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九章暗中布局,智取鬼门【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昏将尽,夜色将临。诸葛亮立于山崖之上,远眺鬼门关的轮廓,眼中思虑万千。微风拂面,吹动他的衣袂与羽扇,如同无形的战场上暗流涌动。血旗悍将据守鬼门关,形势险峻,若贸然强攻,伤亡必重。

“先生深思熟虑,可有破敌良策?”李牧踏着夕阳的余晖走来,站在诸葛亮身旁,同望远方。

诸葛亮目光如电,轻摇羽扇道:“鬼门关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血旗悍将虽失了刘曜这个主帅,却仍有相当实力。我军若贸然强攻,即使攻下,也必损伤过半。”

“那依先生之见,应如何破局?”

“兵法云:"上兵伐谋"。”诸葛亮转身面对李牧,神情从容,“血旗悍将虽勇,然新掌大权,军中必有未稳固之处。我已派张灵韵前往黑山族,若能说服其助我军,则敌腹背受敌;同时,我们还需施展离间计,使鬼门关内部生变。”

李牧精神为之一振:“先生可是已有妙计?”

诸葛亮微微颔首,正欲详述,忽见岳飞快步走来,拱手道:“军师,主公,斥候回报,鬼门关内有异动。血旗悍将似在紧急调兵,加固南面防御。”

诸葛亮眉头微蹙:“看来敌军已得知我军占领风口谷。鹏举,你部今夜可否秘密绕至关隘东侧,佯作攻击之势?”

岳飞抱拳应道:“末将领命!只是东侧山路崎岖,若大军开进,恐难隐藏行踪。”

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无需大军,百余精锐即可。目的不在攻克,而在牵制,使敌分散兵力,不能集中防守。”

岳飞恍然大悟:“军师妙计!末将这便去安排。”

夜色愈深,营帐内灯火通明。诸葛亮垂目沉思,忽听帐外通报,张灵韵求见。她一进帐,便行礼道:“军师,黑山族使者已到营外,愿与我军结盟。”

“此事如何做到?”李牧惊喜问道。

张灵韵微笑道:“黑山族首领之子前月负伤,幸得灵韵用药及时救治。今日得知我军北上,特意前来相助。他们熟悉此地地形,愿为我军向导,并断绝鬼门关北路粮道。”

诸葛亮抚掌赞许:“灵韵功不可没!请黑山族使者入帐,我要亲自会见。”

不多时,一位身着皮裘、身材魁梧的黑山族勇士被引入帐内。他名叫铁木尔,乃黑山族首领之子。寒暄之后,铁木尔直言道:“汉人诸葛先生,我黑山族与铁狼卫、血旗部多年积怨。今闻李将军北征,特来结盟,共击血旗悍将!”

诸葛亮敬酒道:“铁木尔勇士远道而来,真乃天助我也!不知贵部可有多少兵力可用?”

“我部勇士三千,皆能骑射,熟悉山道。若明日出击,定能断敌粮道!”铁木尔豪气干云地说道。

诸葛亮目光如炬:“好!明日辰时,贵部可断北路粮道;我军则从南面进攻,内外夹击,必破鬼门关!”

铁木尔拍案赞同,约定明晨行动。待他离去后,诸葛亮又召集众将领,详细部署明日战事。岳飞负责东路佯攻,陈瑞统兵正面,李牧与诸葛亮坐镇中军,随时调度。

次日拂晓,天色微明。鬼门关四周山峦起伏,晨雾弥漫。忽然,关北传来震天的喊杀声,黑山族勇士如狼似虎般扑向匈奴的粮道,烈焰腾空,浓烟滚滚。

血旗悍将闻报大惊,急令手下:“快,派精锐保卫粮道!”话音未落,东面又传来战鼓声,岳飞率墨卫精锐从山间杀出,直取东门。

“东面也有敌军?”血旗悍将面色铁青,又急调兵力东进。

就在此时,南面主营,诸葛亮站在高处,看准时机,手中羽扇一挥:“全军出击!”陈瑞当即率五千精锐,摆开阵势,向鬼门关的南门压去。李牧则亲率千骑,绕至西侧,准备随时策应。

“四面受敌?这是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血旗悍将终于察觉不妙,却为时已晚,兵力已然分散。他急忙下令:“撤回分兵,集中守南门!”

诸葛亮早料到此着,当即传令陈瑞:“强攻,务必吸引敌军主力!”同时,他暗中致信李牧:“可从西门突袭,取敌不备!”

战场之上,喊杀震天,烟尘弥漫。南门激战正酣,血旗悍将亲自坐镇指挥,阻挡陈瑞的猛攻。忽然,西门方向号角声起,李牧率精锐骑兵如飓风般杀至,趁守军回援不及,一举攻入西门!

“不好!西门失守!”血旗悍将闻报大惊,急忙回军增援,南门防线顿时空虚。陈瑞见机猛攻,南门很快也被攻破!

与此同时,岳飞的佯攻也变为实战,东门激战正酣;北面黑山族更是焚毁粮草,切断退路。四面楚歌,血旗悍将陷入绝境。

眼见大势已去,血旗悍将咬牙下令:“撤!向北突围,与大部队会合!”

然而北路已被黑山族死死封锁,突围不成,血旗悍将只得率残部向东北角落死命冲杀。混乱中,李牧与血旗悍将短暂交手,一刀划破其臂膀,然血旗悍将拼死挣脱,带着数十亲卫,借着山林掩护,逃入深山。

傍晚时分,硝烟散尽,喊杀声渐歇。鬼门关上已换上李牧的旗帜,猎猎飘扬。城楼之上,诸葛亮与李牧并肩而立,望着血旗悍将逃遁的方向,神情复杂。

“血旗悍将虽逃,然部众已散,暂时构不成威胁。”诸葛亮轻摇羽扇,悠然道,“此战大获全胜,鬼门关已入我手,北疆可保太平矣!”

李牧却有些遗憾:“可惜未能生擒血旗悍将,恐怕日后还会成为我军心腹大患。”

诸葛亮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鬼门关既下,我军已掌控战略要地。至于血旗悍将,他孤身逃遁,失去军队支持,短时间内难成气候。待我军稳固边防,再图剿灭不迟。”

李牧点头称是,转而又问:“先生,我军既已北上百里,眼下如何处置这鬼门关?”

诸葛亮目光如炬:“鬼门关乃兵家必争之地,当重兵把守,同时广纳民心,安抚边民。我意在此设立北疆都督府,以岳将军为都督,统领边防军务;另请陈将军为副,协助军政。如此内外安定,可保边境无忧。”

李牧凝思片刻,郑重点头:“就依先生之策。此番北征告捷,多亏先生运筹帷幄,实为我军之幸!”

夕阳西下,鬼门关外旌旗猎猎。大军欢呼雀跃,庆祝胜利。诸葛亮站在最高处,望着渐渐西沉的落日,心中已在筹划下一步的宏图大业。此战虽胜,然天下未定,道路漫漫,仍需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