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卡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孙:再见!
趣说“本输”(二)
小岳:各位老少爷们儿,咱们又见面啦!上回跟老孙讲了“本输”里井穴、荥穴的门道,今天接着唠。
老孙:没错!上回听小岳这么一讲,我回去就试着按穴位,还真挺管用!
小岳:嘿!看来我讲的没白说。今天咱们讲讲“输穴”。在中医里,这输穴啊,就如同河水流经相对固定、沉稳的地段,大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老孙:哟!一听就挺有讲究,都有哪些输穴,快给大伙讲讲。
小岳:先拿足太阳膀胱经来说,它的输穴是束骨穴。就在咱们脚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这穴位可不简单呐!
老孙:能有啥不简单?不就一个穴位嘛,难道还能包治百病?
小岳:老孙,你可别小瞧它!经常刺激束骨穴,对头痛、项强、目眩这些症状,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比如说,您工作累了,头疼得像要炸开似的,按按束骨穴,说不定疼痛就能减轻不少。
老孙:真有这么神奇?我有时候加班加得头疼欲裂,改天得试试。对了,这找穴位有啥窍门没?万一找错了咋办?
小岳:这窍门啊,还真有!您可以先找到大致位置,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要是感觉有酸、麻、胀的感觉,那位置就找对啦!而且找穴位的时候,姿势也有讲究,得保持放松,这样穴位才容易找准。
老孙:原来是这样!看来找穴位也不容易,得下一番功夫。那其他经脉的输穴都有啥作用?
小岳: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是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这大陵穴可是调理脾胃的小能手。
老孙:调理脾胃?这跟心包经有啥关系?
小岳:老孙,这您就有所不知了。中医讲究脏腑之间相互关联,心包经和脾胃在气血运行上密切相关。要是您吃多了不消化,胃胀得像个气球,揉一揉大陵穴,能促进消化,让您的肚子舒服不少。
老孙:嘿!这中医还真是奇妙,看似不相关的穴位和脏腑,居然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对了,小岳,刺激输穴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小岳:当然有!首先,皮肤有破损、溃疡的时候,可千万别刺激穴位,不然容易感染。其次,饭后半小时内,也不适合刺激穴位,这时候肠胃忙着消化,刺激穴位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
老孙:看来这刺激穴位还得挑时间,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那输穴讲完了,接下来该讲经穴了吧?
小岳:没错!这经穴,就像河流变成宽阔的主干道,气血运行更为通畅。以足少阴肾经为例,它的经穴是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老孙:复溜穴?这名字挺有意思。它有啥作用?
小岳:这复溜穴对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有大作用!比如说,您水肿了,按揉复溜穴,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另外,它还能改善自汗、盗汗的情况。
老孙:自汗、盗汗又是啥?
小岳:自汗就是在清醒状态下,无缘无故出汗,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像下雨一样。盗汗则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醒来就不出了。要是您有这些情况,不妨试试刺激复溜穴。
老孙:哎呀!我有时候睡觉就出很多汗,第二天早上衣服都湿了,原来是盗汗啊!回去我得好好按按这个穴位。
小岳:不过老孙,您得注意,按揉复溜穴的时候,力度要适中,频率保持在每分钟60 - 80次左右,每次按揉10 - 15分钟。
老孙:好嘞!记住啦!小岳,你说这经穴就像主干道,那它和其他穴位有啥不一样?
小岳:经穴在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方面,作用更突出。而且不同经脉的经穴,对相应脏腑的调节作用也更直接。比如说,手太阴肺经的经穴经渠穴,对咳嗽、气喘等肺部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老孙:看来每个穴位都有它独特的用处,这中医穴位就像一个庞大的医疗网络。小岳,讲了这么多,我有个疑问,这些穴位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
小岳:这穴位名字的由来可大有讲究。有的是根据穴位的位置来命名,比如腕骨穴,就在手腕部;有的是根据穴位的功能来命名,像光明穴,就有清肝明目、改善视力的作用。还有的穴位名字和神话传说有关呢!
