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薛老婆子:“呐,你编排我是吧!”
林苏叶笑道:“没有没有,你快去打电话吧。”
这年头能给大队打个电话,那可是相当露脸的事儿。
尤其大杨湾、薛家屯也都通了电,也有薛老婆子的功劳呢。
薛会计不需要下地,每天守在办公室,要接电话、线路维修以及安排其他事务。他听着收音机,喝着茶叶沫子,别提多爽。
这时候电话响了,他接起来,居然是薛老婆子打来的。
薛会计立刻大声道:“婶子身体好啊!”
薛老婆子就让他帮忙喊薛老三。
薛会计:“那得等明后天的。这几天地里没多少活儿,他请了假的。”
这么一说薛老婆子就知道,这是去跑小买卖了,电话里不好直接说而已。
她就直接让薛会计转告,叫薛老三到二哥家去一趟,不是啥急事,看他时间安排就行。她这么说是怕家里人以为有什么事儿会担心。
薛会计就去家里告诉薛大哥和孙展英。
孙展英正带着闺女们在家里做活儿,自从不折腾生儿子以后她也热衷赚钱。
刘贺岩和薛老三做小买卖,除了卖明面的针头线脑,也和杨翠花一起倒腾粮票、粮食、补票、布等,当然也有其他的。刘贺岩眼光好,能发现商机,薛老三嘴巴好,能把东西卖出去,两人搭档相得益彰。
如今他们也发展了自己的生意。
刘贺岩让人编红绳,上面戴上一颗简单的小珠子、小桃核之类的装饰,能卖一到五毛钱,如果那个珠子够好,卖一块也是可能的。
这是他和薛老三一起去省城给林苏叶送鸭蛋找到的商机。
有些衣着讲究的男女会在手腕上戴一根,不管是本命年或者有别的寓意,总之有人这样戴就说明有人买。
一条红绳两分钱,一颗珠子两三分钱,手工简单的一分复杂的两分,卖一毛都挣四五分,要是去省城这种有钱人多的地方,那至少要一毛五。
对乡下人来说很贵,没人买,但是对于月月拿工资的城里人来说,一条手绳戴很久,还有好的寓意,一点都不贵。
孙展英家里有五个闺女呢,除了小五其他闺女都能编手绳,所以刘贺岩都不用找别人。
除了编手绳,孙展英还会用麦草掐辫子、编蒲扇、草盒,这些不要多少材料费,卖的价格却不错。
女孩子下地赚不到几个工分,还累得够呛,除了双抢季节孙展英不总叫她们下地,就在家里给刘贺岩做活儿。
晚上吃过饭,她本来就不爱出去纳凉闲聊,现在又铁了心不生儿子,更不出去。
一出去那些街坊邻居不管是好心还是看热闹的,总要唏嘘两句还是得有个自己的儿子,要么就出招儿给大娣招赘的。
孙展英懒得和他们叽歪,索性不出门躲在家里做活儿,耳根子清净还赚钱,多好的事儿呢!
现在有赚钱的营生,她对闺女们也不那么抠门,以前家里的鸡蛋舍不得吃,都要攒着去换钱补贴家用。
现在做活儿补贴家用,鸡蛋也能给家里人吃。
这日子可比从前折腾儿子的时候好太多了!
等薛会计说完事儿离开以后,孙展英就跟薛大哥商量,“现在也不忙,要不你带着大娣去看看娘和她二婶,给他们送点家里的菜和今年的新面去。”
薛大哥:“菜吃不了两顿就坏,鸡蛋的话咱娘养了二十来只鸡,可比咱家鸡蛋多。还是推磨多送点面粉?再寻摸谁家还有红豆绿豆给他们买点。”
孙展英没意见,别说现在婆婆跟着二房,一分钱不用他们出,一点粮食不管他们要,就薛明翊在部队当军官,这大队、生产队对薛家就格外客气呢。
她还有一个想法,大娣也17岁了,过两年就该相亲找婆家。
要是以前她寻思就在家门口找,闺女不远嫁,她和男人能照顾,闺女站稳脚跟也能照顾家里。
现在她已经不拼儿子,就觉得五个闺女呢都在家门口也没必要,不如也跟着进城试试。
大娣生得随薛家人,皮肤白净,模样俊俏,身段窈窕,性格也温和,关键手还巧,做饭、做活儿都不错。她在乡下指定能嫁个好人家,别说队干部家儿子,就是公社干部家也配得上的。
可孙展英现在不稀罕这些乡下小干部了。
乡下男人性情再憨厚老实的,那也是外面看着光,在家里也一个个当大爷油瓶子倒了不扶的主儿,要是上来脾气打女人揍孩子那是家常便饭。
当然城里男人也有他们的短处,有些城里男人看着人模狗样的,其实势利眼儿、抠门儿、小肚鸡肠。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进城机会多,生活也更好,要不人家文化人儿为啥都争着进城?
人家不比自己这些没读书的女人有见识?
孙展英觉得跟着他们走准没错。
当然城里人找对象也是有要求的,刨除那些机关、部队干部,普通工人家庭要求对象身体健康、模样顺眼、人品没大问题、有工作。
关键得有工作!
薛老三进城次数多了,还学一些城里话儿,说什么女青年找对象顺口溜:一套家具,二老双亡,三转一扭,四十平方……男青年自然也有,听着都有点欠扁。
城里有些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也会从乡下找,只不过对象没工作得靠他养家。
要是以前可能不行,现在孙展英不是能带着闺女做活儿么,只要能赚钱就和工作差不多,管她是做啥活儿?不偷不抢就行呗。
薛大哥自然同意。
二娣听见难免也心动想去,孙展英却说去多了招人烦,等过两年再说。
她是让大娣去试试机会的,有那个本事就留下或者嫁过去,没那个本事就回来嫁人也是一样的,反正不是赖着二房给解决。
一下子去俩,人家家里也拥挤,招人烦。
主要是二娣脾气没有大娣好,容易得罪人。
林苏叶早上去上班,没管薛老婆子和刘艳丽说什么,下午放学又在路边看到刘艳丽。
她正帮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婆子卖青菜,一边把青菜一把把捋顺整整齐齐码放在那里,一边嘴里吆喝,“新鲜翠绿的青菜,没有农药,口感清甜鲜嫩,走过路过别错过呀。”
其他卖菜的农民都嘴笨不会吆喝,甚至不好意思吆喝,她在那里大大方方地一亮嗓子,过来买菜的就往她那里去。
有人就不乐意,“我说闺女儿,你别喊,你要是把红袖章喊来,咱谁也卖不成。”
红袖章可还抓投机倒把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