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青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儿~驾!”
一辆大车轻松地跑在宽阔的土路上。
刘德信坐在车把上,一条腿收起来杵在扶手上,一条腿耷拉着,手里拿着鞭子,时不时地抽一下。
距离第一次进保州城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刘德信已经熟悉了这份工作。
最开始是在货栈里打杂,跑跑腿,调度安排之类的。
算账肯定是不用想了,这个怎么说也算是商行的机密。
罗掌柜很和气,不管是对谁,总的来说,就是工作氛围很好。
甚至有那么一刻,刘德信觉得比八十年后的职场轻松。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忽听得城外乱纷纷”
刘德信摇头晃脑唱着几句空城计,这年头娱乐节目没多少,这段时间一直来往于保州各地,看的最多的就是杂耍,卖艺,还有就是戏台唱大戏。
在刘德信的记忆里,也就是小时候每年四月十八庙会,会请戏班子来村里搭台唱戏,一共七天。
那时候不懂,也喜欢听,就是爱凑热闹。
而且最喜欢的其实是搭台子的时候,天天过去,看着戏台一点点成型。
大小不一的木杆,绑成传统戏台样式的架子,外面用草席覆盖,拿大针穿上绳子缝在木杆上。
一到晚上,老人们搬着板凳在台下听戏,孩子在周围你追我赶打闹,也会抢在戏台前,用石头砖块垒起来,登在上面扒着戏台看着,又或者骑在戏台突出的木杆处。
这种黄金位置,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打架不在少数。
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武生,小丑或者花脸,听着快板流水,而当老旦出来的咿咿呀呀的时候,就钻戏台底下,去后台看稀罕去了。
现在刘德信有点喜欢看了,甚至还能哼两句,也觉得自己越来越融入这个时代了。
这次回家,刘德信留下了不少东西,面粉,玉米面还有黄豆,还给了孩子们一兜桃子和苹果。
两个月了,空间的第一批粮食已经成熟了,小麦玉米各打了五千斤,加上之前的囤货,各有七千斤了。
为了给家人省事儿,直接在空间里弄成面粉和玉米面。
棒子魂儿,就是玉米芯,留下了。
不是吃,有粮食了谁拿那个填肚子,留着用来烧火,。
平原农村用来做柴火的,一般就是棒子秸,棒子芯,麦秸。
至于树枝什么的,有,但是很少用。粗大的木柴一般是冬天晚上烧炕,还有就是炖肉用,能撑时间长,不用总添柴。
之前种的豆类也熟了两茬,第二茬就主要种的黄豆。
现在家里不再做凉粉和豆腐去卖了,黄豆用来做豆腐自家吃,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了。
这个就让刘德旺在家锻炼锻炼了。
收成过后,刘德信直接把秸秆什么的都直接碎在地里,纯天然有机循环。
土丘那边已经种上了果树,是上次去跟车到了完县,那边盛产桃子,苹果,搞了不少树苗栽上了。
之前采摘园里的桃树,保持了原样没动,品种是岗山和久保,这次也嫁接了一部分过去。
里面的苹果好像就是黄香蕉和红富士,也嫁接了一部分去土丘果园,丰富品种。
还有红枣,村子里有的是,每棵树边上都会有很多小树苗,直接移植进去就行。
在空间里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出现扫绞子,那玩意儿落在身上,针扎的疼。
有一次站在枣树下的砖垛上伸手去摘枣,正好一个落在胳膊上,一下子没站稳摔下来了。
另外两种就是柿子和黑枣了,也是本地的,刘德信不太爱吃,也是有着惨痛的记忆,憋得慌,不过是为了丰富空间品种罢了。
板栗和核桃保州地界只能去西边山区找了,目前刘德信还没跑车去过,只使用果实种了。
后来才听说正常情况下这么种得七八年以上才能结果了,即便在空间,那也得一两年,除非直接催化加速。
种了就放着,以后有机会再去弄树苗,反正不是基本粮食。
目前空间又扩大了范围,这次是增加到了平地上,变成了二十亩,增加的部分种了玉米,未来拿出来不像白面那么扎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