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九十八章城安民稳,匣中之谜【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风沙之后的榆林镇,仿佛从地狱走了一遭又回到人间。破晓时分,太阳越过远山,洒下温暖而柔和的光芒,照在满目疮痍的城墙上,也照在疲惫不堪的守城将士脸上。尘埃落定,榆林镇暂时获得了片刻安宁。

李牧立于城楼之上,目光远眺,神情复杂。城内,重建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百姓们携老扶幼,扛木搬石,修筑被战火摧毁的家园;伤兵们虽然身体残破,却不甘落后,力所能及地帮着传递物资;王猛和工匠们则在加固城防,重新布置那些被能量冲击损毁的防御阵法节点。

“主公。”荀彧手持竹简,缓步走到李牧身旁,“城中伤亡统计已清点完毕。此战,我军阵亡三百二十七人,重伤四百余人,轻伤不计其数。陇西李氏阵亡约八百人,匈奴人损失不明。”

李牧沉默半晌,长叹一声:“死伤这么多,却未能留下一个活口审问。”

“实已尽力,况且对方乃是陇西李氏的精锐玄甲锐士,能击退他们已属不易。”荀彧轻轻摇头,“此战当是警醒,陇西李氏之怒,恐怕才刚开始。”

“匣子必须尽快破解。”李牧凝声道,“只有解开此物的秘密,才能掌握先机。王先生何在?”

荀彧答道:“王先生彻夜未眠,正在工坊研究那匣子。他说在战时的"震慑冲击"中,匣子似乎有些异动,或许能找到开启之法。”

“走,去看看。”

工坊内,王猛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着那枚神秘的黑色金属匣,眼眶深陷,面色疲惫却双眼炯炯有神。听得脚步声,他抬头见是李牧和荀彧,忙起身行礼。

“无需多礼,可有进展?”李牧直接问道。

王猛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主公,昨日您倾力施为的那一击,虽是为退敌而用,却无意间给了老夫莫大启发!那股能量波动,竟与匣子上的符文产生了共鸣!”

他指着匣子表面那些深邃的花纹:“您看,这些符文的排列,老夫原以为是某种加密的密码或法阵,但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频率记录!”

“频率记录?”李牧略感疑惑。

“正是!”王猛拿起一枚墨晶碎片,轻轻按向匣面,缓慢地顺着某种特定的轨迹滑动,“能量不在于强弱,而在于频率的和谐与否。就像琴弦,力道大小并非关键,而是拨动的节奏才能奏出美妙乐章!”

随着王猛手中墨晶的移动,那枚匣子表面的符文真的开始微微发光,隐约间如同心跳般律动。

“照这么说,我们之前一直尝试错误的方法?”荀彧走近几步,仔细观察着匣子的反应。

王猛眼中充满了智者的光芒:“没错!我们一直在强行"敲门",却不知道是需要"按节奏敲"!匣子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与之共鸣的心跳!”

“那么开启之法?”李牧也被这发现吸引,精神为之一振。

“尚需时日,”王猛叹了口气,“还差最后一步,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能量与之共鸣,不仅仅是墨晶,可能还需要…血气!”

“血气?”荀彧与李牧同时露出惊色。

“战场上那骇人的杀气、亡者的执念、生者的意志,这些无形的能量场,或许正是开启这匣子的最后一把钥匙。”王猛目光深沉,“昨日蒙将军战死的地方,那般意志与执念,若能引导其中一丝能量…”

“休得胡来!”李牧的语气陡然严厉,“蒙将军尸骨未寒,岂能打扰他安息!”

“主公误会了,”王猛连忙解释,“老夫绝非要亵渎亡灵,而是想用一种符箓,引导那一缕战意之气,与匣子共鸣。”

李牧眉头紧锁,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蒙恬的牺牲已经让他心如刀割,若再利用其英灵…但若打不开匣子,不能了解陇西李氏为何如此在意此物,下次面对敌人时,他们仍将处于被动。

“主公,”荀彧轻声道,“蒙将军忠勇无双,若知道他的牺牲能为我军提供转机,想必九泉之下也会欣慰。”

李牧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只此一次,且需谨慎行之!”

天色渐晚,蒙恬的遗体被安置在城门旁的灵堂内。李牧命人设下祭台,王猛小心地放置了匣子和几块特制的墨晶。一切就绪后,李牧亲自上前,向蒙恬牌位深深一拜。

“老兄弟,请原谅我的冒昧,若你在天有灵,助我一臂之力!”

荀彧在一旁诵读祭文,王猛则屏息凝神,手持一枚特制的符箓,轻轻地贴在匣子上,然后开始引导能量。

灵堂内气氛肃穆,唯有木炭燃烧的细微噼啪声。突然,匣子表面的符文亮了起来,光芒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亮!那不再是单一的符文闪烁,而是整个匣面上的纹路全部亮起,宛若繁星点点,透出一种苍凉而古老的气息。

“开始共鸣了!”王猛低声道,额头已经渗出汗珠,“我感觉到了…那股坚毅的意志…那是蒙将军的战意!”

匣子表面的光芒开始跳动,如同心跳,先是缓慢,继而加快,最后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突然,那光芒凝聚成一束,直射向灵堂中蒙恬的牌位!

“咔嚓—”

一声轻微的机簧声响起,匣子的顶盖自动弹起一条缝隙!

“打开了!”三人同时惊呼出声。

李牧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伸手轻轻掀开匣盖。刹那间,一股比之前更加古老、深邃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的长河。

匣中所藏之物,竟是一块菱角分明的黑色晶石,表面密布着比匣子上更加复杂的符文。那晶石并不大,约莫成人手掌大小,却给人一种无比厚重的感觉,仿佛凝聚着无穷无尽的信息与力量。

“这是…”李牧不禁伸手想去触摸,却被王猛一把拦住。

“小心!此物非比寻常!”王猛面色凝重,“这不是普通的墨晶,而是…记忆晶石!”

“记忆晶石?”李牧与荀彧皆是第一次听闻这个名词。

王猛神情复杂地解释道:“传说中,上古强者可将毕生所学、见闻甚至思想,记录在特殊的晶石中,以求传承后世。若此物当真是记忆晶石,那其中所藏,必定是陇西李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的核心秘密!”

三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与期待。李牧缓缓开口:“那么,如何读取其中内容?”

王猛凝视着那晶石,轻声道:“尚需研究,但有了开匣之法的启发,或许不会太难。主公容老夫三日时间,定给您一个答案!”

“好!”李牧深深望了一眼晶石,又转向蒙恬的牌位,低声道,“老兄弟,多谢你了。”

离开灵堂,夜色已深。李牧站在城墙上,望着满天繁星,心情异常复杂。一边是对蒙恬等将士的深切怀念,一边又是对未来的殷切期望。他知道,匣子的秘密或许将改变一切,但更大的风暴,也必将接踵而至。

“主公。”岳飞不知何时来到身旁,“城防已加固完毕,百姓也已安置妥当。”

李牧点点头:“鹏举,你认为…陇西李氏会多久后再来?”

岳飞沉思片刻:“短则半月,长则一月。他们需要调集更多兵力,或许还会寻求其他帮手。”

“那我们便只有这些时间。”李牧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从明日起,全城进入战备状态,训练新兵,修筑城防,储备粮草。若那匣中秘密能为我所用,或许能改变被动局面。”

“末将谨遵主公令。”岳飞郑重地行了一礼。

夜风拂过,吹散了空气中残余的血腥味。李牧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能感受到新生的气息。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榆林镇都将在他的带领下,浴火重生,迎接更大的挑战!

而那匣中之谜,或许正是改变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