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238章 严家外室【1 / 1】

夜阑珊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38章 严家外室

“早上好呀,看看需要点什么,屋里看看。”

店铺的门刚打开,便进来一个客人,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身上虽然穿着补丁的衣裳,浆洗的倒是很干净,即便是现在看来,长相还是不错的,只是眼神略见沧桑。

看着柳一一的眼神有些怯怯的:“那个,小姑娘,我想问问掌柜的在吗?”

柳一一嫣然一笑,俏皮的歪着脑袋:“我就是掌柜的,婶子有事吗?”

看到眼前的小姑娘就是掌柜的,只见妇人眉头皱了皱,嘴巴动了动,露出尴尬的神色,不知道该说什么,转身就要离开。

柳一一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带着簪花,来找霍寡妇寻销路的情景,眼前的妇人看着都不像是有钱人,大概也买不起她店里的东西,八成是找活儿干的。

“唉,婶子别走啊,我只是给你开个玩笑,掌柜的是我娘,正在吃饭,还没出来呢,要不然,你坐这儿等她一会儿?”

妇人这才进屋子找地方坐着,柳一一微微一笑,进了后院把蕙娘给喊了出来,交代了几句,娘儿俩一前一后来到了铺子。

“这位夫人好,我就是这个铺子的当家的,你可是有事?”

妇人看到蕙娘,先是很有礼节的福了福,沧桑的眼神带着期盼:“夫人,我就是想问问咱们铺子里有没有刺绣的活儿,我想接,哪怕价格便宜点也没关系,我一定会绣的很好的。”

说着妇人把随身带的绣帕拿了出来,递给蕙娘。

论刺绣,蕙娘也不差,但是看到妇人的绣帕,蕙娘吃了一惊:“双面绣啊,这个很少见的。既然你的绣工这么好,怎么不进绣坊呢?”

淮阳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以绣活为主的大户人家也有好几个,其中包含沈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绣坊,雇的人也都是周边刺绣很好的妇人。

蕙娘当初还在绣坊里干过好几年,攒了银子供相公去赶考,后来因为身体不适,加上不放心三个孩子,才没去。

这个女人既然都出来找活计了,应该先去绣坊才是。

谁知妇人长叹一声,面露凄凄:“实不相瞒,我夫家姓严,即便是家里再穷,也不允许妇人抛头露面。”

提起严家,柳一一和蕙娘都明白了,严家毕竟出了个阁老,规矩森严,虽然从经济上来说,可能不是淮阳县最富有的,但是确实淮阳县最有权势的家族。

即便是历任县令,也都对严家人恭敬三分。

“啊,这样啊……”蕙娘为难的看了一眼柳一一。

店铺里有香囊,锦帕,是可以绣上图案卖个好价格的。

但是这些都是小钱。

柳一一杏眼一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娘,你不是总说咱们进的料子太多,价格高又不好卖,我看不如做成成衣,让这位婶子在成衣上面绣花,如此,肯定好卖。”

做买卖蕙娘不懂,但是做衣服,蕙娘还是很顺手的。

她本来就是没主意的人,此刻也只能说:“要不,咱们试试?”

古代人做针线活,十分的在行,只是一件简单的襦裙,柳一一选了料子给蕙娘,让蕙娘先拿去裁,等她裁好之后,妇人就可以先把料子拿走绣上图案了。

蕙娘带着妇人回到后院,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柳一一就听到后院一阵吵杂。

彼时店铺柳一一正在给顾客推荐商品,等顾客交了银子,把东西拿走,柳一一热情的送到门外,才赶紧往后院瞧。

谁知就看到了一出母子相认的戏码。

此时柳一一才知道,这位手巧的妇人不是别人,正是严正的亲娘李氏,闺名芝兰。

既然都是熟人,更要出手想帮,柳一一让李芝兰所有的绣品都可以拿到她的铺子来卖,而且价格比所有铺子都高出许多。

严正要在这里等成绩出来,李芝兰便拿着绣品先回去了,严正和秦三郎都睡醒了,来铺子里帮忙。

“严家的规矩都这么严吗?你娘做个绣娘都不让,真的难为你们娘俩了。”

柳一一很同情严正母子,觉得严家的规矩有点不近人情。

严正的脸红红的,也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本身有些害羞,腼腆的样子,实在令柳一一难以相信柳碧莲曾经说过的话:‘严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害了朝中很多大臣。’

“从前没有回严家的时候,我娘就是个绣女,被绣坊里的人称作绣西施,如果没有遇到严世成,她或许找个寻常人家嫁了,过着平凡快乐的小日子。”

严世成是严怀的父亲,也是严正的父亲,当初严世成看上李芝兰的时候,还没有娶妻,奈何家里人不同意他娶一个普通的绣娘。

于是,严世成成亲后,背着家里人跟李芝兰在一起,李芝兰并不知道严世成什么时候成的亲,心心念念等着他迎娶,一直到李芝兰怀有身孕,肚子大的再也盖不住,才想起去严家看看。

谁知道严世成的正室也大着肚子从外面回家,李芝兰这才知道严世成一直都在骗她,当时她又气又急,差点早产。

李芝兰气性也大,回家之后,把细软收拾收拾,离开了严世成回到了娘家,也幸亏娘家人敦厚老实,接纳了她。

可是李芝兰走后,严世成却没有一刻不想找到她,打听到她在娘家过的还不错,就使人去说服她,让她给严世成做妾。

李芝兰死活不同意,严世成就想把孩子给带走,那时的严正也只有三四岁,娘家又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李兰芝再也在娘家住不下去了。

于是她离开娘家,找个陌生的地方住了下来,当地也有绣坊,进了绣坊,一边养孩子,一边做绣娘。

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却也温馨,白天,李芝兰把孩子送到邻居家里,晚上就把孩子接过来。

好日子没有过几年,严世成的正室知道了李芝兰的存在,背着严世成,想方设法断了他们母子的财路,一步步逼着她们离的越远越好。

一直到严正十一二岁的时候,李芝兰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想开了,带着严正找到严世成,认祖归宗,只是李芝兰却依然不想成为严正的小妾,便有了外室一说。

如今看着严正进了严家的学馆,又考中了童生,开始走科举之路,大概李芝兰的退让是为了给严正一个好的前程。

毕竟在孩子的前途面前,李芝兰的尊严一文不值。