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7章 通房【2 / 2】

七月锦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要造反不成?我姥娘虽不做掌事,我却还不曾死!我是小姐抬举的通房,明日就是姨娘身份。这院里除了小姐,谁还大似我?她好歹是我姥娘,你们敢撕扯她?”

她这气派模样也确实唬人,众人被啐得不敢还口,顿时偃旗息鼓。

芷兰见压服了她们,心里自是得意,指着她们鼻子冷笑。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讨个书斋的差事罢了。我姥娘管不了,我还管不了么?咱沈家来的陪房,我自会照应,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讨钱的丫鬟婆子听她这么说,心里才一块石头落地。

毕竟凤澜院就芷兰一个通房,少不得姨娘位份。

她已是半个主子,要抬举小丫鬟,比何姥姥更容易。

见送礼的钱没白花,众人这才放了何姥姥,又围着芷兰恭维起来。

梨月躲在外头听着,心里都替她羞臊。

她六岁就进了宁国府,府中规矩早听得耳朵起茧儿。

府里的爷们抬通房,必须要嫡妻带着,给所有长辈磕过头。

再由执掌中馈的主母,记名帖发给管事房,才可开脸儿收房。

通房丫鬟虽名为丫鬟,其实已算低等妾室,收在房里是图生儿育女的。

宁国府里规矩森严,对子嗣十分看重,不会糊涂着让丫鬟生育后嗣。

芷兰做通房,只是沈氏随口一句话,不曾禀报过老太太与太太,又不曾在管事房记名录帖,那是没名没分上不了台面的,亏她还逞着脸炫耀?

再者说来,就算正式抬了通房,衣着头发也不许逾越。

宁国府的规矩,通房丫鬟开脸儿后,只许盘头戴金银钗,不许上头梳高髻,做小媳妇儿打扮,除非抬妾做了姨娘。

芷兰连通房位子都是虚的,人就打扮成这样,若出了凤澜院,怕不要挨教引嬷嬷的竹篾子。

梨月看着她这样儿,心中十分不解。

沈家在京师是诗礼大族,按说礼节规矩该比武将出身的宁国府更严厉。

可冷眼看去,沈氏只看重表面规矩,还宽以待己严以待人。她对外人特别严酷,反而把贴身丫鬟放纵的忘乎所以。

梨月正发愣乱想,只觉耳垂一疼,被人拧住了耳朵。

还没来得及叫疼,就听厨娘曹大婶冷哼道:“叫你干活找不着人,跑到这里来凑什么热闹!今日要预备合卺宴,谁敢躲懒儿看我不揍她!”

她嘴里骂的热闹,手倒是不重,梨月连声求饶,她就放了手。

一溜烟儿跑回厨房,见环环和秋盈都红着耳朵,显然都被教训了一顿。

“老太太、太太发话,晚间做喜事席面,给大奶奶世子爷补合卺酒。少不得肉食果蔬看盘,还有合欢汤、百合饼等吉祥点心。大伙儿仔细着些,少要偷懒耍滑。可别高枝儿还没攀上,就把这里的差事丢了。”

曹大婶训话时,几个杂使媳妇没来,还在何姥姥房前奉承芷兰。

这话自然是指桑骂槐,梨月心里可惜,那该听的人没听见。

小厨房里忙着蒸肉食点心,凤澜院里也披红挂彩热闹起来。

前几日世子爷回府家宴,还只是老太太赏了些红烛喜被铺设暖阁。

今天却是大张旗鼓,由于宁夫人发过话,管事房针绣房都派了人来。

凤澜院满铺红毡,暖阁里椒房熏香,俨然新婚合卺。

直忙活到午后时分,凤澜院全部一二三等丫鬟,连同小厨房、杂院粗使丫鬟,全唤进院里来,要挑选伺候合卺的人。

梨月她们站在最后头。

掌事赵嬷嬷还不曾说话,芷兰倒是小嘴儿叭叭。

“新房暖阁里芷清、玉墨两个,四个二等丫鬟摆合卺宴。我伺候小姐、姑爷房里更衣!”

她话还没说完,就听冷森森的声音质问:“你可是大奶奶的丫鬟?为何不尊规矩,打扮成这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