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76章 光谷的税收迷宫【1 / 2】

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1年10月3日,武汉扬帆大厦。

谢一扬站在88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长江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城而过。晨光洒在江面上,碎成千万片金色的鳞片。他手中的咖啡已经凉了,却浑然不觉。

“老板,国税总局的调查组已经到了楼下。“

张铁柱的机械臂递过一份文件,谢一扬扫了一眼,是国税总局的正式调查通知书,落款处鲜红的公章刺得他眼睛生疼。

“比预计的早了两天。“谢一扬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通知刘志强,启动"蜂巢计划"。“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两下:“财务部说最后三家离岸公司的股权变更还没完成,瑞士银行的——“

“让他们在半小时内搞定。“谢一扬打断他,将咖啡杯重重放在桌上,“否则就准备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吧。“

张铁柱转身离去,机械腿在地毯上留下轻微的压痕。谢一扬拿起桌上的金色钢笔,轻轻敲击着那份调查通知书。这支笔是周明远升任副省长时送的礼物,笔帽上刻着“政商同心“四个小字。

窗外,三辆印着“税务稽查“字样的黑色轿车驶入大厦前广场。谢一扬眯起眼睛,看着从车上走下来的七个人,领头的那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格外显眼——郑国栋,国税总局稽查局副局长,以铁面无私着称的“铁算盘“。

“来得真快。“谢一扬冷笑一声,按下桌上的通讯键,“让公关部准备好b方案,通知所有高管到88楼会议室。“

十分钟后,扬帆集团的核心团队齐聚会议室。财务总监刘志强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法务总监陈明不断翻动面前的文件;公关总监李雪则已经准备好了几份新闻通稿。

“诸位,“谢一扬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有力,“国税总局突然对我们展开调查,重点是我们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抵扣。“

刘志强的手微微发抖:“谢总,"蜂巢计划"的87家关联公司中,还有三家没完成最后的股权变更,如果国税局追查资金流向——“

“那就别让他们查到。“谢一扬打断他,“陈总监,我们有多少时间?“

陈明推了推金丝眼镜:“根据程序,他们有权调阅过去五年的所有财务资料,现场调查预计持续三到五天,如果需要进一步核查,可能会延长至两周。“

谢一扬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得像心跳监测仪。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的决定。

“李总监,立即发布新闻稿,宣称扬帆集团全力配合国税总局的例行检查,强调我们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谢一扬快速下达指令,“刘总监,准备三套账本——a套给国税局看,b套备用,c套立即销毁。“

刘志强倒吸一口冷气:“谢总,a套账本只能解释大约60的研发费用,剩下的12亿缺口——“

“那是你的问题。“谢一扬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张铁柱,联系周秘书长,我需要知道这次调查是谁推动的。“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知道,那87家交叉持股的关联公司和虚构的12亿研发费用,是扬帆集团避税的核心手段。如果被查实,不仅面临巨额补税和罚款,更可能引发刑事调查。

“还有,“谢一扬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让技术部准备好数据清除程序,所有电子账本必须设置自毁指令。“

众人匆匆离去执行命令,只有张铁柱留在原地。谢一扬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广场上闪烁的警灯。

“老板,要不要启动"保险方案"?“张铁柱低声问道。

谢一扬没有立即回答。他想起三个月前,当刘志强第一次提出“蜂巢计划“时,自己是如何被那精妙的税务架构所吸引——87家分布在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和香港的关联公司,像蜂巢一样错综复杂地交叉持股,将真实的利润流向掩盖得无影无踪。而12亿的研发费用,更是让扬帆集团连续三年几乎没交过企业所得税。

“先不急。“谢一扬终于开口,“让我们看看这位"铁算盘"到底有多硬。“

国税总局调查组的临时办公室设在扬帆大厦的80层。郑国栋站在窗前,看着几乎相同的城市景观,眉头紧锁。

“郑局,这是扬帆集团提供的部分财务资料。“年轻的女稽查员小林递过一摞文件,“他们声称技术研发是集团的核心战略,过去三年投入超过15亿。“

郑国栋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研发人员名单呢?专利申报记录?实验室使用日志?“

“他们说需要时间整理。“小林犹豫了一下,“郑局,我查了税务系统的记录,扬帆集团过去三年的营收增长与研发投入确实呈正相关,而且他们确实申请了不少专利。“

郑国栋冷笑一声:“专利可以买,研发人员可以虚设,实验室可以摆拍。“他指着文件上的一行数字,“看这个——去年第四季度突然增加的24亿研发费用,恰好把全年利润压到了微利状态,太精准了。“

