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三章强敌压境,将计就计【1 / 2】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汜水关城楼之上,李牧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那面迎风招展的“刘”字大旗。战旗之下,刘曜麾下三万精锐铁骑整齐列阵,黑压压一片,宛若乌云压城。他们不似呼延晏部下那般杂乱无章,反而军容肃穆,阵型森严,铁甲在夕阳映照下闪烁着寒光,刺痛了每一个守军的眼睛。

“好一支劲旅!”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注意到敌军阵列中有一支骑兵格外引人注目——那些骑士身披兽皮,马蹄裹着特制的皮革,弓矢形制独特,正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屠各部。

“屠各部果然来了。”诸葛亮轻声道,“此部骑射无双,勇悍绝伦,一旦近身,必是劲敌。”

岳飞神情肃穆,手中沥泉枪长缨随风飘荡:“末将在北疆时曾与屠各部交手,其骑射之精准,进退之迅疾,确实非同寻常。关内守军须当严加防范,避免被其弓矢所伤。”

远处的匈奴大军在距关五里处缓缓停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扎营。数千匈奴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如同运转精密的机器,迅速搭建起一座井然有序的军营。帐篷规整排列,哨位布置得当,战马被牵至专门区域饲养,连投石机、攻城锤等攻城器械也摆放得井井有条。

整个筑营过程,竟不见半点混乱,与呼延晏军队的杂乱无章截然不同,显示出了刘曜治军的严明与精细。

“此非等闲之敌。”李牧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身旁的诸葛亮,“先生,依您看,这刘曜会先以何种手段攻城?”

诸葛亮羽扇轻摇,细细观察着敌军布阵和营地设置,冷静分析:“刘曜以勇猛著称,治军严整,营盘布置之规整,非呼延晏可比。他麾下精锐众多,攻城器械齐备,且屠各部骑射之精,可压制我城头弓箭手。依此情形推断,他必先试我城防坚固程度,且——”

诸葛亮话音未落,远处尘土飞扬,一队约莫二十余人的骑兵自敌营中奔出,直奔汜水关而来。当先一人身着蟒袍,头戴金冠,手持令旗,引领众人来到关下,朗声高呼:“刘曜大将军有令,传书汜水关守将李牧!”

“竟是使者?”李牧微微皱眉。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莫非是来劝降?”

城下使者见城头有人注目,高声继续道:“李牧听着!我家大将军仰慕阁下英名已久,特遣我等送上战书一封,请阁下明日出关决战,免得妄自陷于城池之中,贻笑大方!”

一名亲兵将使者递上的书囊用箭射上城头。李牧展开一看,只见信中言辞极其傲慢,除了约他出关一决生死外,更扬言若李牧不敢应战,便要将汜水关踏为平地,关内军民,无一生还。

李牧看罢,冷笑一声:“好大的口气!”

诸葛亮轻抚长须,眼中闪烁智慧的光芒:“此乃骄兵之计,意欲诱我出城决战。刘曜深知我军新胜,士气正锐,却又兵力不足。若出城野战,纵有一时之勇,终难敌其精锐骑兵。”

他看向李牧,语气笃定:“主公切不可中计。坚城在手,我军暂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方为上策。”

李牧深以为然,沉声道:“传令下去,严守城池,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

随即他望向城下那等候答复的使者,冷笑道:“此人狂妄无礼,当以儆效尤!弓箭手何在?”

城墙上数十名弓箭手应声上前,挽弓搭箭,静待号令。

“射杀来使,以示我军决心!”李牧一声令下,顿时箭雨如注,将城下使者及其随从射成了刺猬,无一生还。

这一幕被远处匈奴营中的刘曜尽收眼底。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未暴怒,反而露出一丝冷笑,对左右道:“李牧不敢出战,诸葛亮徒有虚名。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开始攻城!我要让这汜水关,变成他们的坟墓!”

夜深时分,汜水关内,一场紧急军议在关楼之上召开。

“先生,据斥候回报,刘曜营中攻城器械极多,且种类繁杂,与我军以往所见迥异。”岳飞向诸葛亮汇报道,“尤其是那数架巨型投石机,形制奇特,威力恐怕非同小可。”

陈瑞闻言,不由变色:“难道是传说中的"霹雳车"?”

“霹雳车?”李牧目光一凝,“那是何物?”

陈瑞沉声解释:“此乃近年匈奴军中新造的投石利器,以强弓之力配合巧妙机关,可投巨石百步之外,力道奇大,城墙难挡。若果真是此物,明日攻城,我军恐怕凶多吉少。”

众将闻言,无不神色凝重。

诸葛亮却淡然一笑:“将军不必忧虑。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亮已命人仔细观察敌军器械,并参考缴获的图纸,略知一二。”

他转向沙盘,指着城墙各处:“我早有准备。城墙各处的"飞弩"与"滚木炮",正是针对这类攻城器械所设。明日一战,当可一试高下。”

军议至深夜,诸葛亮将守城任务细致分配:岳飞率墨卫精锐守东段城墙,陈瑞领本部旧军驻守西段,李牧亲自坐镇中央,张灵韵则负责内部警戒和预备队调度。每个防区都配备了“飞弩”和“滚木炮”,还备有充足的火油、滚木、檑石等守城器具。

“诸位切记,明日一战,乃生死存亡之战。”李牧沉声道,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位将领,“刘曜非等闲之辈,必倾尽全力攻城。我等当同心协力,坚守雄关,决不可让匈奴贼军踏入一步!”

“末将愿以死报国!”岳飞拱手应诺,语气铿锵有力。

其他将领也纷纷表态,坚定了守土卫国的决心。军议散后,将士们各自回防,准备迎接明日的血战。

李牧独自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处匈奴大营中点点的篝火,心潮起伏。明日一战,他将面对的是匈奴汉国最为倚重的名将刘曜,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即将到来。

诸葛亮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旁,羽扇轻摇,语气平和而坚定:“主公无需忧虑。明日之战,纵使刘曜勇冠三军,亦难破我关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