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70章 低维态材料【1 / 2】

半子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等钱老的这段时间。

刘阳也没闲着,把可控核聚变的完整版也抄了出来。

之前自己做的只是简易版,现在各种条件具足,是时候拿出完整版了。

考虑到可控核聚变原材料的因素,刘阳还是选择了氘氘聚变的反应模式。

无穷无尽的大海里氘含量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之作为核聚变的原料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型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无论是放在船舶、飞机、潜艇这样的平台上。

还是放在地面作为民用供电那是绝对足够了。

大不了多装两个就是了。

可控核聚变相比“蝗虫无人机”难度就大了不少。

就算刘阳给了可控核聚变的全部详细图纸,如果只是这样的话。

凭目前的人类科技还是没办法做出来的。

除非只是制作之前魔都科技学院3号楼里的简易版。

要制作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运行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绕不过去的就是材料。

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

比方说低维材料。

所谓的低维材料,简单来说就是将自然界中的三维态材料,通过技术手段压制到更小级别的厚度。

比如压制到原子级厚度,那么得到的就是二维材料。

二维材料的概念源于20世纪对材料稳定性的理论争议。

1966年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无法稳定存在的论断。

但是2004年,曼彻斯特科学家用胶带剥离出单层石墨烯的实验,改写了这个论点。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首个二维材料,原子级厚度的石墨烯。

石墨烯实验的成功验证了二维材料的可行性。

于是后面就有了对二硫化钼、氮化硼等层状材料的剥离实验。

不过石墨烯、二硫化钼、氮化硼等本身就是层状结构体系。

他们的三维形态本身就是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的,就好比千层饼一样。

层内是依靠共价键、离子键或者说金属键来结合。

而层间依靠的是相对微弱的范德华力。

所以这种层状结构体系的材料相对比较容易剥离,从而实现材料的二维化。

只不过在人类已知的材料体系中975的材料都是非层状结构的。

如何制备这些材料的低维形态?

尤其是金属,金属的原子在任何方向都是跟周围原子有强金属键相互作用的。

形成的结构是一种强金属键的三维致密网络。

若想实现金属的低维化,简单来说就是要把整个金属结构压平,而且还不能压散。

假如一张3米见方的金属薄板,制备成原子级厚度的二维金属化。

这张二维金属平面,能铺满整个燕京。

材料的低维化,会引发材料的质变。

单原子材料会在光学、电学、力学等领域表现出与三维本体完全不同的优异特性。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尺度,材料会有呈现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

载流子迁移率、导热系数、极致的力学强度、比表面积等等。

同样的材料在三维状态下和低维状态下的表现截然不同,甚至有的参数天差地别。

比如将铜从三维状态,制备成原子级的二维态金属。

导电性会比铜在三维状态下高3倍。

因为电流只能在一个原子厚度的平面中传播,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上下乱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