选,今年大四,听说有几家电视台“蠢蠢欲动”。排副看到大家还不够激情,就让大家高声喊几声口号,然后大家一起唱歌,唱了好多,唯一一首记忆深刻,是华健大哥的《朋友》:
这些年一个人
风也过雨也走
有过泪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甚麽
真爱过才会懂
会寂寞会回首
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
想想这些年经历的一些事情,李孟有很多感慨,他很感谢良师益友给他的莫大支持。人生中有些路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去经历的,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曾经坚持过什么吗?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雷叶,粉红女孩,浮现在他的心头,久久不能隐去。
摄像机的镜头过来了,李孟有些紧张,他有些怕它。王浩南不怕,他接过话筒就讲起自己儿时的梦想。李孟大大的眼睛,浓密稠黑的眉毛,像是用丹朱写上去的“一”字,浓眉之间,有些许的忧郁,好在那里有一颗痣,人们称是美人痣。看红楼的时候,香菱眉间的朱砂痣很迷人。李孟大舅的二儿子,也有一颗这样的美人痣。身体有些发福,看起来蛮有副相的。李孟经常思考一些问题,加之肠胃炎,钻心的疼痛,他会忍着,从来不会和家里说,他不想让家里担心,他觉得这都是些小毛病,自己料理一下就可以了。一米七三的个,来京都的时候刚刚才98斤。消瘦的脸上,隐约中可以看到两个小酒窝,笑起来的时候很明显。只是他的鼻子似乎是中西合璧的,长了一只外国人的鼻子。也许鼻子大点有福吧,至少一辈子呼吸空气要比别人多很多吧,至少这一点还是赚了的。也许像雷叶曾经说过的一样,你又不丑,何必躲躲闪闪的,像个姑娘似的,大大方方的多好。也许李孟内心中有一种自卑感,他想逃避,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他才会心安,他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天地。消极的避世,后果是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固步自封。
经过一路跋涉,大家来到了居庸关城下,广场里并排停了好几排车子,李孟看看他们乘坐的车子,生怕回来的时候找不到,和大家走散。
潘瑶现场播报,引导陈校长,此时陈校长拿了一个便携式喇叭,开始了他斗志昂扬的万人训师。在下面看不到全貌,潘瑶他们登上了城池。天下起了濛濛细雨,城下成了雨伞的海洋。各种花色,接受着夏雨的洗礼,显得格外的鲜亮。一个男士帮陈校长打着伞,三个摄像机,紧紧跟随。李孟一眼就看到了,粉红女孩,她的雨伞很特别,以前李孟远远的观察,隐约看上面有个卡通的猪头,现在仔细一看,是一个面带微笑的娃娃脸。雨伞哪里都能买到,比较常见的是那种遮阳伞,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俞乐是杭州的,他们那里的天堂伞是很有名气的。俞乐有一把正宗的天堂伞,打开很便捷,伞布也很结实,料子也不错,不像一般的扇,用到半年准坏,要不开线了,要不就是扇骨折了……李孟倒蛮喜欢杭州的那种纸伞,像水墨画上的江南那种。也许受《新白娘子传奇》的影响,一把纸伞造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间恋情。在纸伞中,李孟对粉伞情有独钟。倒不是粉红女孩的出现的时候就有的,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吧,至于什么原因,至今是一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