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1年9月15日,上海贝尔武汉办事处
王志强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眼球布满血丝。巴黎总部法务部的回复简单粗暴:要么支付八千万和解金,要么停产s1240交换机——这款占公司中国区营收70的拳头产品。
“王总,最新消息。“秘书推门进来时差点被满地的烟头滑倒,“谢一扬今早接受了《长江日报》专访“
王志强抓起平板电脑,屏幕上谢一扬正站在流水线前微笑。标题是《民族企业扬帆通信打破外企垄断,程控交换机国产化指日可待》。配图里那些所谓的“自主研发生产线“,分明是他们上个月才运抵武汉的进口设备!
“备车!“王志强突然跳起来,西装扣子崩飞两颗,“去东湖宾馆,法国大使馆参赞到了!“
车队疾驰在长江二桥上时,车载广播正在播放谢一扬的访谈录音:“我们掌握核心科技,不怕任何国际巨头的打压“背景音里隐约有机床运转的声响,王志强却听出那是录音棚合成的工业噪音。
东湖宾馆套房里,法国参赞杜邦正在品鉴红酒。听完王志强汇报,这个高卢人只是晃着酒杯轻笑:“亲爱的王,你们中国人有句老话——“他突然切换成蹩脚中文,“强龙不压地头蛇。“
“但我们的技术“王志强刚要争辩,杜邦就按下遥控器。电视里正重播谢一扬的专访,镜头扫过生产线控制台时,有个穿上海贝尔工服的背影一闪而过。
“那是我们武汉办的李工!“王志强失声惊呼。
杜邦抿了口红酒:“三天前辞职的。“他递来一份离职证明,签字日期是谢一扬专利申请日当天,“现在他是扬帆通信的技术总监。“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王志强恍惚看见谢一扬站在雨幕中,手里举着块“民族品牌“的招牌,背后却是他们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核心技术。
1991年9月28日,武汉中院第三法庭
庭审进入第七天,书记员的速录机已经换过三次电池。谢一扬悠闲地转着钢笔,看王志强的律师团像热锅上的蚂蚁。那位从巴黎飞来的金发女律师正用蹩脚中文争辩,声称倾斜角度差异构成“实质性不同“。
“反对!“谢一扬的首席律师陈大壮突然起立,“被告方提供的德国专利文件“他故意停顿,等全场目光聚焦后才继续,“缺少中国驻德使馆的认证手续。“
法官翻阅文件时,谢一扬瞥见王志强在擦汗。那个秃顶男人此刻才意识到,这场官司从开始就是死局——要么承认侵权,要么承认技术泄密,而后者会让他丢掉饭碗。
“休庭十五分钟。“法官突然宣布,“被告方请补交认证文件。“
王志强冲出法庭时差点绊倒。谢一扬不紧不慢地跟出去,看见他在走廊尽头疯狂拨号,想必是打给德国那边的同事。但此刻柏林正是凌晨三点,没人会接这个越洋电话。
“谢总。“张铁柱的机械臂递来保温杯,“林教授来电,生产线调试好了。“
谢一扬拧开杯盖,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透过氤氲水雾,他看见王志强正抓着法院书记员说什么,手里厚厚一叠欧元钞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1991年10月5日,暴雨夜
闪电劈开夜空时,谢一扬正站在武汉中院档案室窗前。身后,档案管理员老周战战兢兢地打开保险柜,取出标着“(1991)鄂知民初字第188号“的卷宗袋。
“谢、谢总“老周的手抖得像帕金森患者,“王院长说只能看半小时“
谢一扬没接话,只是将信封推过去。厚厚一沓美金压住了老周颤抖的手指,也压住了他尚未出口的推辞。
卷宗里的技术鉴定报告还散发着油墨香。谢一扬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司法鉴定中心的公章下,结论明确写着“两者技术特征实质性相同“。这是胜诉的关键证据,明天上午宣判后将永远封存进历史档案。
“周师傅,借个火。“谢一扬突然说。老周慌忙递来打火机,却见他只是点燃了烟,然后把打火机轻轻放在鉴定报告上。
火苗蹿起的瞬间,档案室突然断电。黑暗中老周惊叫一声,等应急灯亮起时,鉴定报告已经烧得只剩角落在冒烟。而谢一扬站过的位置,只剩个湿漉漉的脚印——窗外暴雨如注,竟有雨滴穿透钢窗落在案卷上。
“意、意外“老周瘫坐在地,看着雨水把灰烬冲进排水口。他没注意的是,那个打火机根本不是他的,而是上海贝尔的定制礼品。
1991年10月6日,武汉中院
“因关键证据灭失“法官声音干涩得像生锈的齿轮,“经合议庭评议,本案调解结案。“
王志强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希望的光芒。七天前还寸步不让的谢一扬,此刻竟微笑着点头同意调解。而调解方案更是匪夷所思——扬帆通信获得s1240交换机华中地区总代理权,上海贝尔则支付“象征性赔偿“三百万元。
“这是双赢。“签完调解书,谢一扬主动握住王志强的手。闪光灯下,两人笑容满面,仿佛之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只有王志强能感觉到,谢一扬在他掌心划了个“李“字。那是他们武汉办前工程师的姓氏,也是巴黎总部调查技术泄密时唯一的线索。
走出法院时,暴雨初歇。谢一扬的桑塔纳径直开往东湖高新区,那里新建的厂房正挂着“热烈庆祝扬帆通信与上海贝尔战略合作“的横幅。而王志强的奔驰则拐向机场——这个法国公司的中国区总工,此刻最想做的,是赶在总部问责前递交辞呈。
车窗上雨痕未干,谢一扬的手机屏幕亮起短信:“李工已到深圳,明早过关。“发信人是张铁柱,此刻正在罗湖口岸打点边检。
谢一扬删掉短信,看向后视镜。法院大楼在雨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国徽上的麦穗图案清晰可见。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枚国徽还会见证更多“民族企业“的崛起——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