调查组的另一位成员老张推门进来:“郑局,我查了扬帆集团的关联企业,至少有二十多家科技公司跟他们有合作关系。“

“继续深挖,“郑国栋命令道,“重点查这些公司的注册地、实际控制人和资金流向。另外,联系知识产权局,核实扬帆集团所有专利的真实研发背景。“

老张点点头离开,郑国栋则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北京的内部号码:“王司长,我需要紧急调阅扬帆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的记录对,特别是与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之间的。“

挂断电话,郑国栋的目光落在墙上扬帆集团的宣传海报上——谢一扬面带微笑站在“光谷研发中心“的招牌前,身后是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和高精尖设备。海报底部印着一行醒目的标语:“创新引领未来“。

“创新避税手段还差不多。“郑国栋喃喃自语。

88楼,谢一扬的私人办公室。

“周秘书长怎么说?“谢一扬盯着张铁柱问道。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周秘书长说,这次调查是国税总局新任局长直接下的命令,背景是国务院要严查利用研发费用避税的企业。不过“机械臂递过一张纸条,“他给了我们这个。“

谢一扬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和电话号码:郑国栋的妻子在协和医院住院,需要一种进口特效药。

“有意思。“谢一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联系医药部,准备三盒"瑞博西尼",明天送到协和医院特需病房。“

张铁柱记录下指令,又补充道:“周秘书长还说,调查组里有个人需要特别注意——王丽,她曾经是我们财务部的副总监,去年因为"健康原因"离职。“

谢一扬的手指突然停住了。王丽,那个发现“蜂巢计划“漏洞后坚持要完善记录的女人,被他以“长期抑郁症“为由辞退。没想到她竟然进了国税总局。

“找到她现在的住址。“谢一扬的声音冷得像冰,“另外,让刘志强立刻来见我。“

十分钟后,面色惨白的刘志强站在谢一扬面前,手里捧着一台加密笔记本电脑。

“谢总,这是c套账本的电子版,我已经删除了服务器上的原始数据。“刘志强的声音颤抖着,“但国税局如果追查银行流水,还是会发现资金最终流向了那些空壳公司。“

谢一扬接过电脑,快速浏览着屏幕上的数据:“王丽知道多少?“

刘志强擦了擦额头的汗:“她她负责过三家关联公司的账务对接,知道这些公司没有实际业务。“

“三家?“谢一扬眯起眼睛,“哪三家?“

“开曼注册的"星辰科技",维尔京群岛的"未来实验室",还有香港的"长江创新"。“刘志强咽了口唾沫,“不过她离职前,我已经按照您的指示修改了这三家的股权结构,现在挂在了一个瑞士信托名下。“

谢一扬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你女儿是不是下周要去英国留学?“

刘志强一愣:“是是的,谢总。您上次特批的留学补助,我们全家都很感激“

“很好。“谢一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让秘书给你订了今晚飞伦敦的机票,你先去那边安排一下女儿的入学事宜。国税局这边,我会应付。“

刘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谢总,我我不能现在离开,国税局会起疑的“

“张铁柱会送你回家收拾行李。“谢一扬的语气不容置疑,“晚上八点的航班,头等舱。“

刘志强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谢一扬冰冷的眼神,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踉跄着离开了办公室。

谢一扬拿起电话:“李总监,准备一份新闻稿,内容是扬帆集团财务总监刘志强因女儿突发疾病,紧急前往英国陪护。强调他对集团财务工作的贡献和严谨态度。“

挂断电话,谢一扬转向张铁柱:“让技术部准备一台和这个一模一样的笔记本电脑。“他指着刘志强留下的电脑,“数据要做旧,研发费用的明细要重新编,时间戳全部修改为去年。“

张铁柱记录下指令,又问道:“王丽那边怎么处理?她住在朝阳区国税局家属院3栋50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