老孙:哇!没想到穴位名字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小岳,你懂得可真多!那今天经穴讲完了,下次是不是该讲合穴啦?
小岳:没错!下次我就给你讲讲合穴的奥秘。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的相声就到这儿,咱们下次再见!
老孙:再见啦!大伙记得回去试试这些穴位,说不定有惊喜哦!
趣说“本输”(三)
小岳:各位衣食父母,咱们又准时相约啦!前两次和老孙把井穴、荥穴、输穴、经穴讲了个遍,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五输穴里的最后一种——合穴。
老孙:嘿!终于盼到合穴了。小岳,快给大伙讲讲,这合穴又藏着什么大秘密?
小岳:老孙,这合穴啊,就好比河流奔腾入海,气血在这里汇聚。在咱们人体里,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要说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那就是足三里,这名字,估计大伙都不陌生。
老孙:这我知道!足三里名气可大了,大街小巷都在说。可它到底有啥神奇功效?
小岳:这足三里的功效,那可多了去了!它堪称人体的“保健大穴”,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样样在行。简单来说,您要是肠胃不好,吃点东西就胃胀、胃痛,没事多按按足三里,症状能缓解不少。
老孙:这么厉害!那具体怎么按呢?不会又有啥讲究吧?
小岳:讲究可多着呢!您可以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每次按压3 - 5分钟,力度以感觉酸麻胀为宜。另外,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效果也很不错。
老孙:艾灸?这又是个啥操作?不会把腿给烧着了吧?
小岳:瞧你这担心的!艾灸就是把艾条点燃,对准足三里,距离皮肤2 - 3厘米,让皮肤感受到温热就可以。一般每次艾灸15 - 20分钟,一周2 - 3次。不仅能保健,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呢!
老孙:听着还挺靠谱。小岳,除了足三里,其他合穴又有啥功效?
小岳:再讲讲手太阳小肠经的合穴小海穴。它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这小海穴对缓解肘臂疼痛特别有效。您要是经常使用电脑,手臂酸痛,按按小海穴,能轻松不少。
老孙: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毛病,看来这小海穴得好好记着。小岳,这些合穴的位置都在肘膝关节附近,这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小岳:老孙,这可大有深意!肘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气血在这里汇聚、交接。合穴位于这个位置,能更好地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治疗脏腑疾病。就像一个交通指挥中心,协调各方,保障身体的正常运转。
老孙:原来是这样!中医的智慧真是让人惊叹。小岳,你讲了这么多穴位,我有个疑问,这些穴位真的能替代药物治疗吗?
小岳:老孙,这可不能一概而论。穴位按摩、艾灸等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调理和治疗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病情较轻的时候,刺激穴位可以缓解症状;要是病情严重,还是得去医院,听从医生的安排,该吃药吃药,该治疗治疗。
老孙:这点确实得注意,可不能耽误了病情。小岳,你对中医这么了解,是不是有什么学习窍门?
小岳:窍门嘛,还真有!首先,得找几本靠谱的中医书籍,像《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其次,多实践,在自己或者家人身上找穴位、按摩,积累经验。最后,多向老中医请教,他们的经验可是无价之宝。
老孙: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心动,想学习中医知识了。小岳,除了五输穴,中医里还有其他重要穴位吗?
小岳:当然有!像关元穴、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在下腹部,对补肾壮阳、调理月经有很好的效果。还有神阙穴,也就是肚脐,艾灸神阙穴能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老孙:没想到肚脐还有这么大作用!小岳,你讲得我都入迷了。这中医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太宝贵了。
小岳:没错!咱们作为后人,有责任把中医文化传承下去。不仅要自己了解、受益,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医的魅力。
老孙:说得对!小岳,今天听你讲合穴,收获满满。下次咱们再讲讲其他有趣的中医知识。
小岳:好嘞!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的相声就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关注中医,收获健康!咱们下次再见!
老孙:再见啦!祝大伙身体棒棒,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