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剑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方最近心情不错。
魏王殿下挨了训,蔫了。那个姓苏的县令,好像也没再天天往菜园子跑。
自己负责的那块地,虽然还是半死不活,但也没人盯着挑刺了。
他溜达到那片稀疏发黄的菜地边,蹲下身,捻了点土。前些日子悄悄撒的那些石灰粉末,效果真不赖。这地,算是彻底给“整治”了。
看来,之前的小心谨慎是对的。他瞥了眼远处苏沐那边绿油油、疯长似的菜地,嘴角撇了撇。长得再好有什么用?碍了贵人的眼,照样让你干不成!
他寻思着,既然风头过了,是不是该再“加点料”,让这对比更明显些?免得哪天皇帝心血来潮,真来看了,效果不够“震撼”。
户部衙署。
刘洎和司农寺少卿郑平再次碰头,议题还是那份《农田改良增产策》。
刘洎慢悠悠地翻着册子:“苏县令这法子,想法是好,可这民间的反应……啧啧,都说用了那东西,地气就坏了,将来生儿子都受影响,这谁敢担待?”
郑少卿点头附和:“是啊,刘侍郎。还有这沤肥池,京城左近哪有那么多闲地?挖得到处臭气熏天,万一闹出个瘟病,你我可都是罪人呐。”
“再者说,”刘洎放下册子,“这技术瞧着也不甚成熟,皇家菜园那一亩三分地,能说明什么?贸然推开,风险太大。我看,还是再等等,再议议,从长计议,对,从长计议。”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默契”。王大人的意思,他们领会得很到位。这事儿,就得拖着,拖到黄了为止。
王珪府邸。
心腹低声汇报着户部和司农寺那边的“审慎”,以及魏王李泰近来的“消沉”。
王珪端着茶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嗯,刘洎和郑平,都是识大体的老成之人,知道轻重。”
他呷了口茶,眼神里带着一丝轻蔑:“那个苏沐,没了魏王这愣头青在前头冲,我看他还能翻出什么浪花?不过是个县令,仗着几分小聪明,也想在长安城搅弄风云?哼,强弩之末罢了。”
“老大人英明。”心腹谄媚道,“现在只等一个机会……”
“不急。”王珪摆摆手,“等那皇家菜园的闹剧收场。到时候,自然有御史会出来说话,论一论这‘奇技淫巧’的弊端,论一论某些人蛊惑皇子、虚耗国帑的罪过。”
皇家菜园,苏沐那片试验田旁。
苏沐正指导着两个小太监,将沤好的、稀释过的肥水,小心地浇灌在菜根附近。
“先生,这肥水闻着不臭了,颜色也深。”一个小太监好奇道。
“嗯,这叫‘腐熟’。里面的‘脏东西’变成了‘好东西’,菜吃了才能长得壮实。这叫‘追肥’,紧着它们长个子的时候,再添把力。”苏沐解释道。
经过追肥的菜地,叶片愈发油绿肥厚,长势喜人。
另一边,赵方负责的那块地,浇水的小太监换了人。
他们提来的水桶里,水色略显浑浊,仔细看,似乎混着些许灰黑色的细末。这是苏沐私下吩咐李泰的心腹,用泡过草木灰的水来浇灌。草木灰含钾,对作物生长有益,虽然比不上苏沐那边的精细施肥,却也能稍稍改善土壤。
这细微的变化,赵方并未察觉。他只看到苏沐那边菜越长越疯,自己这边依旧半死不活。
魏王府。
小顺子风尘仆仆地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殿下,先生!奴才找到了!”他从怀里掏出那片碎瓦,又拿出一块新找到的、带着类似标记的瓦片,“城西有家小瓦肆,老师傅说,这标记几年前有人定过一批,是个大户人家,好像是在城南那边有个挺大的别院。具体是谁记不清了,但那瓦片样式和这标记,错不了!”
线索再次指向城南,指向了与王家势力范围重叠的区域。
李泰看向苏沐:“先生?”
苏沐点点头:“看来,对方的尾巴,藏得不算太深。”他转向小顺子,“辛苦了,这事先不要声张。”
苏沐沉吟片刻,走到赵平处理公务的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