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珊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34章 抢亲
“不要脸的贱蹄子,我们家的亲事都定好了,你来抢,人家倒是看得上你,自己长的啥样心里不清楚啊,是个男人都看不上眼,送上门的都不要,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万氏也从院子里出来了,双手叉腰,蹦起来吵架的时候,身上的肉乱颤:“谁不要脸,我们家闺女的亲事可是刘家大姑姐亲自说的,打听我家相公是童生,你又算个什么东西……”
韩氏开始大骂,万氏也不甘示弱,俩人可真是泼妇骂街,说出来的话,骂出来的脏字实在是写不出来,什么脏话,都能骂出来。
柳一一站在院子里都听呆了,她可从来没听人这么骂过,叹为观止。
“非礼勿听。”秦三郎上去捂着她的耳朵,不让她听到。
“干啥啊,我听听咋回事,大娘咋会跟三婶吵起架来了。”
她们骂的难听,声音很大,不但甄氏和孙氏都出来了,左邻右舍的也都听着热闹出来了。
甄氏的俩媳妇儿吵架,她气得头蒙,再看孙氏,悠闲的靠着门,兴致勃勃的看着她们的热闹,就差给她抓一把瓜子,上一壶茶了。
听了半天,柳一一总算是听明白了,原来秦花枝的亲事差点被万氏给翘了,也多亏柳一一曾经带着秦花枝去见过刘常来,刘常来知道了秦花枝的闺名。
要不然,阴差阳错的,说不定俩人的亲事就这么黄了。
事情还真的从柳一一带着秦花枝赶集的那天说起。
柳一一不知道的是,他们走了之后,万氏带着秦玉叶也进了赵掌柜的饭馆。
他们不是来吃饭的,也是来看人的,秦玉叶在家里办了丑事,万氏便着急把秦玉叶的亲事给定下,跟娘家嫂子提了这么一句。
巧了,万氏娘家邻居,正是刘常来的姑姑家。
刘氏姑姑便顺口问了秦玉叶的年岁,跟刘常来也相当,她好久没有回娘家了,并不知道刘常来的娘身子不好,想让她早点成亲,便自作主张,让万氏去赵掌柜的饭馆去相看。
秦玉叶心里对张远山一直念念不忘,可张远山已经成了傻子了,她也没办法,不情不愿的跟着万氏去了赵掌柜的饭馆,见到了刘常来。
刘常来长得也不赖,人也机灵,见到秦玉叶姑娘长姑娘短的,客客气气的,秦玉叶一眼就相中了,竟然答应了这门亲事。
要说世上有渣男就有渣女,秦玉叶见一个爱一个也真是没谁了。
既然闺女相中,万氏便赶紧回去告诉刘氏姑姑,让她找媒婆去家里提亲。
刘氏姑姑便给娘家捎口信,说是给刘常来说了一门亲事,秦张村的秦家,家里有位童生的那位姑娘。
刘家一听,巧了,她找的也是秦家的姑娘,便一口答应下来。
刘氏姑姑也是好心,知道秦家是读书人的闺女,贵重些,自掏腰包还专门请了官媒来秦家说媒。
可是等官媒去刘常来家的时候,俩媒人一碰头,瞬间炸开了,官媒的瞧不上刘集村的刘媒婆,刘集村的刘媒婆说官媒不知道当事人的情况,互相争执一番,都想把对方说服。
韩氏和万氏这才知道,俩家闺女说的竟然是同一个男子。
清官还难断家务事那,更何况这么凑巧的事情。
甄氏让秦明亮和秦三郎把韩氏和万氏给拉开,把俩人喊到自己的房间,问清缘由之后,也是一脸的头痛。
俩都是自己的亲孙女,不偏不向,先来后到,肯定是秦花枝在前,但是秦玉叶却更急迫,甄氏一时也没了主意。
“干脆都别嫁了,咱们秦家也就俩闺女,上杆子嫁给一个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家的闺女嫁不出那。”
孙氏站着说话不腰疼,语气凉凉的充满了揶揄。
韩氏和万氏都气的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甄氏更是气得狠狠瞪了孙氏一眼:“去织你的布去,家里的事情别老出去嚼舌根,闺女也是我们秦家的人,金贵着呢。”
甄氏并没有重男轻女,对几个孩子都一样。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韩氏率先打了退堂鼓,一甩脸子道:“这门亲事我们不要了,闹成这样,就算花枝嫁到刘家,也被人说嘴,不要了,不要了。”
谁知万氏也赌上气:“我也不要了,爱娶谁娶谁,谁爱嫁谁嫁,反正俺们姑娘年纪小,还能找个更好的。”
秦家跟刘常来的婚事还真就一拍两散了,过两天俩位媒婆来秦家,都被韩氏和万氏给赶了出去。
转眼又到了腊月,秦花枝和刘常来的婚事也没着落。
腊月里,天更冷了,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时候,大家都要熬腊八粥。
秦三郎又准备去集市上了,要把孙氏织的布给卖了,他还要还书,更要买腊八节的东西,还要买一些吃食,柳一一最喜欢吃的猪大肠,排骨等。
天寒地冻的,柳一一怕冷不想离开温暖的屋子,也没再跟着去,一直把人送到了村口。
“你记得去一趟赵掌柜的面馆,问问刘常来,看他到底还相中不相中花枝了,要是真的不相中,亲事也就算了,开春再给她寻一个就是。”
此次赶集,秦三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去找刘常来。
秦三郎搓了搓柳一一的手,心疼的推了她一下:“这才出来一会儿,手都冻这么凉了,赶紧回屋去吧,你叮嘱的事情,我都记下了。”
柳一一把伞递给秦三郎:“拿着,万一回来的时候下雪,你也别淋着。”
秦三郎搓搓双手交叉揣袖里,跺跺脚:“没事,不会下雪的,你赶紧回吧。”
秦三郎转身走了,小跑了两步暖暖身子,回头看看柳一一还站在原地,朝她挥挥手:“回去,赶紧回去,别冻着。”
看着柳一一转身回家去了,这才加快脚步往集市上跑去。
从前柳一一从来不知道,冬天竟然这么冷,出来没一会儿,手脚都要冻僵了,古代的皮靴再暖和,也抵不过家里的暖气啊。
柳一一呵着气,跺着脚,赶紧往家里跑,暖炕,她想念她的暖炕。
谁知刚到门口,就看到秦花枝站在墙角遥遥的看着远去的秦三郎:“三郎又去赶集呀。”
忧愁的眼睛带着期盼,一肚子的话也不知道从那儿说起,想让秦三郎替她带句话,又怕被人说她不知廉耻,就这样看着秦三郎离开,秦花枝的心情更加郁闷了。
“是啊,要不来我屋里坐会儿,正好我中午要蒸包子,你来帮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