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天子的命令不可违抗,只能硬着头皮执行。
必要时还要征用民间小船来协助运输。
……
这天,京城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前来觐见的胡人和回朝复命的官员。
这些胡人本来应该在去年就来京城觐见李恪的。
但由于李恪事务繁忙,才被推迟到现在。
他们这次过来也是希望获取消息,因为金矿的事情已广为流传。
他们还预料到朝廷必定会攻打吐谷浑,来京城是为了探听朝廷是否改变政策。
虽然李恪想要改变之前的政策,但现在朝廷还不算太稳定,毕竟接下来还要和吐谷浑开战,大唐也不可能到处挑起争端。
这样一来,朝廷四处救火肯定会让大家累得够呛。
另外,李恪也有意调整一下朝中的格局。
他上位后,没对朝政做大规模的变动,一直都是用李二留下的那些老面孔。
这么做虽然保证了朝廷的稳定,避免了大的动荡,但对李恪的统治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就是因为老臣的威望太高,新天子可能不太好驾驭他们,所以需要换一批自己的人么?
但李恪的情况和一般登基的天子不一样。
他身边的人才并不多,很难一下子占据高位。
他的心腹,在大唐没什么根基,如果想一起提拔,没有合适的理由。
如果现在能将一些朝中的老臣外放出去,事情可能就好办多了。
特别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朝中政务会非常繁忙,如果全部压在房玄龄这些老臣身上,他们恐怕会吃不消。
文臣这块儿是这样的,至于武臣方面,李恪其实不用太操心。
因为他手下的大将已经足够他使唤了。
李孝恭那边也在忙活着主持武举,挑军中的人才,感觉接下来的名将可能会比贞观那时候多些。
原本李恪的想法是先让国家休养生息个几年,然后再动手打仗。
但如今因为金矿,他也不得不赶紧准备跟吐谷浑开战了。
接下来,李恪肯定会把重点放在军事上。
内政方面,估计他会交给政事堂处理。
毕竟李恪的精力有限,不能方方面面都抓在手里。
就在李恪沉思的时候,内侍过来通报,说胡汉求见。李恪一下就来精神了,让人把胡汉带进来。
当初李恪回京城,留胡汉在凉城管理政务,还不停从他那挖人才,李恪对胡汉其实是有点愧疚的。
虽然凉城、新城被李恪不停吸取资源,但整体情况还是维持得不错的。
李恪这次打算对吐谷浑动手,那边的吐蕃也得有个人能顶起来,得把它控制在青高原。
李恪可不想自己费劲打赢吐谷浑,转头就听说西南让吐蕃给收拾了。
再者,一旦吐谷浑败了,李恪就要把注意力转到压制吐蕃上。
这一压,甚至可能得打起来,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
在这种局面下,李恪只能信任胡汉,让他去搞定这些事。
可能胡汉短时间内都回不了京城,不能在政事堂露面,这对胡汉来说,确实挺不容易。
胡汉走进殿里,李恪一看,胡汉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脸上皱纹也多了。
李恪心里不是滋味,赶紧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