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1年12月16日,凌晨3点17分,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
康宁公司首席法务官理查德·斯通将一摞文件重重摔在橡木会议桌上,惊醒了打瞌睡的助理。“这些中国人简直无耻至极!“他指着文件上长飞光纤的产品结构图,“连分子排列都和我们一模一样,还敢声称是自主创新?“
窗外,纽约的雪下得正紧。理查德松了松领带,转向玻璃幕墙上的投影——那是康宁实验室刚拿到的长飞光纤样品分析报告。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截面图。
“先生们,“理查德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我们找到了决定性证据。“他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一个实验室日志的扫描件,“这是长飞光纤研发中心的内部记录,明确提到了"参考康宁专利技术"。中国人在盗窃我们的技术后,甚至懒得修改文档措辞!“
助理递来一杯黑咖啡,理查德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让他更加清醒。“明天提交诉状,申请冻结长飞光纤所有海外资产。“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要让那个叫谢一扬的中国暴发户知道,偷窃美国技术的代价是什么。“
同一时刻,武汉东湖高新区,扬帆集团总部大楼。
谢一扬站在全景落地窗前,手中捏着刚从纽约传真过来的文件。窗外,光谷的灯火在冬夜里显得格外冷清。他的倒影映在玻璃上,与远处长飞光纤工厂的轮廓重叠在一起。
“老板,康宁这次来势汹汹。“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将分析报告投影在空气中,“他们掌握了我们三处实验室的内部记录,包括林教授团队早期的研发日志。“
谢一扬的指尖轻轻敲击着窗玻璃,节奏如同倒计时。“林教授知道了吗?“
“已经通知了,他正在赶来。“张铁柱顿了顿,“但有个问题——康宁的证据里,有一部分来自我们内部数据库,而且是三个月前的最新记录。“
谢一扬的手指突然停住。这意味着,长飞光纤内部有人向康宁泄密。
电梯“叮“的一声响起,林教授匆匆走出,眼镜片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这位武汉邮科院的顶尖专家此刻面色苍白,手里紧握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谢总,大事不好!“林教授的声音有些发抖,“康宁拿到的不仅是早期参考文档,还有我们上个月的核心实验数据!“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标满红色批注的文件,“您看这里——光纤预制棒的沉积参数,和我们内部报告一字不差。“
谢一扬的目光扫过屏幕,瞳孔微微收缩。这些数据若是被法庭采信,长飞光纤将面临至少十亿美元的专利赔偿,更别提国际市场禁售的毁灭性打击。
“查。“谢一扬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冷得像冰。
张铁柱的机械臂立即接入公司内网,虹膜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三分钟后,他抬起头:“老板,数据库没有外部入侵痕迹。泄密者很可能是内部人员,而且权限不低。“
林教授突然想起什么,脸色更加难看:“上周李明哲请假回老家,说是母亲病重他是项目组核心成员,能接触到全部数据。“
谢一扬拿起办公桌上的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周局长,我需要查一个人。“他瞥了眼林教授电脑上的员工资料,“李明哲,身份证号xxxx,昨天应该乘坐了前往深圳或香港的交通工具。“
挂断电话后,谢一扬走到酒柜前,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旋转,映出他冷静到可怕的眼神。“林教授,从现在开始,研发中心所有人不得离开武汉,包括你。“
林教授咽了口唾沫,点点头。
清晨6点30分,罗湖口岸监控中心。
周明远亲自调阅了出境记录,很快在屏幕上锁定了目标:“谢总,您料得没错。李明哲昨天下午4点20分用旅游签证过关,入住了香港半岛酒店。“画面切换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走进酒店大堂,“但蹊跷的是,今早5点,他换了一身西装,坐上了康宁公司派来的专车。“
谢一扬盯着监控视频,嘴角浮现一丝冷笑。李明哲的西装口袋里,隐约露出一个u盘的轮廓。
“周局长,能拦截吗?“
周明远摇摇头:“已经飞走了。私人飞机,直飞纽约肯尼迪机场。“他压低声音,“上面有美国大使馆的外交车牌,我们无能为力。“
谢一扬挂断电话,转身对张铁柱说:“通知技术部门,准备plan b。另外,查一下李明哲在武汉的所有社会关系。“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长飞光纤工厂的招牌上。“康宁“两个大字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仿佛在嘲笑谢一扬的不自量力。
上午9点整,长飞光纤研发中心。
谢一扬亲自坐镇,召集了所有核心技术人员。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二十多名工程师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诸位,“谢一扬的声音很轻,却让在场所有人后背发凉,“公司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有人背叛了我们,把大家多年的心血卖给了美国人。“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表情,“但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人,还是心系中国光纤产业的未来。“
林教授在一旁擦着汗,白大褂腋下已经湿透一片。
“现在,我需要你们做一件事。“谢一扬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即推着一台设备进来,“这是军方最新的数据恢复系统,可以找回所有被删除的研发记录。“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我们要向法庭证明,长飞光纤的技术完全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不明白老板的意思。只有实验室副主任张建国脸色突然变得惨白——他负责管理所有研发日志,深知其中有多少内容是“参考“了康宁专利。
会议结束后,谢一扬单独留下了张建国。
“张主任,你在长飞工作多少年了?“谢一扬递给他一杯茶。
“五、五年了。“张建国的手不停颤抖,茶水洒在裤子上也浑然不觉。
“听说你儿子在波士顿读书?学费不便宜吧?“谢一扬翻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张建国儿子在麻省理工的照片,“每年六万美元,还不算生活费。“
张建国的呼吸变得急促:“谢总,我我对公司一直忠心耿耿“
谢一扬抬手打断他:“我需要你修改研发日志,所有提到康宁的地方都要删除或重写。“他推过去一张支票,“这是五十万美金,足够你儿子完成学业。事成之后,还有五十万。“
张建国盯着支票上的数字,喉结上下滚动。他知道这是犯罪,但更清楚拒绝谢一扬的后果。窗外的阳光照在支票上,那个数字闪闪发光,像是恶魔的诱惑。
“我我需要原始记录做参考“
谢一扬笑了:“已经准备好了。“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一份详尽的替换方案,“康宁起诉的关键点有三个:光纤预制棒结构、沉积工艺参数和涂层配方。我们要证明,这三项技术都是我们独立研发的。“
张建国瞪大眼睛——方案中不仅有文字修改建议,还包括全套伪造的实验数据、设备记录甚至会议纪要,时间跨度长达三年。这是一套完美无缺的伪证链。
“这这需要改动上千份文件“
“你有三天时间。“谢一扬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对了,你妻子昨天在汉正街买了个新包,很漂亮。“
张建国浑身一颤,明白了这句话的潜台词。他的家人,都在谢一扬的掌控之中。
下午2点15分,纽约曼哈顿,康宁公司总部。
李明哲坐在会议室里,面前是康宁的技术团队。他们正在逐一比对长飞光纤和康宁的技术文档,不时发出惊叹声。
“李,你带来的资料太完美了。“康宁cto马克·约翰逊拍着他的肩膀,“这些足以证明长飞光纤盗用了我们至少十二项核心专利。“
李明哲勉强笑了笑,眼镜片后的眼睛却充满不安。他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里面还有更多没交出来的资料——那是他给自己留的保命符。
“明天我们就向法院提交补充证据。“理查德兴奋地说,“这次不仅要长飞赔偿,还要让谢一扬本人坐牢!美国法律对商业间谍的惩罚可是很严厉的。“
李明哲突然问:“如果如果长飞方面提出和解呢?“
“和解?“理查德冷笑,“除非谢一扬愿意交出所有技术专利和市场份额,否则我们会让他倾家荡产!“他转向马克,“联系《华尔街日报》,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企业的无耻行径。“
会议结束后,李明哲回到酒店房间,立刻反锁房门。他从行李箱夹层取出另一部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他压低声音,“康宁准备明天提交新证据,力度很大对,包括刑事指控。“电话那头说了什么,李明哲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不,我不能冒这个险你们得保证我家人的安全!“
挂断电话后,李明哲瘫坐在床上,汗水浸透了衬衫。他望着窗外的纽约夜景,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进退两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